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 市井“食”趣

张恨水不仅是中国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更是“市井小说”的先驱者。有学者认为:“市井小说是现代性的产物,因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民生活被赋予了审美的意义。”汪曾祺则认为:“市井小说没有史诗,所写的都是小人小事。”张恨水笔下的地域特色鲜明的市井小说,宛如给人们展开一幅五味杂陈的生活画卷。

美食诗趣

张恨水自幼天资过人,6岁入私塾,蒙师曾出“九棵韭菜”的上联,要学生对下联,张恨水脱口而出:“十个石榴。”让先生吃了一惊。长大后,他并没有江郎才尽。在南京时,一次友人左笑鸿从北平来,张恨水做东为左接风,同席还有张友鸾、卢冀野等人。文人聚会,免不了吟诗弄句,有人提起王渔洋的“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张恨水立刻接过去说:“冀野辞藻无论,而身体肥硕,可赠以词:‘文似东坡,人似东坡肉’。”席上恰有一盘东坡肉,一语双关,可谓巧妙。

市声拾趣

对生活充满审美的张恨水,不仅美食可以入诗,就连小商贩的吆喝声音都是美的。张恨水说:“但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肥卤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句多的,那一份优美,就举不胜举,有的简直是一首歌谣,例如夏天卖冰酪的,他在胡同的绿槐荫下,歇着红木漆的担子,手扶了扁担,吆唤着道:‘冰激凌,雪花酪,桂花糖,搁的多,又甜又凉又解渴。’这就让人听着感到趣味了。又像秋冬卖大花生的,他喊着:‘落花生,香来个脆啦,芝麻酱的味儿啦。’这就含有一种幽默感了。”

在张恨水的耳中,有时市井之声饱含着苍凉。尤其是秋冬季节,北京胡同深处的叫卖声更是带着岁月的感觉。他说:“在北平住家稍久的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卖硬面饽饽的人极为可怜,因为他总是在深夜里出来的。当那万籁俱寂、漫天风雪的时候,屋于外的寒气,像尖刀那般割人。这位小贩,却在胡同遥远的深处,发出那漫长的声音:‘硬面……饽饽哟……’我们在暖温的屋子里,听了这声音,觉得既凄凉,又惨厉,像深夜钟声那样动人,你不能不对穷苦者给予一个充分的同情。”

当然,北平人天性乐观。张恨水也说:“其实,市声的大部分,都是给人一种喜悦的,不然,它也就不能吸引人了。”有些吆喝声甚至被编成了儿歌。张恨水说:“例如卖馄饨的,他吆喝着第一句是‘馄饨开锅’。声音洪亮,极像大花脸喝倒板,于是他们就用纯土音编了一篇戏词来唱;‘馄饨开锅……自己称面自己和,自己剁馅自己包,虾米香菜又白饶。吆唤了半天,一个子儿没卖着,没留神?去了我两把勺’。”

当然很多市井的吆喝声充满的诱惑力。张恨水说:“冬季了,当早上的时候,黄黄的太阳,穿过院树落叶的枯条,晒在人家的粉墙上,胡同的犄角儿上,兀自堆着大大小小的残雪。这里很少行人,两三个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于是有辆平头车子,推着一个木火桶,上面烤了大大小小二三十个白薯,歇在胡同中间。小贩穿了件老羊毛背心儿,腰上来了条板带,两手插在背心里,喷着两条如云的白气,站在车把里叫道:‘噢……热啦……烤白薯啦……又甜又粉,栗子味’。”这样的吆喝声,让人想不吃都难。

友聚忆趣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时局、中国人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36年张恨水举家迁到南京,原来打算在南京近郊买块地,盖几间简陋的房子,住在乡下,安居乐业。张恨水在《丹凤街》记述了南京人的生活情态,描绘了南京繁荣的早市。逢星期天南京早市显得更加热闹。“男女挽篮子的赶市者,侧着身子在这里挤”,“那些勤俭的主妇,或善于烹饪的主妇,穿了半新的摩登衣服,挽了精致的小篮子,在来往的箩担堆里撞了走。”这“撞”字用得非常形象、贴切,将家庭主妇的忙碌情态与形象刻画得非常到位。蒸笼盖子被打开了,升腾起一团团热气,“这热气有包子味,有烧卖味,引着人向里挤。”

在南京,张恨水出任《南京人报》社长,兼编副刊《南华经》,同时写两部小说《鼓角声中》、《中原豪侠传》。著名报人张友鸾任总编辑。远在北平的张友渔无条件给《南京人报》写社论。因为有两个重量级的办报奇才张恨水、张友鸾,同仁也很卖力,《南京人报》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出版第一天,日销量15000份。这在当时人口不足100万,有数十种报纸的南京,是非常高的发行量了。创下了当时小报日销量的新纪录,也是张恨水办报经历中辉煌的一页。

因为《南京人报》的关系,张恨水很快便和一群同行结成一个经常聚会的圈子。据张恨水回忆,这个圈子不下二三十人,年纪从十几岁到几十岁,职位从社长到校对,这是一种纯休闲的聚会,没有大小高低之分。圈内天天聚,参与人数则不等,少则三四人,多则一二十人,你不来我来,他借用金圣叹的话说:“毕来之日甚少,非风即雨,而尽不来之日亦少。”他们聚无定所,饭馆、茶馆、书场、秦淮河、莫愁湖、某人家、某报社等,无所不去,“谁高兴谁就掏钱,谁没钱也就不必谦虚……反正谁掏得出钱谁掏不出钱,大家明白。”后来,一些“圈外”的朋友如易君左、卢冀野等也加入进来,张恨水说,他们“大概以为我们这种玩法,虽属轻松,却不下流”。数年后,张恨水在重庆遇见故人忆及往事时,不无伤感地说:“盛会不常,盛筵难再,何以言之!因为这些朋友,有的死了,有的不知消息了,有的穷得难以生存了。”

张恨水每忆南京,似乎多要提到喝茶。他曾说:“‘上夫子庙吃茶’,这是南京人的趣味之一。”这也是他本人的趣味之一。他常光顾的茶馆是奇方阁,位于夫子庙前的广场旁边,面对秦淮河。张恨水说:“无论你去得多么早,这茶楼上下,已是人声哄哄,高朋满座。我大概到的时候,是八点钟前,七点钟后,那一二班吃茶的人,已经过瘾走了。这里面有公务员与商人,并未因此而误他的工作,这是南京人吃茶的可取点。我去时当然不止一个人,踏着那涂满了‘脚底下泥’的大板梯上那片敞楼,在桌子逢里转个弯,奔上西角楼的突出处,面对楼下的夫子庙坐下。始而因朋友关系,无所谓来这里,去过三次,就硬是非这里不坐。”茶馆只是个名分,它还具备客厅、阅览室、商店和饭馆等多种功能。张恨水称之为“趣味的继续”,他描述说:“这里有点心牛肉锅贴、菜包子、各种汤面,茶博士一批批送来。然而说起价钱,你会不相信,每大碗面,七分而已。还有小干丝,只五分钱。熟的茶房,肯跑一趟路,替你买两角钱的烧鸭,用小锅再煮一煮。这是什么天堂生活!”

家宴记趣

张恨水在北京漂泊数年之后,决定把家人接到北京。张家此时已是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张恨水兄弟六人,他是长子,下面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妹妹尚未出嫁,弟弟中二弟啸空、三弟仆野都已婚配。他则在原配徐文淑之外,又娶了二房胡秋霞,并有了一个女儿。这样一来,铁门胡同的小四合院就显得非常局促了。为了能让全家住在一起,妥善地安置两个有家室的兄弟,以及他的两房妻子,张恨水不得不设法承租一所更大的院子。那会儿,在北京租房,尚属买方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因此,没费什么事,就在未英胡同找到了称心如意的住所。多年后,他还在《影树月成图》一文中描述了这座宅院令人神往的概貌:“未英胡同三十号门,以旷达胜。前后五个大院子,最大的后院可以踢足球。中院是我的书房,三间小小的北屋子,像一只大船,面临着一个长五丈、宽三丈的院落,院里并无其他庭树,只有一棵二百岁高龄的老槐,绿树成荫时,把我的邻居都罩在下面。”

大家庭聚一起时,最能场面热闹的莫过于火锅。学者陈明远在《鲁迅时代何以为生》中如此描述:“他(张恨水)的书斋在丁香花旁,书斋东边是他开辟的花圃,更特地用200银圆培植了他最喜爱的菊花。他常同来访的友人在花丛中赏菊,一边喝茶一边闲谈,有时还做菊花锅,饮酒赋诗,共赏秋色。”张恨水的文章中曾经有一个梦,他说:“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七八个朋友,围了一个圆桌面,吃菊花锅子。正吃得起劲,不知为一种什么声音所惊醒。睁开眼来,桌上青油灯的光焰,像一颗黄豆,屋子里只有些模糊的影子。窗外的茅草屋檐,正被西北风吹得沙沙有声。竹片夹壁下,泥土也有点窸窣作响,似乎耗子在活动。这个山谷里,什么更大一点的声音都没有,宇宙像死过去了。几秒钟的工夫,我在两个世界。我在枕上回忆梦境,越想越有味。我很想再把那顿没有吃完的菊花锅子给它吃完。然而不能,清醒白醒的,睁了两眼,望着木窗子上格纸柜上变了鱼肚色。为什么这样可玩味,我得先介绍菊花锅子。这也就是南方所说的什锦火锅。不过在北平,却在许多食料之外,装两大盘菊花瓣子送到桌上来。这菊花一定要是白的,一定要是蟹爪瓣。在红火炉边,端上这么两碟东西,那情调是很好的。要说味,菊花是不会有什么味的,吃的人就是取它这点情调。自然,多少也有点香气。”

乱世思趣

1938年1月10日,张恨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重庆山城。1939年间,日机对大后方重庆狂轰滥炸,主城区大量房屋被炸毁,许多人为避日机空袭,纷纷迁居市郊。张恨水也因此而搬到巴县市郊南温泉。当时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张恨水根本没有能力自己修建房屋,所以,便租了农民的三间茅草屋来居住。这三间茅屋,墙壁是竹子编的篾笆折,糊上一层黄泥巴,四周用几根木头作房柱,屋顶盖的是稻草。只要一下起雨来,满屋全漏。于是,他们就得赶紧用盆子、水桶等来接水。因此张恨水给它起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待漏斋”。

因为战乱,张恨水一度移居重庆。对于重庆生活,张恨水的妻子周南还曾写下多首诗,并以“南女士”为笔名,刊载在重庆《新民报》上。周南发表过的诗作中,《早市杂诗》是较长的一首,也较有生活气息:“嫁得相如已十年,良辰小祝购荤鲜。一篮红翠休嫌薄,此是文章万字钱。嫁得诗人福不悭,当年俪影遍江南。于今倦了游鞭手,五父衢头挽菜篮。连年听惯隔村鸡,早市须乘月半西。遽下绳床犹小立,娇心恋哺尚哀啼。一篮一称自携将,短发蓬蓬上菜场。途遇熟人常掉首,佯看壁报两三行。为羡街头果饵香,小儿衔指暗呼娘。匆匆买与红心囊,犹嘱归分阿妹尝。朝霞沾鞋半染衣,街头浓雾比人低,晓凉敢说侬辛苦,昨夜陶潜负米归。”诗内有的“良辰小祝购荤鲜”、“短发蓬蓬上菜场”等句,表明抗战年代周南受生活所迫,由一位不识油盐酱醋的少奶奶,变成一个终日受家务事牵累的主妇。为了生活,周南不仅出门“购荤鲜”,还上山采松蘑和野菜,甚至自己动手种植青菜,饲养鸡和猪。小猪崽免不了乱叫乱窜,她担心搅扰丈夫的文思,每日天快亮就把猪撵上山坡,傍晚再赶回来,藏进宅后的小屋。张恨水直到年关才发现这头膘肥体壮的猪,惊喜地向妻子打听它从何而来。重庆时期也是张恨水成名后生活最艰难的一个阶段。在他的《牛马走》、《八十一梦》、《水浒新传》、《傲霜花》等宏篇巨制的背后,都站着周南这个纤弱而又坚强的身影。

1947年12月2日,张恨水乘坐卡车颠簸千里,终于回到北平。然而不同寻常的8年重庆生活,却经常浮现在他的眼帘。为此张恨水写诗一首,以示纪念:壮年入蜀老来归,老得生归哭笑齐。八口生涯愁里过,七年国事雾中迷。虽逢今夜巴山雨,不怕明春杜宇啼。隔水战都浑似梦,五更起别海棠溪。

书香遗趣

张恨水的小说红遍大江南北。鲁迅在给母亲鲁瑞的家书中说:“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所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过,不知内容如何也。”鲁瑞给儿子寄火腿。鲁迅对于火腿的热爱简直可以称为“民国第一”。1929年,鲁迅从上海到北平办事,在5月22日写给许广平的信里,他抱怨说:“云腿已经将近吃完,是很好的,肉多、油也足,可惜这里的做法千篇一律,总是蒸。听说明天要吃蒋腿了,但大约也是蒸。”

在《金粉世家》里,张恨水写金燕西生病时没胃口让厨房准备几样清淡粥菜,其中有一碟拌鸭掌。饭局里最资深的吃货唐鲁孙听到这里忍不住了,他私下告诉张恨水,鸭掌不太容易消化,富贵人家的子弟生病,肯定不会吃这道菜的,不如改成云腿拌荠菜。当时,张恨水不以为意。后来到了抗战时期,张恨水辗转到重庆,因为患疟疾,病后胃口不开,吃不下东西。有一天忽然想起唐鲁孙对他说的话,就让人做了云腿拌荠菜配粥,这才明白了火腿的真谛,于是写信给唐鲁孙:“所谓粥菜逸品,今得之矣。”

图/《餐饮世界》本刊资料室

来源:《餐饮世界》2017年12期   东花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