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伴随国运沉浮七百年

在中国货币史上,论铸行时间最长的钱币非五铢钱莫属。五铢钱采用青铜铸造,铭文五铢,是典型的纪重铜钱。自西汉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行五铢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止,五铢钱共铸行了739年。同时,铸行五铢钱的朝代、帝王数目之多,也是其他钱币无法相比的。

汉武帝为圈钱发起货币改革

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有趣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会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会充斥市场。人们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五铢钱的出现及其流通过程,就为这个法则提供了生动的注解。

汉武帝时期,虽然西汉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经过汉匈战争,原来国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和铜钱消耗殆尽,为弥补日益浩繁的战争开支,汉武帝开始进行货币改革,这样,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五铢钱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要说清楚汉武帝为何要推出五铢钱,还是要了解一下当时的货币流通状况。汉初,延续使用秦的半两钱,半两即12铢,约为8克,但汉初国穷民贫,因此推行货币减重政策,当时铸造的钱,名为半两,实际上重量只有3铢,犹如榆荚(榆树的果实),称“荚钱”或“榆荚半两”。此后,“半两”便成为货币的一个虚有名称。

由于允许民间私铸,荚钱越来越小,有的只有1铢左右。为了阻止货币贬值,吕后当政时期曾官铸了一批重8铢的半两钱。由于荚钱与八铢钱轻重不等,却都名为半两,根据格雷欣法则,其结果就是政府发行的铜钱不久就人间蒸发,或被收藏,或被私铸者熔化,改铸成3铢的荚钱。

到汉文帝时期,又规定半两钱的重量必须达到4铢,并放开民间私铸。为保证质量,文帝实行“法钱称重”制度,造出检验是否符合重量的“法马钱”和“称钱衡”(称钱的天平),对不符合标准者进行严厉惩罚。虽然用行政手段维持了一段时间,但这种称重制度也为交易带来了诸多不便。

如前所述,汉武帝的这次改革,目的就是“圈钱”。元狩三年,酷吏张汤就想出了用虚币敛财的做法,他推出三种新币—皮币、白金币和三铢钱。所谓皮币,就是用禁苑的白鹿皮作材料,值四十万铜钱;白金币的材料为银锡合金,是古代中央政府铸造最早的银铸币,分为龙币、马币和龟币,可以分别兑换三千钱、五百钱和三百钱;至于三铢钱,望文生义,就是重为3铢的钱,钱上的文字不再是“半两”,而是“三铢”,以1:1与原四铢钱兑换。

这种用虚币敛财的做法,令民间经济遭受重创。老百姓为谋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私铸货币,民间违法铸造白金的人数多到以百万计,以至于“犯者众,吏不能尽诛”。这次改革虽不成功,却成为用新的纪铢铜钱开始取代半两钱的开始。仅一年之后,中央政府就将地方铸钱的标准重量从3铢提高到5铢,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

废除民间铸币独尊皇家五铢钱

汉武帝元狩五年,各郡国开始铸造五铢钱,是为“郡国五铢”。但是五铢钱铸造成本高,无利可图,郡国在铸造时偷工减料现象非常严重,“郡国五铢”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钱覆辙的迹象。于是,在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中央政府开始发行一批“赤仄(侧)钱”,又称“赤仄(侧)五铢”,币材为紫铜,钱纹、形制都非常精美。政府以一枚赤仄五铢抵五枚郡国五铢,赋税、官府供奉必须用赤仄五铢。但赤仄五铢质量再好,也不可能以一当五,即使武帝杀掉了几个以郡国五铢作为赋税的郡守,赤仄五铢也仍旧不能在市面上流通。两年后,赤仄五铢就支撑不下去了。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之收归中央,并废除过去的一切钱币,把铸币的铜材全部由中央统一管制,建立皇家铸币厂,统一大汉朝的铸币。这个造币厂只生产一种钱,就是重量为五铢的铜钱,由上林苑水衡都尉辖属的三个令丞负责铸钱事宜,被称之为上林三官,即钟官、技巧和六厩。据《史记·平准书·集解》,三官指均输、钟官和辩铜,此处采党顺民、吴镇烽《上林三官铸钱官署新解》一文的观点)这三个官府机构都设在长安附近的上林苑,所以其生产的五铢钱亦称“上林钱”或“三官钱”。三官钱因重如其文,又提高了铸币技术,质量和成色均较好,所以盗铸现象大为减少。

关于汉武帝时期最终为何将钱重定为“五铢”,一般认为,因其轻重适中,所以后来唐宋元明清历代铸造的钱币,重量外形等均与五铢钱相似。古希腊的银币德拉克马、古罗马的银币德纳留斯也是重4克左右。

学者石俊志在《五铢钱制度研究》一书中提出,实行五铢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开始启动了定德改制的工作。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秦始皇初并天下,“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水克火,周为火德,则秦定为水德,数以六为纪,秦半两是12铢,是6的倍数,合五德水数。至于汉代的情况有点复杂,在汉高祖刘邦时,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所以刘邦自封为黑帝,制度服色一仍秦旧。汉朝官方正式承认土德,是在汉武帝时代才实现的。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正式定德改汉正朔为土德,土克水。“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官名的印章改为五字。”为合五德土数,所以将钱重定为五铢。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货币制度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五铢钱制造的工艺水平不一。质量最高者当属“宣帝五铢”,汉宣帝在位时五铢钱无论在铜质、形制及书体等诸多方面都更趋完善精美,成为五铢钱币系列中的佼佼者。

王莽董卓曹操刘备各铸钱币

王莽篡汉时期,面对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这位“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剥夺豪强财富,就发行了几种大钱,一种是“大泉五十”,重12铢,当50枚五铢钱用;一种是“契刀五百”,当500枚五铢钱用;还有一种就是“金错刀”,东汉张衡曾有诗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金琼瑶。”在后人看来,金错刀做工精美,而且其错金技术后来已经失传,是一种值得收藏的珍贵工艺品。但若在王莽执政时期,张衡获得一把金错刀,肯定就没有这么浪漫了。当时一把金错刀能换5000枚五铢钱,两枚金错刀就能兑换一斤黄金。王莽还说,一年后,黄金退出流通领域,限人们一年内兑换,过期不候。于是,豪强手中的黄金便换成一堆刀币。王莽当了皇帝后,认为汉朝的皇帝姓刘,“刘”字包括“卯”“金”“刀”三字,五铢的“铢”字带有金字旁,错刀和契刀的名称中也有“刀”字,不吉利。于是他废止了所有流通中的错刀和五铢钱,仅保留原来的大泉五十,还另外发行了一种小泉,重1铢,以1枚小泉兑换1枚五铢钱。这时,豪强手中的金错刀真的就只能成为收藏品了。大泉一枚重12铢,能换50枚五铢钱,换算下来,熔铸小泉改铸大泉可获利多倍,于是私铸大盛。百姓自然更为信任足重的五铢钱,不愿使用大小泉。其后王莽又推行更为复杂的宝货制等改革,均以失败告终。他在货币制度上的瞎折腾加剧了社会矛盾,是其改制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到建元更始(公元23年),平林、绿林农民军拥立汉室刘玄为帝,第二年刘玄便在长安铸五铢钱,使停止流通的五铢钱又重新启用。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正式恢复五铢钱,不过在历史的记载中,却很少有官方铸币的记录,除了刘秀铸过一次五铢钱外,还有就是汉灵帝时期,再有就是董卓铸的无字小钱。从考古发掘来看,东汉却有大量的五铢钱出土。比如1976年在浙江绍兴的一个东汉墓葬中,就出土了33万枚五铢钱。从经济发展来看,当时也绝无铜钱匮乏之虞。既非官方所铸,那么这些五铢钱就是民间私铸。货币史专家彭信威考证,东汉一朝民间私铸货币总量应在300亿枚左右。所以东汉五铢虽然重量也在4克左右,但其铸造技术却比三官钱差了不少。西汉五铢的“朱”字一般是方折,而东汉五铢的“朱”字一般是圆折,这一点也是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

汉灵帝在历史上名声极坏,公开卖官鬻爵,按说这么喜欢敛财的皇帝应该发行大额虚值货币才对,但实际上他在货币政策上还是挺实在的,铸造的是足值五铢钱。因为所铸钱币背面有四道斜纹,所以称“四出五铢”。时人因不满官府的腐败,就散布流言说这种钱铸成以后,必然四散而去,天下大乱。当时正值黄巾起义余波未平,接着又有董卓之乱、军阀混战,很多人都认为发行“四出五铢”钱币是战乱的征兆。至于其后董卓发行的无字小钱,则完全是抢钱行为。这种钱很轻小,其重仅为0.3—0.5克,约为五铢钱的1/10,没有文字和内外郭,也不锉边。是他毁掉了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铸成的铜人,还有一些旧的五铢钱被熔化以后重新铸造的。据史书记载,董卓推行无字小钱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长安城内一斛粮食的价格暴涨到百万钱,所以当时有一首民谣:“一斗粮食可延我性命,黄金万两又有何用?”这种铸币结果就是其政权信用丧失,随着董卓被吕布诛杀,这场货币闹剧也告一段落。

此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重新恢复使用五铢钱,但曹魏五铢钱的版式、形制等等,却不见于记载。当时流通的货币可能是东汉时期遗留下来的五铢钱,还有就是民间私铸。刘备在据有蜀地之后,为解决财政窘境,也发行了一种五铢钱——“直百五铢”,约是原五铢钱的3倍,却能当100枚五铢钱用,所以,“数月之间,府库充实”。不过,使用这种货币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长期流通。后来,刘备又铸“蜀五铢”,大约2克左右。刘禹锡曾有“势分三分鼎,业复五铢钱”,就是指的这种蜀五铢。不过蜀汉末期,在日益衰败的情况下,面临长期的征战,不久又发行了直百五铢,且质量更差、更轻。

 终结于带有“凶”相的隋朝“开皇五铢”

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局势动荡,货币也非常混乱,此时的五铢钱仍是主流,但异品繁多,优少劣多。如东晋时期的“沈郎钱”,由东晋政府授权吴兴大族所铸。从现在东晋墓葬出土的沈郎钱来看,虽然文字也有“五铢”,但其重仅有0.1—0.9克,减重非常严重。因为流通中的货币和前朝留下来的古钱两者重量差异太大,所以相当一部分前朝五铢钱被人减凿。所谓“减凿”,就是把完好的古钱去掉一块,再染上铜锈,这样的钱被称为“剪边五铢”,被凿下来的铜材或铜屑会被重新铸造成“沈郎钱”进入流通领域。最狠的做法是,把完好五铢古钱用利刃圆凿切割,将之一分为二,成为一大、一小两枚钱币,大钱大环被称之为“綖环钱”、小钱小环被称为“鸡目钱”。

魏晋时期,基本上没有出现过重于5铢的钱币,唯一的例外是陈宣帝十一年(579年)发行的“太货六铢”。此钱重量、形制均与五铢钱相似,但规定却当10枚五铢钱,当然是一种严重的货币贬值。由于太货六铢的铸行,短短几年搞得币制混乱,百姓怨声载道。人们开始诅咒,认为钱币中“六”字宛若一人,两脚八字叉开,双臂环置腰间,俨然叉腰当街站立;而“太”字作“肖”状,两点正如一行泪下。因此,民间认为此钱为“叉腰哭天子”。巧合的是,宣帝陈顼果真在一片“哭”声中驾鹤西去。有诗云:“陈顼六铢始铸成,一铢增后难权衡。存亡天子共太货,六字叉腰哭几声。”但从艺术角度来看,此钱堪称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钱文为玉箸篆,笔画和结构端庄凝重,古朴浑厚。该钱面背肉好,周廓齐整,为南朝钱币最精美者。

西晋以来将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终于在589年被隋朝重新统一,面对前朝留下的五花八门的货币,隋文帝下令悉数废止,并开始铸造历史上最后一批五铢钱——“开皇五铢”。为防止私铸,杨坚下令:四面诸关,各置百钱为样品。关外来者所带钱要与样品对照,相同者通过,不同者即毁坏为铜,改铸新钱。这种在关口置样的钱,称为“置样五铢”。开皇五铢外廓甚阔,“五”字略呈直笔,靠近内郭处有一竖划,左转90度横读似“凶”字,因此,世有“凶多吉少”之传。

隋五铢最大的问题是名实不符,实际重量只有1.5铢左右。到隋炀帝后期,随着政治的腐败,经济的衰退,私铸恶钱又开始流行,“斗米千钱”,以至产生剪铁叶、裁皮、糊纸为钱的乱象。隋政权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最终灭亡,而铸行了700多年的五铢钱也在唐朝立国之后被废止,代之以通宝钱。从此中国的铜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钱币制度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24期     黄金生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