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也有大滋味(序)

城隍庙小吃市集引来游人如织。摄影 / 沈嘉禄

所谓的美味,未必就是鲍参翅肚、山珍海味,或许只是一只小小的包子、一块软糯的米糕……家常味,世俗情,舌尖上的老味道,往往与小吃密不可分。

有时候,不免感慨赞佩于老祖宗语言艺术的智慧。了不起的汉字,小小两个字所组成的短短词汇,却可以有极为丰富的含义与韵味,往往令人咀嚼不尽。

就好比“小吃”这个词,不同于八大菜系、满汉全席的豪华丰盛,仿佛与生俱来,就有着小巧、精致而丰富的意蕴。小吃,就是小而巧的吃食,往往体量不大,分量不多,可吃出的却是情趣,品位,乃至浓浓的地域文化,令人顿感小中见大,滋味十足。于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汇,就可以有令人暖心、暖胃的味觉记忆,甚至饱含着亲情、民情、世俗情。仿佛清冷寒夜中的一抹温暖光亮,虽微小却温馨,永远给人暖意与美好。

再比如“点心”这个词,小小巧巧,点点心意,不仅有着温润的质感,令人浮想联翩,仿佛还拥有一种美好的情怀,既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口腹之欲,又可以是一种城市文明,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舌尖上的滋味,虽小巧,却绵长,活色生香,令人满足。

从令西哈努克亲王为之叫绝的全色鸡鸭血汤,到老上海人念念不忘的开洋葱油拌面,从弄堂儿歌传唱的桂花糖粥,到一代船王包玉刚毕生挚爱的猪油芝麻汤圆……形形色色的民间小吃,真可谓荤素搭配,甜咸皆宜,就江南地区而言,仔细数来,其品种就不下好几百。稻米的香糯,小麦的清香,甜点暖心,咸食乐胃,更何况,伴着肉鲜、油腴、葱花芝麻香,乃至白糖的绵绵清甜,香醋的酸爽可口……民间小吃配合着时令,点缀着生活,无一不让人流连再三。而这种味觉与视觉的充实、丰富,也得益于上海这座移民城市的形成。

仔细推敲起来,真正属于上海本地的小吃并不很多。很长时间里,上海是作为一个江南较为富庶的县城享受着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商业辐射,而小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是上海开埠后的事了。由于上海这座具有商业性城市的兴起,小吃也逐渐由家庭制作走向了市场流通。开埠后,上海迎来了第一个移民潮,外来人口在上海谋生,很多人选择了饮食业,因为这个行当门槛低,成本少,只需少许本钱就可以提篮叫卖,加之流动性强,于是糖粥、炒白果、炒年糕、炒面、鸡鸭血汤等可以沿街设摊或肩挑叫卖的品种就成了经典。外来移民出于生存需要,选择了这种门槛很低的业态,又因为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客体,互为作用地形成了风味小吃百花争艳的格局。

到了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也迎来了小吃的黄金岁月。物资供应的充足,技术力量的充实,市场需求的奇迹般旺盛,使得小吃的风味更为丰富。另一方面,小吃在满足人们口福享受的同时,还有强大的精神抚慰作用。这是一种情怀,一段情缘,更是联结祖祖辈辈的味觉记忆,美好而永恒。

来源:《新民周刊》2017年05期     王悦阳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