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奔马图》:中国现代画的里程碑

谈到我馆珍藏的这幅《奔马图》还得从2008年说起。记得大约是四五月份春意盎然的时节,一天馆长对我说馆里藏的一些书画需送到辽宁省博物馆进行修复,安排我跟着去学习有关书画修复装裱的知识。接到任务后,我喜出望外,因为这正是我执着追求并热爱着的书画专业。翌日,我们顺利地把需修复的书画以文物清单的形式移交给辽宁省博物馆,我发现其中有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图》。曾在学生时代的我就对这位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崇拜得五体投地,也无数次在画册上欣赏过他久负盛名的画作,如《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图》《八骏图》《九方皋相马》等,但只限于在画册上欣赏。如今得见这幅《奔马图》,我情不自禁,如果不是在博物馆工作,我不可能如此“零距离”地欣赏这幅巨作。

这幅《奔马图》长98厘米,宽58厘米,纸本水墨,款识为“一九五三年,悲鸿作”,印章为“悲鸿之印”白文方印。徐悲鸿(1895—1953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屺亭桥村,汉族人,原名寿康。长大后,因感于当时中国的现状,故更名为“悲鸿”。徐悲鸿一生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从徐悲鸿的画作可知他的艺术作品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精湛的绘画技法中,可见其在艺术方面的专业素养之深厚,钻研态度之严谨,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真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在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绘画中融入了西方的绘画艺术,两者的有机结合,带来了创新的风格。此后,他还把具有中国画特色的笔墨韵味融入到素描、油画之中,赋予了这些作品新的生命力。徐悲鸿的作品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而徐悲鸿的《奔马图》,更是驰誉世界,成为中国现代画的里程碑。

画马溯源

只有了解中国人与马的渊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徐悲鸿的《奔马图》。“马”的文字最早出现在中国的甲骨文中。当生产力发展之后,“马”的文字开始出现在青铜器上汉朝出现了画马的专业画家,六朝毛惠远的《装马谱》在当时非常出名。

到了唐朝时期,当休养生息基本完成之后,不论士大夫阶层还是平民阶层,养马已成为一种风气。画马也已成为平民喜欢的一件事情,一些贵族也喜欢画马。杜甫最为推崇曹霸所画的“九马争神骏”之主题,陈闳、韩幹、韦偃等均为画马高手,阎立本、李思训亦皆画马。唐明皇曾让著名的画家韩幹在画画时学习陈闳的风格,经过学习之后,韩幹形成了自己的画马风格,对后来者的影响很大,苏轼和米芾对他的画风评价很高。

到了五代时期,长期居住大漠的赵喦、胡瓌、李赞华、王汗在画马时,运用素描的手法,创作了一幅幅经典的传世之作。

到了宋代时期,因为连年与边疆的少数民族征战,所以朝廷多养马,以备战争之用,皇家的骐骥院饲有大批良马。宋代的著名画家李公麟曾在骐骥院多次观察马的活动。李公麟出生于安徽桐城,他对绘画的喜爱源于其父李虚一的熏陶。李虚一喜欢字画,家中藏有很多字画。李公麟涉足此领域后,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我国古代许多画家的风格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曾对顾恺之、陆探微、韦偃、韩幹的画风作了大量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并没有全盘照抄,而是将其吸收之后再进行内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画马之前,李公麟常在野外对马群进行细致的观察,还对外国的良马进行研究,以充分了解马的神韵,最终绘成著名的《五马图》。他在描绘五匹不同的马时,为了把马的不同之处准确地描绘出来,采用了白描的技法,把微妙的差别细致地展现在观赏者的面前,真可谓是惟妙惟肖。他吸收前人之长,创造出自己的一家之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他画马高手还有马和之、宫素然(女)、赵伯骕、陈避中、李嵩、龚开等人。

马在金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发挥着支柱的作用,马也就成为金代画家热衷表现的题材。他们在以写实为基本造型手段的同时吸取了汉、唐马的雄壮、宋马清丽的艺术特点,形成了野逸洒脱、富于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尤以赵霖、杨徽、张瑀为最具代表性的画马能手。其中赵霖绘制的“昭陵六骏”闻名于世,赵霖以唐代石刻“昭陵六骏”为粉本,加以变化,创作了《昭陵六骏图》。为了充分表现马的动势,赵霖将原作的三花型马鬃改为披鬃,运用了圆润、粗壮的线条,把塞外马马体苍健粗壮的特色准确地表现出来。

元代是在马上打天下的朝代,《元史·兵志》上提及: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由此可见,马在元代人民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画家是赵孟頫、钱选、张渥等。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画马专家,曾画了很多和马相关的作品,例如《浴马图》《秋郊饮马图》《人马图》等。在这三幅作品中,《秋郊饮马图》尤其著名。一群马在秋林红叶和草原之间,时而缓走,时而疾行,时而饮水,时而鸣叫。用几条线条把岸堤的形状进行了虚实处理,准确地勾勒出岸堤的曲线,使之产生了空旷清爽、从容长息的艺术效果。

明代初期,统治者比较重视马政建设,兴办养马场,在民间实行给地养马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大牧场被皇室侵夺,官方肆无忌惮地强征民马及牧场,养马成了沉重的负担,养马业也日趋没落。为此画马的画家愈来愈少,只有仇英、商喜等人偶尔为之,没有形成个人风格。

清代时期,出现了石涛、王致成、沈振麟、郎世宁、任伯年等画马专家,他们在继承传统的画马技法之后,对其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丝毛”与“写意”两大派系,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近现代,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撞击,画马技法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高剑父、高奇峰、刘奎龄、徐悲鸿、潘天寿等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徐悲鸿融合了中西艺术之长将写意画马推向了新高峰。

中国画的用笔及用墨

中国画从创作题材上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从创作技法上分为写实、写意、工笔等。中国画十分讲究用笔,在大体上,中国画的用笔可分为中锋、侧锋、逆锋、顺锋

所谓中锋画线,是指在绘画时,笔杆在绘线条时,垂直于纸面,笔锋运行时,两边虽然线条圆厚,但有粗糙感和体积感,《奔马图》中马的身体就是用中锋线条表现出来的。侧锋画线,在绘画时,笔杆不能和纸面垂直,要有一定的角度,但不能大于90度,所绘出来的线条,看起来有一种切削的感觉。逆锋线条是指笔杆向后略倾斜,向反方向运笔所形成的线,这种线易显苍老,有艰涩感。顺锋,又称卧锋,笔杆向所运行的方向倾斜,顺势拖笔所形成的线,即为顺锋线条,这种线光润流畅,有飘逸感。

中国画历来以墨为主、色为辅,所以中国画之墨就是色。中国画的色彩,有“墨分五色”“五墨”和“六墨”之说。在运用“墨分五色”的绘画方法时,一笔当中的黑色要有浓淡之分,浓墨和淡墨也有不同的等级。一笔画之中具有不同的层次,西洋画根本不能把其韵味描绘出来。而“五墨”和“六墨”讲究整体的墨色变化,由焦、浓、重、淡、清五个步骤组成,从而能够形成不同层次的描绘效果。在用墨的技法上有平涂、积墨、破墨、泼墨和吸墨等等。

《奔马图》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徐悲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画家,他最早也是以画马闻名。他曾对马进行长期的观察,例如对马的肌肉分布、马的骨骼结构以及马行走时和吃草时的表情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在画马时不需要站在马的旁边,也能做到“胸有成‘马’”,一挥而就。徐悲鸿绘马的速写稿超过了一千幅。

马奔跑时的情景最为难画,徐悲鸿为了能够把奔跑的马画好,经常跟在奔跑的马后面,仔细观察马奔跑的样子。有一次跟在马后面观察马奔跑时,因一门心思在马身上,没有留意周围的情况摔了跤,可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徐悲鸿画马,首先要对马的结构进行仔细的研究,以便对马优美的体态能够及时地捕捉到,其次对马的神情进行细致的审视。1940年,徐悲鸿在印度访问时,整日与马做伴,仔细观察马的“一言一行”,对马的一切了如指掌。他所描绘的马骨骼突出,胸肌发达,四肢的膝、踝关节塑造坚实而充分,哪怕是勾勒蹄子轮廓的一根线条,都表达出体积、质感与空间。在技法上亦有突破采用泼墨或工兼写意的表现手法,更加生动传神地刻画马的神态和气质。

在此幅《奔马图》中,徐悲鸿运用饱含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另分别用淡墨、浓墨、焦墨绘出鬃、尾的飞舞之状,如迎风飘展的旗帜,为骏马增添了威风。鼻孔大并以白粉施于鼻梁骨最高处形神俱足,实为大写意之典范。浓重粗壮的中锋线条勾勒,恰到好处的渲染,使马体显得厚重、结实,给人一种雄骏、矫健之感。在用墨方面,因为技法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笔墨效果,如画马的鬃毛,先用淡墨画第一层,待快干之时再用焦墨画第二层,使其看上去浓淡相宜,层次变化丰富。另外,在一些细小的关键部位,如眼、鼻、嘴、耳朵等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极见功力。此画整体上看,骏马回首顾盼,颈部、腹部、臀部及鬃尾形成有弹性的弧线,力透纸背,极富动感。

徐悲鸿画马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的素描方法,把中国画的自然写意融入其中,给其画作增添了更多的美学元素。总而言之,徐悲鸿所绘的奔马艺术,在中国传统笔墨画的基础上,带来了更多的创新。

画鬃毛:徐悲鸿在画鬃毛时,笔法非常飘逸,使马的鬃毛富有层次感。他在绘画之前,会在笔上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把笔搓开,蘸上较淡的墨汁画第一层,等第一层的淡墨干得差不多时,再在笔毛上蘸上焦墨画第二层,等画全部干了之后,其层次感就更加明显了。

画眼:徐悲鸿画马眼时,并不会画具体的眼眶和眼珠,他只是在画好眼部的大致结构之后,用宣纸在眼部上按一按,则眼眶的轮廓就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而观众通过眼眶就能感受眼睛的存在。

用墨:徐悲鸿画画从来不用现成的盒装墨,并且他不使用隔夜的墨汁。所以在绘画之前,他必须现场用新鲜的上等墨块磨墨,刚磨出来的墨又黑又亮。

纸质: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时期,只能使用质地粗糙的皮纸和高丽纸创作作品。当条件好了之后,徐悲鸿对纸质的要求非常高。

题款:徐悲鸿认为在画上题字太多,会影响画作的整体效果,所以他题款时通常只写在画作最边上。

徐悲鸿早期画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他的作品才慢慢地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他在创作时把绘画热情和抗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国家的命运共患难,所以革命战争时期,他所创作的马象征着正在觉醒的中国民族精神。当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所绘马的作品呈现出“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景象,虽仍是奔腾驰骋的样子,但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我馆所藏《奔马图》为徐悲鸿1953年所作,新中国成立后,悲鸿先生欣喜万分,他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倾注于笔端创作了一匹扬蹄奋鬃、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奔马。

徐悲鸿先生的马是中西艺术结合的产物,是艺术性、思想性高度统一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写意马无论从思想上、技法上、造型上都达到了成熟阶段,是画马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对后世画马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徐悲鸿笔下的马除在画法上突破传统,还具有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我们仿佛透过一匹匹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骏马看到了这位人民的艺术家心系祖国忧患的爱国之情。

(原标题:谈馆藏徐悲鸿的《奔马图》)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11期     贾西沙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