“南腔北调”的年夜饭

话说古往今来,春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而热闹的除夕夜团圆饭自然就是这节日中最不容错过的重头戏,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却大不相同。

春节的前一天称为除夕,古称“岁除”或“逐除”。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讨吉利,有的饺子中放些糖块,意味来年生活甜美;有的在饺子里放一枚“制钱”,吃到有制钱的饺子,意味着财运亨通;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

年夜饭必备单品

饺子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另外,家中的年长者会把一枚硬币包进饺子,大家相信吃到硬币的人就会交好运。

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在南方比较普遍,一般当早点或年饭主食。用糯米搓成圆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馅),再放入锅里煮食,寓意团团圆圆。

年糕

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

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北方经典

北京·鱼

春节吃鱼预示着年年有余。

东北·白菜土豆粉条儿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到了冬天绿叶蔬菜几乎难觅踪迹,白菜土豆粉条儿成了主打菜,也逐渐演变成了现如今特有的东北菜系。

河南·炖肉

中原地区的炖肉文化源远流长,一锅猪肉,一锅鸡肉,直接端锅上桌,真是爽气!

南方腔调

广东·荷叶饼

广东新年要做荷叶饼,拿两片洗净烘晾干的荷叶包上馅,馅以糯米为主,掺花生、火腿、椰瓤等,味道有点像粽子。

海南·海味儿

海南海味儿自不必说,鸡鸭鱼肉吃法也新鲜。盐焗鸡就是用坛子装满盐,把洗净的一整只生鸡埋进盐里,放在火里慢慢加热焖熟,十分美味鲜嫩。

西南·腊味

和淮南、广东一带的腊肠不同,将薄薄的香肠端上饭桌,才意味着四川年饭的正式开始,甘香而麻辣十足的香肠,或能让身处异乡的蜀人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和思念。

湖南·年糕

在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三全宴

湖北人的年夜饭,要有全鸡、全鱼、全鸭“三全”,还有鱼糕、肉糕、羊糕“三糕”,鱼丸、肉丸、藕丸“三丸”。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家中主要劳动力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学生则要吃鸡翅,意指展翅高飞。

来源:《晚晴》2018年02期     佚名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