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松下牧牛臂搁清长27.7cm宽7cm厚1cm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是以书房为中心展开的,而书房中的文玩清器,在历经唐宋元明之后,至清便达到了鼎盛之峰时,除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古代文人匠师更潜心研创了一些辅助工具,其设计之精良,匠技之细微,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臂搁是其中之一。
臂搁,被誉为继“文房四宝”后首屈一指的案头清器,更与熏炉、古琴一道,被后人谓曰文房书斋之君子风范,可卧可赏,可素可工,是案头不可或缺之灵物,典雅素馨,文气十足。
最早有记载臂搁的文字,见于南宋绍兴年间进士林洪所著《文房图赞》,书中给臂搁起了一个有名的称呼“竺可冯”,“冯”是“凭”的古字,“凭”意为依着、靠着。此竹可凭,清楚地点出了此物的用途和功能。
文房“奢侈品”
在纸笔尚未问世时,先人们刻竹为书。历代宫廷皆有专修阁院,贮藏这些上古竹简以及书籍真本、古画墨迹。这样的阁院谓之“秘阁”,“秘阁”最早是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汉以后由秘书监掌管;在汉魏时,尚书省是皇帝的秘书机关,所以“秘阁”又成为尚书省的别称。在纸张发明以前,皇室所藏的图书秘记,大概都是刻写文字的竹片,这些藏在秘阁中的竹片,后来也被称为“秘阁”,明代竹刻家就把刻制用来枕臂的竹片,沿称为“秘阁”。
据闻,古代科举考试时为防舞弊,都是由相关人员誊写考生试卷,十几份试卷抄写下来手臂累得不行,而有了臂搁的帮助就轻松多了,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一千余年前,宋太宗还曾亲笔御题“秘阁”二字,制匾额高悬。
最早有记载臂搁的文字,见于南宋绍兴年间进士林洪所著《文房图赞》,书中给臂搁起了一个有名的称呼“竺可冯”,“冯”是“凭”的古字,“凭”意为依着、靠着。此竹可凭,清楚地点出了此物的用途和功能。传世实物中,最早的臂搁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官窑烧制的天青釉臂搁,形如半剖的竹段,虽是一件瓷器,却以竹段的形象面世。
臂搁的出现还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过去,人们用的是毛笔,书写格式自右向左,稍不留意衣袖就会沾到字迹。于是,聪明的明代文人们发明了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臂搁。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
其实臂搁只是众多文房用品中的一员,文人书房里的玩意儿很多,臂搁不是文房中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不一定每位文人都备有臂搁。笔墨纸砚是书房必备用具,而臂搁可有可无,只有那些有情趣的,有经济能力的人才会使用、收藏它。臂搁在文房用品中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所以说臂搁是书房里的奢侈品。
始于宋,盛于明清
臂搁种类繁多,按材质多以竹、黄杨木、紫檀、红木、象牙等材料刻制而成,或浅雕书画,或镌刻诗句,或刻饰花草人物,历史故事,题材丰富,刻制精美,实用与美学价值兼备。
清竹雕留青兰竹图臂搁
清中期黄杨木雕达摩渡江臂搁
清乾隆青金石臂搁高14.2cm宽5cm 中国嘉德2013年春拍成交价RMB460,000
宋代的时候,人们推崇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所以便出现了用瓷器制作的天青臂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宋官窑天青釉臂搁整体是一个长方形的形状,上下是等宽的,而且整体是一种天青色,放手腕的地方向下凹起,如果仔细观察一下里面还刻有诗句,色质如玉,清如湖水,不论是釉色还是釉质都十分简洁明了,清晰的花色让人叹为观止,简单素雅,釉色优美,小巧玲珑,确是富贵的文人墨客书房当中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北宋时期文化兴盛、皇帝以文治国的一大见证,更是北宋时期瓷器铸造技术到达顶峰的一大见证。
明清以来大量刻制竹秘阁,一般取竹筒去节,分劈成三片,器形近于平面。主要的刻制题材有取座右铭为警策;有刻诗画以为欣赏;或刻亲友赠言以为留念。简朴的三分之一竹片,因文人的寄情而衍生丰富的艺术与情趣,凌驾于其他材质的臂搁之上。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云:“臂搁,有以长样古玉为之者,甚多,而雕花紫檀者,亦常有之,近有以玉为臂搁,上碾螭文、卧蚕、梅花等样,长六、七寸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为之者,亦佳。而倭人黑漆臂搁如圭,圆首方下,阔二寸余,肚稍虚起,恐惹字墨,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此为臂搁上品。”
清晚期竹刻一品富贵臂搁长33cm宽6cm 捐献自章乃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臂搁的出现,主要是用来帮助文人书写蝇头小楷。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曾经写了一首有关臂搁功能的描绘短诗,成为臂搁上常见的铭文,这首诗写道:
“大书悬臂,小则不能。臂濡于墨,而渍于纸,何以异于夏月之蝇,不悬而悬,惟女勍。”
很贴切地描述了臂搁的功能。
另一则铭文写道:中书大书用肘与腕,蝇头蚊脚,握中其管,阁以擎之,墨不涴肘,刻竹为阁,创惊妙手,妙手为谁,应尧张叟。
自明以后,嘉定、金陵的竹雕工艺发展迅速,名家辈出,围绕着扇骨、臂搁、笔筒、笔杆、印章等文人崇尚之物进行创作,使竹雕成为一门专门艺术。
范遥青竹雕留青秋声蟋蟀图臂搁中国嘉德2015年春拍成交价RMB287,500
清乾隆造办处制象牙雕松下高士图臂搁
嘉庆年间出版的《竹人传》,概述了江南竹刻发展历程和重要的竹刻家。竹刻题材书法、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备。其中如嘉定一派的竹雕始祖朱鹤,号松邻,祖孙父子皆精于竹刻,其孙朱三松技术最为成熟,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长画驴,所刻秘阁、香筒、笔筒等物,当时即已宝贵。而清人如吴之璠,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其所刻行草秘阁,“为识者所珍”。而金陵一派的有明人濮澄,字仲谦,发明了浅浮雕技法,称为“水磨竹器”,此派清代方洁者,善在臂搁刻画人像,尝刻庐山行脚图,“须眉毕现”,据说而为阮元所刻八十小像更形神具备。发展至近代,武进徐素白留青竹刻最为著名,徐氏长居沪上时广泛与当代书画名家合作,进行竹刻创作。
到了清代,臂搁除了弧形,也有新的形制,称为腕几。其制略似笔床,而加方阔,尤其适合绘画书扇。长洲举人王芑孙曾自制腕几,铭文其背,曰:平康正直,盅乎其中,其下以有容,任舒卷往来之迭变。吾以凭吾躬,睹云烟之落纸,俨岀没于当空,防意外之点污,完洁白于始终。
明清时期臂搁趋向于雍容华贵,所以还出现了象牙质的臂搁,这不仅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关,也和当时皇帝治国的方式相关。
钱泳在《履园丛话》提到乾隆初年,苏州有雕刻名家杜元士,以雕刻赤壁赋核舟最享盛誉,而钱泳还见到杜氏刻制的一枚象牙臂搁,刻十八罗汉渡图数寸之间,有山海、树木、岛屿、波涛,他感叹杜氏雕工有“掀动天地之势,真鬼工也”。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臂搁欣赏
清沉香木雕菊花臂搁长26.9cm,宽7.6cm
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弧起较高。通体凹凸不平,如老树枝干状,但入手光滑圆润,磨工极佳。其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数茎、杂花若干,姿态秀逸,状物生动,虽然沉香木色泽深暗苍老,但经妙手点化,不乏婀娜之致。其刀法细入毫末,隐起自然,颇富功力。
清康熙墨彩竹节式臂搁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方形,上下等宽,通体施白釉,正面上下两道竹节纹之间以墨彩绘竹叶图,画旁题有“琅玕枝半疏”五言诗句。画面上端竹节外凸饰鼓钉一周。
清嘉庆竹雕“孟姜匜”铭文臂搁长25.9cm,宽9.8cm
臂搁长方形,覆瓦式,较宽大厚重,四角有四矮足。正面开椭圆形空间,内去地浮雕金文34字为饰。背面阴刻行书铭文二段,其一为:“摹薛尚功谱,周‘孟姜匜’铭三十四字,惟首一字不可识。
象牙雕十八罗汉臂搁长29.1cm,宽6.1cm,厚2.4cm
仿竹节形,上宽下窄,左右两侧下曲,面略呈拱圆,背凹如覆瓦状,下承云纹四矮足。臂搁正面以薄地阳文浅浮雕一趺坐焚香的僧像。臂搁凹面采用高浮雕技巧雕十八罗汉渡海图。众罗汉手持法器,或骑,或坐,或依附在自己的乘骑上,姿态有别,神情各异,沸沸腾腾,相互招呼渡海而行。象牙雕刻的文房用具在明清以后受竹刻的影响很深,往往以高浮雕技法雕刻。
清白玉雕竹形臂搁长13.1cm,最宽4.6cm,厚1.3cm清宫旧藏
臂搁青白玉质,稍有瑕疵,竹节造型。凸面琢一只牵牛虫伏于竹上,并出廓雕小竹一枝,凹面对应浮雕7道竹节。所配木座亦为竹节造型。清宫中的臂搁品种颇多,有漆、竹、木、象牙、玉等制品,而玉臂搁为等级最高的一种。此臂搁造型生动,颇富自然之趣,润洁的玉质白中透青,清雅宜人。
清中期竹雕古佩纹臂搁长24cm,宽6.7cm清宫旧藏
臂搁长形,覆瓦式。器表以留青及浅浮雕技法刻划纹饰。边缘及三个转角饰变体夔凤纹。中间分上、中、下布排3组仿古佩玉纹,每组佩玉或两件或三件,以绦带缠绕。其纹饰刻画通过青筠的全留、少留及不留分出位置与层次关系,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玉的质地与肌理。下部一组纹饰留青最薄,似隐若现,装饰效果突出,为刻画最出色者。
来源: 《艺术品鉴》2020年第19期 郑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