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的“水”和“准”

水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江河湖海中有,日常煮饭用,很少有人会去想“水”隐涵的文化。即便中国发行量巨大的《现代汉语词典》,与世界语文辞书百科化的倾向相一致,对“水”的释义也是呈科学化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这基本就是物理学知识,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水”的感知关系不大。

那么,自古至今中国人日常感知的“水”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不妨看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说解。这本书的卷十一说:“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所谓“北方之行,象……”是用阴阳五行学说附会“水”的字形,“准也”才是对“水”的解释。清儒段玉裁解释说:“此以叠韵为训,如‘户、护’,‘尾、微’之例。”意思是这是一条声训,揭示了“水”和“准”的同源关系。该书同部又说:“准,平也。从水隼声。”段注:“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准,因之制平物之器亦谓之准。”可见,中华先民观察到的水最突出的特点是“平”。《孟子·尽心上》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意思是,水往前流,遇到一个坑,必然填满了之后再继续前行。《庄子·德充符》说:“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天下什么东西是最平的呢?就是不流动的水;而平静的水可以作为衡量其他事物的法则、标准,所以“可以为法”。《荀子·致士》说:“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古代“十发为程”,以之作为标准可以度量其他事物。《史记》有一篇《平准书》,其中的“准”即平物的量器。东汉刘熙的《释名·释天》说:“水,准也,准平物也。”班固《白虎通义·五行》说:“水之为言准也,养物平均,有准则也。”可见,中华先民用水作为衡量标准是信而有征的。

“水”“准”同源,“平”则是水的特征。因此,“水平”一词中的“平”是“水”固有特征的析出或外化,“水准”从根本上说则是同语反复,“水平”和“水准”成了同义词。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往往搞不清楚:为什么汉语的level跟“水”有这么大的关系?其实如果懂得了先民对“水”特征的观察,这些问题就都容易解答了。

“水”变成“准”以后,首先是作为名物词存在,后来意义进一步发展。比如“准”可以用作动词,“准之”意思是“以之为准”。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咏史八首》之一中有一句话“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意思是著论以《过秦》为标准,作赋则模仿《子虚》。双音节词“准备”从构词上看,就是“准之而备”。《新唐书·窦建德传》:“始都乐寿,号金城宫,备百官,准开皇故事。”“准”和“备”的意思都很明确,意思是按照开皇先例备列百官。“准备”成词很晚,所以宋代的文人还认为不文雅。宋代张宗尹为长安令时有诗云:“大书文字堤防老,剩买田园准备闲。”吴可的《藏海诗话》评论说:“‘堤防’‘准备’四字太浅近。”

“准”是固定的标准,如果某事物的运行符合该标准,也可以说该事物“很准”。《西游记》:“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个卖卦先生,算得最准。”意思就是这个卖卦先生的卦,跟将来实际发生的事情非常符合。在这个意义上,后代形成了“准确”一词。其实,“准”和“确”意义并不相同。《说文·石部》:“确,礊石也。”又:“礊,坚也。”意为土地多石、坚硬。“确”和“塙”音义相同。《土部》:“塙,坚不可拔也。”过去土地不肥沃就叫“硗确”。高则干,干则确,“确”是说坚固、固定、不可动、不可变。从根源上说,“准”是水,“确”是干(无水),两个相反的意思合成了一个词,表示“合乎标准,固定无疑”。

明代白话小说《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中有这么一句话:“上表给假还乡,焚黄谒墓,圣旨准了。”“圣旨准了所奏”是说,所奏之事能否如愿完全取决于圣旨,圣旨是所奏事项能否如愿的法则。这个“准”就是表允许义的“批准”。“批准”即“通过批示的方式表示同意”。该词也始见于明代:“包龙图见他两人说得有理,就批准了状词,随即拘唤刘天祥夫妇同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批”就是在文件上打钩,上级经常用这种方式表示同意。

从“标准”到“以……为标准”,再到“准确”“批准”,源于“水”的“准”字名、动、形三个词类兼具,意义和用法已经非常复杂,但到这儿仍然没有完结。“准”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一定”的意思,大概是从“准许”义发展而来。比如“这次会议我准参加”意思是,我自己准许我参加这次会议,这个决定不取决于他人,因而是确定的、必然的、一定的。不过,“这次会议他准参加”意思就是“我认为”他一定会参加这次会议。事实上,能不能参加这次会议是“他”自己的事情,“我”无法决定;但是我根据某些条件判断,他一定会参加这次会议。这个“准”就带上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态。同样的道理,“看样子,明天准下雨”意思是“我认为,明天下雨是一定的”。

“准”是“一定”,“没准儿”从字面上看就是“没有一定的标准”,意思应该是“不一定”。在“去不去还没个准儿呢”这句话里,“没准儿”意思就是如此。但是如果说“这事儿没准儿能成”,意思就成了“这事儿很可能能成”,一般不是“不一定”。这个意义的产生涉及到现代语言学所说的语用推理,因为跟“水”的关系越来越远,就不在这里解释了。

有意思的是,汉语里的“准”还能用来构成“准将”、“准平原”或“准教师”等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拿“准将”举个例子。军队里军衔的级别序列是“校官——准将——少将(将官)”,可见“准将”是高于“校官”低于“少将”的一级,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所以“准将”的意思是努力向将官靠拢。不过,现阶段实际上尚未达到少将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把这级军衔称为“准将”。同理,“准教师”就是“程度上虽不完全够老师,但可以作为教师储备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离不开对汉字意义的深入挖掘与阐释。因此,汉字文化要普及,要重新流入中小学生的血液,唯其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才有希望。不仅如此,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外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汉语也要逐步走向世界;但简单地说几句“你好”“你去过西安吗”,并不是真懂汉语,学一种语言,一定要走进这种文化的深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的国际传播也是任重而道远!

来源:《华夏文化》2019年01期     李瑞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