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舟,方可竞千帆

 

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讲的便是一种万物新象,诗眼便在破旧立新的精魂。许多人迤逦于人生征途,自以为小有成就,便难以再逾越先前的基点,难成登峰造极之势。若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忘却已有的成功,不失为一种良策。

尝闻书法家以水为墨,驰骋书卷。须臾间,凤舞龙飞就消失无踪,待下一笔落下,又是不一样的心境体悟。这个老人将拖把化作毛笔,将地面当作宣纸画卷,在广场上用水写书法,自有一番神韵。赞叹其精妙艺术造诣之余,却也不由得发出慨叹:一手好字,竟只存留片刻,真是可惜。可我相信,若是像张大千那样的书画高人同在现场观看,对于这样的顷刻之美,其肯定的成分定会高于质疑。老人的书画之美是毋庸置疑的,若能跃然纸上,流传百代,自然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文化财富。但是若立足于老人自身,挥毫纵横间,却会多一种桎梏与枷锁。及后还须念前,必然要求每一个字皆匀调相称,一撇一捺切不可有败笔。战战兢兢,一幅字写下来,便难得先前的洒脱自然。当然,高明的书法家会在题写之前将整幅字成竹于胸,布局好大观之后再落笔。但是在这样的布局又创作、创作又修改间,能够有所突破,实属不易,更何况起点本来就已是高超的艺术造诣。因而,待先前的凤舞龙飞消失殆尽,再落下神来之笔,不也更能够在字与字的消失与显现间登上新的境界吗?

同样是艺术与人生,作家莫言的经历亦是如此。莫言在获诺奖以后自然光彩万分,一时间成了舆论的焦点,邀请他的典礼仪式、代言广告不绝如缕。在艺术上“白手起家”的他凭着对农村生活的体验与对土地的赤忱之心,写出了“接地气”的好作品。然而站在新的起点上的他,要想再有所突破,想来不是易事。面对众多的商业邀请,莫言固然在我们的视线中“火”了一把,可他最终做出的决定,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个诺奖作家对文学艺术的诚意——他推掉了大多数的商业邀请,而选择回到那片红高粱地,重新酝酿新的生活素材。从他的选择之中,我们思索,已有的成就是否会成为我们进步的绊脚石?答案显然不是绝对的。但若忘却那些令我们济济然的成就,重归自我,或许这样的心境,不管是对于文艺创作者,还是对于普通人而言,都更容易获得新的收获。

赵无极作为世界顶级的华裔画家,他的创作生涯,恰恰正印证了这一点。早期赵无极从具象的油画入手,苦心学画,练得一手好技艺。然而当他走出国门,面向思潮汹涌的世界时,他发现,更加现代的抽象画更加受欢迎。也许是出于自身画艺发展的需要,他开始了作画风格的转型。这个过程确实是十分艰难的。当时的他已然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风格大改后,他不但没有吸引来更多的买家群体,更是失去了原有的粉丝。风格转型时,若想再登一个台阶,最重要的,正是忘却原有的技巧画法,在艺术风格上“重新”开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的画作越发纯熟,下笔越发敏锐、坚定和自信,终于在世界画坛上闯出华裔画家的一片天地。技艺、学习皆是如此,遇到瓶颈时,要想再有所突破,往往不可沿袭旧例陈规,此时,忘却已有的成就便显得尤为重要。

“立”前须有“破”,忘却已有的成功,放下陈规的桎梏,“扬弃”间方可取得长足的进步。因而,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更应该有开拓精神,担当起民族重任,为中华文化更攀高峰而努力。这样,便可见千帆竞发,一片新象,破旧立新之势便自然成就,于己于国,都是一种突破与进步。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16年第Z2期      王选晟

A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