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耳熟能详的众多服饰,在成为潮流之前,首先是一种禁忌。人们对身体的自由表达,总是开始于对保守观念的突破与反抗。
1965年的夏天,31岁的伦敦女设计师玛丽·奎恩特将一条迷你裙郑重地摆进位于国王街的商店橱窗。
看着自己设计的裙子和橱窗外围观的人们,玛丽·奎恩特想到了潮流、盛名、荣誉、误解、非议、污名、破坏……但她忘记了还有禁令这回事。
许多年后,禁令在意大利、乌克兰、印度尼西亚,甚至在英国都“找”上了玛丽·奎恩特的迷你裙。当然,不仅仅是迷你裙,中枪的还有连帽衫、风衣、牛仔裤……
性感有罪
玛丽·奎恩特
1955年11月,一家名叫“芭莎”的服装店在伦敦国王街悄然开张,十年后,这家店的老板——威尔士女孩玛丽·奎恩特成为伦敦的焦点。
因为总是目睹穿长裙的女孩赶公交车的尴尬,所以从1958年开始,玛丽·奎恩特希望设计一款短裙改变女孩们的窘境。1965年夏季,她尝试着将裙摆剪短到膝盖以上四英寸——风靡世界的“迷你裙”就这样诞生了。
尽管被伦敦《星期天时报》誉为“少数几位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缺的天才”,但玛丽·奎恩特并不居功,她说:“是国王街的女孩们发明了迷你裙,我只是把它变得更年轻、简单,这样女孩们可以自由地跳跃或者奔跑。”迷你裙的推出受到了爱美女性的热捧,当时最红的女明星碧姬·芭铎、凯瑟琳·德纳芙,甚至温莎公爵夫人都穿着迷你裙出现在各大舞池和宴会上。时尚杂志如此赞扬道:“玛丽·奎恩特的工作不是剪短那么简单,而是完美的创造。她让女人们变得性感。”因为这影响巨大的服饰革命,玛丽·奎恩特在1969年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表彰。
即便英国女王如此力挺,即便明星们都喜欢穿着迷你裙在镜头前引导潮流,保守分子们对迷你裙的出现仍然十分愤怒。在此之前,除了那些不正经的女人,女人们的大腿都包裹在层层裙装之下。而今,有人质疑这种有史以来露出大腿最多的裙子,会令女人们道德败坏。
戴着圆顶礼帽、西装革履的英国男人们聚集在玛丽·奎恩特的商店门口,试图砸碎商店的橱窗,剪烂她的裙子。结果当然适得其反,更多的时装品牌推出了迷你裙,世界各地都有了自己的迷你裙。至于迷你裙的风靡秘诀,玛丽·奎恩特直言不讳:“好品位死气沉沉,俗艳才是生活。”
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欢迎“俗艳”的迷你裙,一些国家认为迷你裙是“色情”的,过短的裙摆会刺激男人性犯罪,因此严禁女性穿迷你裙。乌克兰禁止公务员在工作时穿迷你裙,印度尼西亚把迷你裙禁令写进了反色情法律,意大利的一个海滨小城的市长提出:“如果女性不遵守迷你裙禁令,将被罚款25欧。”甚至在英国,国民保健服务委员会也提出一系列“衣禁令”,其中包括不准医务人员穿迷你裙。
作为设计者,玛丽·奎恩特应该没有想到在四十多年后的英国,迷你裙仍然会成为一种禁忌。英国有护士说:“这简直是对我们的侮辱。”这或许更是对玛丽·奎恩特的侮辱。
穿得像个坏蛋
在电影《洛奇》里身穿连帽衫的史泰龙
当女孩们为迷你裙禁令大加抱怨的时候,男孩们也正为连帽衫禁令愤愤不平。
18岁的英国少年埃里斯·德拉蒙德,因为抢劫和携带毒品被送上法庭,检察官向法官申请对他实施反社会行为禁令(ASBO),这条禁令包括禁止威胁他人、强迫索要财物、禁止进入当地一所学校、禁止穿着露出内裤的超低腰裤出门、禁止在公共场所拉起连帽衫的帽子。而对于禁令中与衣着有关的事项,他觉得实在太可笑了,他说:“他们竟然想强迫我改变穿衣打扮,这简直太愚蠢了。”
1998年,为惩罚频繁发生的轻微刑事犯罪,英国开始实施反社会行为禁令代替监禁刑。最初,反社会行为禁令主要是约束人们可能导致刑事犯罪的行为,比如酗酒,比如进入某所学校。2005年5月,曼彻斯特地方法院对16岁的少年戴尔·卡罗发出了为期5年的反社会行为禁令,要求他不得在公共场合穿连帽衫戴棒球帽,一旦违反这条禁令,他将面临被监禁的危险。这是英国的反社会行为禁令第一次针对服饰衣着。
此后,遭受此类禁令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针对游荡在伦敦、利物浦等城市中无所事事的小混混,连帽运动衣和低腰裤是他们的统一装扮。他们抢劫、偷盗、打架、贩毒……下手狠,毫无怜悯心,是2011年伦敦骚乱中的主力军,搞得英国人人自危。正如曼彻斯特法院对戴尔·卡罗的禁令的解释:“连帽衫会让人们产生恐惧。”
连帽衫少年固然可恶,但连帽衫的本意却是朴实、方便、柔软、温暖。这种从欧洲中世纪僧侣的衣袍演变而来的衣服最早由美国冠军公司设计制造,早期是纽约郊区冷冻库工人的工作服。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史泰龙饰演的“洛奇”身穿红色连帽衫的形象深入人心,加之美国黑人嘻哈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连帽衫。90年代之后,连帽衫几乎成为每个年轻人衣橱的必备品。
连帽衫方便、保暖,一旦拉上帽子,将双手插到衣兜里,甚至可以掩饰自己的行为意图,因此在西欧和美国的普通人眼中,穿连帽衫的男孩都有重大的犯罪嫌疑。美国的妈妈们总是警告小孩:“不要把手插在连帽衫口袋里,不然别人会以为你有枪。”“不要把帽子拉起来,不然人们会以为你偷了东西。”……
2012年2月26日的晚上,17岁的美国黑人少年特雷恩·马丁穿着连帽衫在父亲家的社区门口被协警齐默尔曼射杀身亡。开枪射杀马丁的齐默尔曼说,因为最近盗窃频发,他要看看马丁是否居心不良。
这件事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名人为了抗议这次枪杀事件,将自己穿着连帽衫的照片发到网上。美国议员博比·拉什说:“一些人穿连帽衫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恶棍。”人权组织也评论道:“人们有权决定自己穿什么衣服,人们自愿装扮成坏蛋并不意味着他们有犯罪倾向,坏蛋即使穿上马球衫和西装裤也并不会变得更好。”
即便如此,要消除人们对连帽衫的偏见,显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浪漫主义到恐怖主义
托马斯·巴宝莉
事实上,即使带着战场荣光而来的风衣也没能避免偏见。
1891年,一个名叫托马斯·巴宝莉的英国人在伦敦开始了他的服装事业。后来,受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所托,托马斯·巴宝莉为军队战备办公室设计一套全新的军官雨衣。这种雨衣长度及靴,能够有效防潮、防雨且保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只有高级军官才可以拥有一套巴宝莉的雨衣。后来,军官们退役后,将这种大衣穿回家乡,于是,这种遮风防潮的衣服渐渐演变成了英国人必备的行头之一。设计风衣的巴宝莉的姓氏也成为世界著名的风衣品牌。
二战后,在好莱坞的黑色电影里,风衣成为侦探和间谍扮酷耍帅之必备装扮。无论是电影《卡萨布兰卡》中亦正亦邪的里克,还是《大侦探福尔摩斯》里机敏谨慎的福尔摩斯,甚至《粉红豹》系列电影里的傻呆侦探,都塑造了身穿风衣潇洒帅气的好形象。
但风衣不仅仅是帅气,也可以遮蔽许多人们不想被人看见的东西,比如枪支、凶器。因为这个特点,不仅卡彭时代的黑手党选择风衣作为制服,在许多枪击案中,凶手也往往选择风衣作为掩护。
1999年4月20日上午11点,美国哥伦拜恩高中学生艾瑞克·哈瑞斯和迪兰·柯博德穿着黑风衣来到学校,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风衣底下藏着什么,直到他们掏出枪来杀害了12个学生和1名老师,二人在警察包围下自杀,人们才恍然大悟:黑风衣有危险,靠近须谨慎。根据后来警察的调查发现,这两名学生是一个名叫“风衣黑手党”的组织成员,受哥特摇滚影响极深,成员们喜欢穿黑风衣出行。枪击案后,黑风衣在当地的学校引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恐慌。
自此之后,美国的丹佛市、亚当市和道格拉斯市的中学禁止学生穿黑风衣进入校园,新泽西州的恩格尔伍德市甚至由官方统一执行风衣禁令,许多穿着黑风衣进入校园的学生都领到了警察开的罚单。因为风衣看起来就像为掩盖罪行做准备的样子。
作为既实用又有浪漫气质的服饰,风衣的形象并不会因此大打折扣,风衣禁令随着枪击案的远去也渐渐烟消云散了。如今,当人们穿着风衣招摇过市,没有人再想起“恐惧”这回事来。
坏小子的装扮
马龙·白兰度在电影《飞车党》中经典的牛仔裤装
和风衣一样,牛仔裤几乎成为全世界人人必备的服装,但也并非总是那样。
1853年,因为厌倦了欧洲的家族生活,犹太男青年李维·施特劳斯从德国来到旧金山淘金。凭着犹太人敏锐的经商头脑,他在淘金地附近开了一家百货商店。为了处理积压的帆布,李维·施特劳斯试着将帆布做成裤子卖给淘金工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帆布裤大受欢迎,从此李维·施特劳斯关闭了百货店,专心致力于帆布工装裤的生产。这种帆布工装裤经过改良,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潮流单品——牛仔裤。
二战之前,牛仔裤一般是美国西部的工人、牛仔的标准穿着。二战之后,牛仔裤从美国流传到欧洲,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服饰。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们有了新偶像:电影《无端的反抗》里的詹姆斯·迪恩和《飞车党》里面的马龙·白兰度,他们不约而同地穿着皮夹克和牛仔裤,反叛不羁的坏小子模样帅呆了。牛仔裤从此被赋予了反抗的象征意义,成为当时年轻人追捧的潮物。因为当时的年轻人总是喜欢穿着牛仔裤模仿迪恩的叛逆不羁,在学校和餐馆惹是生非,令人头疼不已,当时的学校、餐馆都禁止穿牛仔裤的人入内。
牛仔裤的命运在60年代中期之后获得了改变。
1964年10月1日,柏克莱加州大学的校警逮捕了一个为黑人民权组织募捐的学生。在哲学系学生马里奥·沙维奥的号召下,美国学生开始了对家庭、学校、社会、军事企业综合体抗议的伟大自由言论运动,而后逐渐发展成了汹涌澎湃的全国性反战运动。这一刻,几乎所有的反战分子、嬉皮士、普通学生都穿着牛仔裤。牛仔裤在此时象征着民主、自由和平等。
或许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它耐得住时光的打磨。
来源:《看历史》2012年06期 杨程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