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西风颂》|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哦,犷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

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

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蔫黄,魆黑,

苍白,潮红,疫疠摧残的落叶无数,

四散飘舞;哦,你又把有翅的种籽

凌空运送到他们黑暗的越冬床圃;

仿佛是一具具僵卧在坟墓里的尸体,

他们将分别蛰伏,冷落而又凄凉,

直到阳春你蔚蓝的姐妹向梦中的大地

吹响她嘹亮的号角(如同牧放群羊,

驱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气中觅食就饮)

给高山平原注满生命的色彩和芬芳。

不羁的精灵。你啊,你到处运行;

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哦,听!

在你的川流上,在骚动的高空,

纷乱的乌云,那雨和电的天使,

正像大地凋零枯败的落叶无穷,

挣脱天空和海洋交错缠接的柯枝,

飘流奔泻;在你清虚的波涛表面,

似酒神女祭司头上扬起的蓬勃青丝,

从那茫茫地平线阴暗的边缘

直到苍穹的绝顶,到处散布着

迫近的暴风雨飘摇翻腾的发卷。

你啊,垂死残年的挽歌,四合的夜幕

在你聚集的全部水气威力的支撑下,

将构成他那庞大墓穴的拱形顶部。

从你那雄浑磅礴的氛围,将迸发

黑色的雨、火、冰雹;哦,听啊!

你,哦,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

从梦中唤醒,他在一整个夏天

都酣睡在贝伊湾一座浮石岛外①,

被澄澈的流水喧哗声催送入眠,

梦见了古代的楼台、塔堡和宫闱,

在强烈汹涌的波光里不住地抖颤,

全都长满了蔚蓝色苔藓和花卉,

馨香馥郁,如醉的知觉难以描摹。

哦,为人给你让路,大西洋水

豁然天裂,而在浩淼波澜深处,

海底的花藻和枝叶无汁的丛林,

哦,由于把你的呼啸声辨认出,

一时都惨然变色,胆怵心惊,

战栗着自行凋落;听,哦,听②!

我若是一朵轻捷的浮云能和你同飞,

我若是一片落叶,你所能提携,

我若是一头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

分享你雄强的脉搏,自由不羁,

仅次于,哦,仅次于不可控制的你;

我若能像在少年时,作为伴侣,

随你同游天际,因为在那时节,

似乎超越你天界的神速也不为奇迹;

我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急切,

向你苦苦祈求。哦,快把我飏起,

就像你飏起波浪、浮云、落叶!

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

岁月的重负压制着的这一个太像你,

像你一样,骄傲,不驯,而且敏捷。

像你以森林演奏,请也以我为琴,

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的一样凋谢!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洌。但愿你勇猛的精灵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

就像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就像从未灭的余烬飏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江枫 译)

注释:①贝伊湾: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处海湾。②第三节结尾处所提到的那种现象,博物学家是十分熟悉的。海洋、河流和湖泊底部的水生植物和陆地的植物一样,对季节的变换有相同的反应。

赏析:1819年,地中海秋天的某日,旅居佛罗伦萨的青年诗人雪莱在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中漫步。一时间,犷悍肃杀的西风骤起,纠集着孕育滂沱秋雨的云霭,夹带着阿尔卑斯山南部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令人振奋地宣示: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大自然的这一景观,使雪莱热血沸腾,浮想联翩,诗情满怀,于是,光辉的诗篇《西风颂》 斐然成章。

该诗集中描绘了两个鲜明的形象:一是涤荡陈腐、摧枯拉朽的西风;一是像西风一样“骄傲、不驯,而且敏捷”的“我”。“我”与西风浑然一体,汇成雄伟的革命风暴交响曲,使一个疾恶如仇、追求自由、向往革命的灵魂表现得淋漓尽致。

英国诗人兼批评家艾略特说:“用艺术表达感情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在《西风颂》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客观对应物”便是西风。诗人赞西风:“你啊,垂死残年的挽歌,……从你那雄浑磅礴的氛围,将迸发黑色的雨、火、冰雹”,“你,哦,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从梦中唤醒”。敏感的诗人,不仅倾心地领略着西风的个性气质,深刻地思维着它的价值,而且敞开胸怀,与西风对话,向西风倾诉着肺腑之言:“但愿你勇猛的精灵竟是我的精灵,我能成为剽悍的你!”“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奏鸣“预言的号角”,“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了迎接美丽的春天,诗人愿投入革命风暴勇敢战斗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面对西风,诗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自己的心灵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质的依托,与西风结伴为伍,获得自由:“我若是一朵轻捷的浮云能和你同飞,我若是一片落叶,你所能提携,我若是一头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分享你雄健的脉搏,自由不羁,……随你同游天际……向你苦苦祈求。哦,快把我飏起,就像飏起波浪、浮云、落叶!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诗人恳请西风:“像你以森林演奏,请也以我为琴,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的一样凋谢!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悲怆却又甘洌。”

是的,《西风颂》的确是一曲悲怆而又甘洌的深沉的秋乐。这乐曲响彻地中海,响彻欧洲大陆的上空,响彻诗人的心田,也激动着我们读者的心。

西风这一自然现象,对人的心灵竟唤起如此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如此强烈、深沉、崇高的感情,这类审美效应,在西人叫做“象征”,我们则叫做“比兴”。俄国象征主义诗人别雷说:“在大自然所提供的形象中,艺术家听到永恒的呼唤……大自然……是象征的森林。” 雪莱是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极擅长用象征手法表现主观情感和对生活变化发展的预感,《西风颂》便是运用这种艺术手法的杰作。

该诗全篇由五节十四行诗组成,前三节写西风狂放不羁的个性与摧枯拉朽的神威,直颂其扫除腐朽保存新生的永恒价值;后两节抒发对西风的崇拜倾倒之情,升华为物我合一的诗境。诗人以他驰骋的想象,夸张而又自然的描写,粗放而又细腻的抒情等等艺术手法,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雄浑壮阔、神奇瑰丽、惊心动魂而又和谐壮美的世界中。(章新)

来源:《中外名诗赏析大典》-CNKI工具书    江枫;章新

作者简介: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出身于苏塞克斯郡的一个小贵族家庭。6岁学习拉丁文,10岁至12岁在赛恩学馆攻读算学、法文、拉丁文和天文、地理等学科。1804年入伊顿公学,1810年入牛津大学,因发表哲学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于1811年被开除,不久赴都柏林参加爱尔兰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1818年被迫离开英国,侨居意大利,此后几年与拜伦过从甚密。1822年因覆舟溺死海中。

其重要诗作有《麦希女王》、《莱昂和西丝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暴政的行列》等。还写有不少抒情诗,著名的有 《西风颂》、《云雀颂》等。所写理论著作《诗辩》,要求诗歌创作联系民族和民主斗争。他是英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其诗作充满革命热情和战斗精神,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