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子的“高跟鞋”

近年来,各类清宫剧大热,剧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那些性格各异、仪态万千的“妃嫔”们。在看剧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妃嫔”们优雅的仪态,竟是立足在一双双穿起来有些“难走”的鞋上。这种底面拔高的鞋,就是人们口中的旗鞋,也称高底鞋。

清代旗鞋一般是以木头作为主要的支撑,将木头制成特有的形状并使其位于脚中心,再在四周涂上白漆或者裹上白布,这便形成了旗鞋造型独特的鞋底。各式旗鞋也由鞋底的形状来命名:中间细、下端宽,形似马蹄的称马蹄底;上宽下窄,整体形状如花盆的,叫花盆底;前端稍削,形似元宝的,称元宝底;鞋底较矮而平的,称厚平底……旗鞋鞋底形状与高度的配合也很有讲究,花盆底和马蹄底较高,元宝底和厚平底较矮。所以不同类型的旗鞋,也适宜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地位的女性穿着。清代女子从十三四岁就开始穿高底鞋,年纪稍长的新妇和少妇多穿马蹄底,老年人则穿元宝底和厚平底。

图为花盆底鞋,鞋底为木质,木胎的外面一般用细白布包裹起来,并在不着地的面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这种鞋由于跟较高,一般为年轻女子所喜爱

马蹄底和花盆底的鞋底高度多为5厘米~10厘米,有的可达13厘米~16厘米,最高的有25厘米,穿这样的鞋需要收腹挺胸、缓步慢行才能保持平衡,所以即便身材普通的女性,穿上后也会亭亭玉立、体态挺拔,当时的青年女子对其情有独钟。清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讲道:穿这种鞋,大是“扬着个脸儿,振着个胸脯儿,挺着个腰板走”。后来,京剧里还因它演变而来一种旦角行走专用的步法:走路时不但对脚的起落有严格规定,还要求演员“立腰,平视,头不晃动”。

工匠们为使这种“高跟鞋”下的木质高底拥有漂亮美观的外形,常用布料缝接粘制。鞋底跟不着地的部分,则在四面或者两面钉上玉石、料珠等饰物,或者用刺绣装饰。除鞋底造型独特外,鞋身的造型亦多样:鞋帮有高矮之别;鞋头有尖圆之分,偶尔缀有流苏;部分鞋身在造型上模仿动物形态,例如鱼形、凤头形等,颇具意趣。鞋面的材料也多种多样,沈阳故宫所藏就有“黄缎彩绣皮里花盆底鞋”“浅藕荷缎桃水仙花盆底鞋”“黄缎彩绣花卉纹高底鞋”等形制。

然而,过高的鞋跟只有不事劳作、养尊处优的贵族女性才有条件穿着,所以宫廷高底鞋的鞋跟远远高于民间。对于民间女性来说,高底鞋也只在隆重场合才能派上用场。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21年第01期    钮咕噜;红圈头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