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过年回家路

 

习总书记曾说过: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最温馨的情愫。每逢春节,“回家过年”便成了不变的主题。从毛驴车到长途汽车,从绿皮火车到和谐号动车,从自行车到私家车……40年沧桑巨变,让我们一起倾听不同年代的人讲述不一样的回家故事。

60后:从毛驴车到长途汽车

1982年,家住土默特右旗的徐志军在呼和浩特上大学,离家100多公里。每逢过年回家,徐志军得先坐火车到萨拉齐,再坐驴车回村里。“从萨拉齐到我们村,一天只有一趟班车,等不上班车就只能坐驴车。”徐志军说,“驴车和班车也都只能到村子附近的公路,下了车还得走1个小时的土路才能到家。”改革开放后,萨拉齐不少有经济头脑的人看到商机,合伙买个面包车跑小长途,徐志军从那个时候就不再坐驴车了。上个世纪90年代,呼市到包头的班车多了起来,回家变得越来越方便了。1997年,呼包高速公路通车,只要2个多小时便可到家。

70后:从熬夜排队到网络购票

赵德来是乌兰察布人,在广州工作已经15年了,说起过年回家,他感慨万千。“以前回家只有绿皮火车,又慢又挤,别说买卧铺了,能买上硬座或是站票就不错了。2005年,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我就和几个老乡到广州南站买火车票,到了火车站,才发现排队的人已经从候车室弯弯曲曲地排到了广场上,排了五六个小时,还没看到售票窗口。”后来有了电话订票,打个电话就可以提前预订10天以内的火车票。去年过年回家,赵德来在手机上下载了12306火车票订票客户端,提前一个月就买到了回家的票。赵德来说:“现在网络订票很方便,不用排队也不用熬夜,坐在家里点点手指就能买到回家的票了。”

80后:从回家过年到全家出游

李海文老家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2000年来呼和浩特创业,在内蒙古大学附近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很红火。刚来呼和浩特时,因为坐车很不方便,回老家的次数比较少。2003年,李海文花8万元买了一辆小轿车,啥时候想回家就可以立马出发,过年回家也再不用起大早排队买票了。2016年呼包集鄂动车开通,从呼和浩特到鄂尔多斯时间缩短到2个多小时。李海文说:“现在坐火车比开车还方便,我们一家去年就是坐动车回去的。”前些日子,李海文和媳妇商量好了,计划今年不回老家过年了,他们买了全家去三亚的机票,想带着父母换个方式过大年。

90后:从“地上跑”到“天上飞”

“自大学毕业后,我已经在呼和浩特待了2年,以后想把爸妈也接过来,过年回家就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了。”王伟说,“从呼和浩特到哈尔滨坐火车要24个小时,到哈尔滨后还要等2个小时,然后坐7个小时的火车到加格达奇,再走一段路才能到家。”从大一开始,王伟每年都坐火车回家,火车票难买不说,在车站等待的时间也很漫长,坐飞机又太贵。他去年的工作业绩不错,单位发了2万元年终奖,今年过年王伟计划“奢侈”一把,打个“飞的”回去。王伟说,他先从呼和浩特飞到加格达奇,再用手机APP在网上约个车,前后只需5个小时就能到家了。

 

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02期      遥远

A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