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原型考:究竟谁是手持金锏的八贤王?

在北宋朝廷上,每逢杨家将、呼家将以及“天官”寇准等忠臣惨遭奸臣陷害,或遇皇帝刁难,千钧一发之时,一位被尊为“南清宫八千岁”的贤王必定及时雨般现身。他手捧金锏,一句话就化解了危局:本王手中的金锏,是先帝御赐,上打昏君,下打馋臣。

那么,在北宋初年的赵宋宗室之中,是否真的存在一位“八贤王”呢?如果确有其人,又是哪位宗亲呢?如果不存在,他的原型又是谁呢?

“八贤王”的身份特征

在不同的话本、演义中,“八贤王”的名字不尽相同。

名字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从并不详实的记述来看,“八贤王”在不同版本的话本里,有着不同的身份。《杨家将传》里,他是“赵德昭”;《包公案(龙图公案)》里,他又被唤作“赵德芳”;《杨家府演义》中,他的名字又变成了“赵德崇”。尽管名字各异,我们依然能从各个故事的细节中,勾勒出八贤王身上的共性和基本特征。

特征一,这位八贤王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并且已经成年,有了一定的议政能力。特征二,他是一位拥有爵位的王爷。但他的爵位是父皇赵匡胤所封,还是叔父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后册封,则莫衷一是。特征三,他有先帝御赐的“凹面金锏”,秉持公义,上打昏君,下打馋臣,在群臣和百姓中拥有较高声望。特征四,他的寿数相对较长,在《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中,八贤王从宋太祖朝一直活到宋真宗朝,被人称为“南清宫八王千岁”,他抚育了“狸猫换太子”一案中,被太监陈琳怀抱出宫的幼主,是仁宗的养父。《狄青演义》中则有更加明确的阐述——八贤王逝于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之际,享年58岁。

那么,争议最大的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德崇三人之中,究竟哪位更符合以上特征呢?

首先,按照《宋史·宗室》所载,宋太祖赵匡胤育有四子。其中大皇子、二皇子与三皇子,分别名为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均系孝惠皇后贺氏嫡出;而四皇子赵德芳则为庶出,生母不祥。因为大皇子赵德秀和三皇子赵德林早亡,所以满足宋太祖成年皇子这一特征的唯有赵德昭、赵德芳二人。此外,赵德崇是宋太宗嫡长子赵元佐的别名,与宋太祖之子的特征不符,故予以排除。

其次,赵德昭与赵德芳是否符合王爷的身份。赵德昭在宋太宗继位后,被册封为“武功郡王”。尽管是郡王之衔,却和四皇叔,也就是齐王赵廷美并立朝堂,位居宰相之前。赵德昭去世后,被叔父宋太宗追封为魏王,后又改封为吴王、越王。因此在爵位上,赵德昭基本符合八贤王的特征。相比之下,赵德芳就比较勉强。因他在生前未被封王,王爵乃死后追封。

再次,在群臣和百姓中拥有较高的声望,这条特征兄弟俩都符合,但史书上并未记载二人曾经蒙先帝御赐“上打昏君,下打馋臣”的“凹面金锏”。

最后,历史有载,赵德昭、赵德芳兄弟的寿命都不满30岁。赵德昭是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为北伐将领请功,被宋太宗呵斥后“退而自刎”,时年28岁。其弟赵德芳则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暴卒,年仅22岁。二人皆不符合“八贤王”的长寿特征。

综合以上四点,无论是赵德昭还是赵德芳,都无法与演义、话本中的“八贤王”形象完全吻合,充其量是人物原型而已。那么这兄弟二人,究竟哪位才是“八贤王”的原型呢?

赵匡胤 画像

赵德昭

乱军之中被拥戴“登基”

赵德昭作为宋太祖嫡子之中最年长者,原本有机会承袭大统,但父亲遵守杜太后“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乖乖将皇位传于叔父。宋太宗继位后,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担任京兆尹兼任侍中,比四弟赵德芳的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职位高出很多。尽管没能在父亲驾崩后继承皇位,但一次偶发事件,却让赵德昭在特殊环境下被拥戴“登基”,此举最终给他惹来杀身之祸。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统大军讨伐辽国,誓要夺回幽云之地。皇侄赵德昭随同圣驾出征。

原本宋军旗开得胜,进展神速,将大部分辽军分割包围在数个城池中。未曾想辽景宗耶律贤迅疾作出反应,派出耶律沙、耶律休哥等人率部南下驰援。

两军会战于幽州城外的高粱河畔,宋军经过先胜后败的战况,惊溃四散,宋太宗亦不知所踪。随行将帅、大臣误以为皇帝已在乱军之中殉难,无奈之下,从权推举随军出征的赵德昭为主。恰在此时,宋太宗奇迹般地脱险回营,此事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毕竟自宋太祖驾崩之后,“斧声烛影”“叔夺侄位”的流言无一日停息。但到现在为止,他尚能不动声色,与赵德昭保持良好的君臣关系。没想到还朝后,赵德昭竟然为战败的北伐战士请功,引得宋太宗勃然大怒:“待汝自为天子之日,再赏不迟!”此言一出,赵德昭惊惧万分,“退而自刎”。

赵德芳

“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

正史对赵德芳的记载并不多,但在历代小说和民间说书人的话本里,宋太祖在晏驾前曾动过念头:立小儿子赵德芳为太子。但面临的阻力较大,究其原因在于:赵德芳并非嫡出,地位不足。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支持赵德芳继位,这就是宋太祖的第三位皇后——孝章皇后宋氏。据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所载,太祖龙御归天之际,孝章皇后让内侍王继隆去请赵德芳。但这位内侍王继隆,冒着杀头的危险违抗了旨意,转而前去赵光义的府邸,请他入宫主持大局。不难想象,这与当时朝野上下所知的“金匮之盟”脱不开关系。

所谓“金匮之盟”,是杜老太后弥留之际,告诫宋太祖“国赖长君”,务必吸取柴家孤儿寡母、二世而亡的教训,将皇位传给二弟赵光义,还让宰相赵普在旁作证,写下遗书,藏于金柜之内。这项倡议强调“代侄守位”,到宋太宗百年之后,皇位再回归太祖一支。

然而杜太后的理由根本经不起推敲。翻看史料,赵匡胤驾崩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当时的赵德芳已经十七岁,早已成年。比后周逊帝柴宗训失国之时更是整整大了十岁。所谓“代侄守位”仅仅是杜太后传子不传孙的借口而已。宋太宗继位的第六年,即太平兴国六年三月,赵德芳去世,时年22岁;即使赵光义真有“代侄守位”之心,也不可能实现了。

宋朝杜太后 宋孝宗 画像

赵德昭与赵德芳

究竟谁是八贤王?

从前文来看,赵德昭、赵德芳兄弟二人,似乎是赵匡胤的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距离皇位更近,地位也更显赫,接近八贤王在小说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但实际上,南宋时期赵德芳的声望,比二哥赵德昭更胜一筹。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宋之交的帝系变更。原本自宋太宗以降,北宋诸帝皆为赵光义之后。但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无后,便过继了宗室赵子偁之子赵伯琮(改名赵昚)为皇嗣,即日后的宋孝宗。这位赵伯琮正是赵德芳的六世孙。

换言之,赵德芳一脉最终在南宋时期,夺回了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帝位。虽然此后也有君主出自赵德昭一支,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及被誉为“南渡诸帝之称首”的宋孝宗。在孝宗的大力宣传之下,赵德芳乃“国之贤王”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民间成为了比赵德昭声望更高的皇子。

“八贤王”的“八”字何解?

那么,八贤王的“八”字典出何处呢?在京剧名段《贺后骂殿》(其实贺氏已辞世,此处应为宋后之误)中,宋太宗的唱词道出了答案。

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的嫂嫂贺后上殿怒斥二弟。为平息皇嫂怒气,赵光义厚赐小皇子赵德芳,加封“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再赐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压定了满朝的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尊,你是个八贤王,代管朕躬。”从这个角度看,“八贤王”的“八”字是指德行与特权。还有一种说法,即“八贤王”可以凭借宋太宗恩赐的八项王爵,一生享受八份俸禄。无论是哪种解释,都排除了坊间所谓宋太宗的八皇子赵元俨作为人物原型的可能性,因为“八”并非序齿、排行。

通过将史籍与小说相互比对,可以得出结论:“八贤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仅仅是民间传奇中杜撰出的一个角色。究其原型,最为贴切的应当是宋太祖的四子赵德芳,各路作者对他进行艺术加工,将其塑造为一位怀抱金锏为民请命、浩然正气的贤王形象。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9年09期   林硕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