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不拿花生下酒?

现如今,不管什么宴席,只要是喝酒,弄一盘花生来下酒几乎已成酒场惯例。

对于喝酒的人来说,如果今天这一桌没有花生,就像座中缺了一位姑娘,生生少了一半的宴饮之悦。

尤其是夏夜的大排档,水煮花生俨然成了啤酒的标配,而且一定还是带壳的。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史料中,很少看到古人拿花生来下酒,尤其是北宋的江湖好汉,这些厮们下酒,清一色都是牛肉。尽管在宋朝一直都严禁随意宰杀耕牛,但他们一进酒馆,人还没坐下,扯着嗓子先把牛肉喊上来:“小二,切二斤牛肉,好酒好肉只管上。”

其实,不惟江湖好汉不用花生下酒,在《金瓶梅》里,就连花花公子西门庆似乎也不屑于用花生下酒。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用花生下酒?

花生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我国的全民性下酒菜的?在用花生下酒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玄机和国民之殇?

花生到底从何而来?

按照目前普遍认可的说法,花生本不是中国的原产物种,而是大航海时代从美洲传来的。不过,也有执着者认为中国也是花生的原产故乡。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三点依据:

一是根据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原始社会遗址中首次发现的两粒花生种子,种子已经完全炭化,现在这两粒炭化的种子还在浙江博物馆存放着;

另一个是根据1961年在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挖掘出的四粒完全炭化的花生粒。但至于这六粒花生化石究竟是不是花生,专家们一直争论不休。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1981年,《农业考古》杂志又报道说广西宾阳县双桥村出土了距今约10万年的花生化石。

这一下非同小可,一下子几乎把全世界的农业科学家们都惊动了,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来信询问此事的可靠性,就连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李约瑟也给予了关注。

还有一位美国奥立根大学的地理学教授约尼逊先生听说后,还专程跑到中国来实地考察。约尼逊教授长期从事美洲作物传入亚洲的时间研究,他一直在寻找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的佐证。这下给他激动的,所以,听说这么一大发现,十分激动。

不过,后来经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些花生化石很像是后来给小孩子做的石头花生玩具。

比较令人失落的是,在中国三千多年浩瀚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以及农学著作里,也几乎找不到关于花生的文字记录。

但也有人认为,古代文献中所述的“千岁子”应该是中国的原产花生,如西晋时期一位叫做稽含的草木学家曾经写过一本《南方草木状》,其中有千岁子的记载,说:“千岁子,有藤蔓,子在根下,须绿色,交加如织,其子一苞恒二百余颗,皮壳青黄色,壳中有肉如栗,味亦如之。”

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也有相类似的记载,说:“又一种形如香芋,蔓生,艺者架小棚使蔓之,花开亦落土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

但据后来考证,这里所说的“千岁子”更像是香芋。由于千岁子和香芋都是蔓生植物,果实和花生都比较相似,古人把它们混淆了也是有的。

尤为重要的是,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竟再也没有与花生有关的记载。就连天天喝酒的李白、苏东坡等一干文人和江湖好汉们也不见有用花生下酒的文学作品和文字记载。

花生是怎么进入中国的?

从今天的各种考据来看,基本已经可以确认,花生不是中国的原生物种。它和玉米、红薯一样,都是美洲的原产。后来,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全球的商贸交流被打通后,花生便和玉米、红薯、辣椒、烟草等其他物种一起从美洲出发,走向全球。

那么,花生究竟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呢?这就要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说起。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在那里发现了花生。随后,船队继续向西,到达亚洲,自此便将欧洲大陆、美洲大陆和亚洲连在了一起。

大约在15世纪末,花生传入南洋群岛。这个时期,中国尚在明朝。由于此前郑和的船队早已打通中国与南洋、与南亚甚至与非洲、中东的连线,明朝与南洋各方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花生等各种美洲的农作物便从我国的东南沿海陆续登岸。

所以,从明朝后期,关于花生的记载顿然间便多了起来,而且,各种记录也非常详细。

如万历年间的《仙居县志》记载:落花生原出福建,近得其种种之。

其实,在明朝的弘治年间,即公历的1503年,江苏《常熟县志》也有关于落花生的记载:落花生,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子生土中,故名。霜后煮熟可食,味甚鲜美。

明朝崇祯年间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里也有关于花生的记载,说:“开花花落即生,名之曰落花生,嘉定皆有之。”可见,花生最早都是从东南沿海登陆,并逐渐在东南沿海普及开来的。

不过,中国的花生主要有两种,按个头来分,分大花生和小花生。东南沿海引种的传统上认为是由南美洲引种的小花生。那么,大花生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这就是300年以后的事了。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到了19世纪中后期,北美洲的大花生开始从山东进入我国。

当年金陵大学的农业试验记录了这一过程:山东蓬莱县之有大粒种,始于光绪年间。是年汤姆逊自美国输入十瓜得大粒种至沪,分一半与牧师密尔司,经其传种于蓬莱。该县至今成为大粒花生之著名产地。邑人思其德,立碑以纪念之,今犹耸立于县府前。

因为在大花生引入之前,小花生早已开始在中国种植,而此时,正是洋务运动兴起之时,所以当时的人们习惯上就把大花生称之为“洋花生”。花生的传入,据说和西方的传教士密不可分。

花生为何能成为下酒菜?

花生之所以能够和玉米、红薯、烟草一样快速地在中国传播开来,显然符合了它们自身在异地的生长逻辑,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迎合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

每一种物种的流转繁衍,在异乡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它们生命的逻辑和世事的道理,花生也一样。

相对来说,花生的生命力比较顽强,对土地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只要不是盐碱地,给块土地就能存活。由于花生秧苗的根部有许多根块,这些根块是一种根瘤菌,它们能够捕捉到空气中的氮素,并合成秧苗生长所需要氮合物。根瘤菌是需氧性细菌,需要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才能从空气中固定氮素。所以,花生最适合在沙地种植。

另外,花生苗的自我水分保护意识比较强,它肥厚丰满的叶片可以锁住水分,不至于让面部短时缺水。同时,它的自我控制力也比较强,一到晚间,它的叶片自动闭合,进入睡眠状态,白天再行打开,参与光合作用。这种能力叫做“睡眠性生长”。

所以,正因为这两点先天性的物种基因,可以使它能够广泛地在各种环境下生存。而中国当时的土壤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正符合这一点。

来源:《餐饮世界》2018年03期  白玮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