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寻找失落的狂欢与感伤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九百多年前的一个中秋之夜,北宋人苏轼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大醉尽兴,却不忘写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句子,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中秋节的复杂情感:中秋虽赏月玩月,但往往感物伤怀;中秋虽是团圆节,却也是游子的离愁节。

全民狂欢与文人式感伤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八月十五在三秋之中,故称“中秋节”,也叫“仲秋节”。据说,中秋节来自古代拜月敬月的习俗,因此整个中秋的节日活动与月亮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上古以来的拜月,到后来的赏月,再到唐代,中秋正式成为官方节日,宋明以后,中秋节在全国盛行开来。

最晚从宋代开始, 中秋节成了全民狂欢的节日,“玩月”这个词在宋人那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且看北宋东京 (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 人的中秋节:当日,各商店重新装修门面并售卖新酒,市民哄抢狂饮。下午三点左右, 诸店酒已断货,轮到螯蟹、石榴、梨、枣、栗、葡萄、柑桔等美食鲜果上市。入夜,富人在家里登上台榭赏月,而普通百姓则争占酒楼(去晚了没座)玩月,整个城市里音乐齐鸣,人声鼎沸,夜市通宵营业,儿童们嬉戏达旦。好一个不眠之夜!再看南宋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人如何度过中秋佳节:王公贵族与富人登上高楼, 赏月之余,大摆宴席,琴瑟伴奏,欢饮高歌;一般百姓也要登上家中平台,齐聚子女,安排家宴;就连最贫穷的人,也要放下手里的活计,买酒欢饮,不肯错过这个节日。人们还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当夜商铺营业至凌晨四点,城里玩月的游人通宵不绝,正所谓“今夜无人入睡”!历史上中秋节的狂欢,几乎包括了当时吃喝玩乐的所有形式,也几乎包括了所有社会阶层,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是世俗欢愉的极限。那股热闹劲儿,足以让今人羡慕不已。

狂欢之后有感伤,或许中秋节就像中国人历来追求却永远达不到的“圆满”一样,美好,却总有遗憾。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晏殊的“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在诉说自己的孤独;辛弃疾用一首《满江红·中秋寄远》来表达佳节思亲之情,而元好问的中秋却用来唠叨日瘦、衣寒、行路难,以致“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今人余光中继承了古人的感伤传统,写有《中秋》 一诗,用“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要一刀挥成了残缺”的句子,表达了盼望两岸统一以及思乡的情绪。

月饼经济与民族传统

上世纪的中国,在经历了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沧海桑田之后,文化出现了断层,而不断涌入的新事物,也冲击了传统的节日,曾是三大节日之一的中秋节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最后,我们不得不目睹中秋节沦为月饼节。

月饼最初是祭月的供品,从明代开始在民间流传,人们把它作为互相馈赠的礼物,取其团圆之意,但如今的中秋节,却完全成了月饼经济的题材,商业化炒作近乎疯狂。每年中秋节,商家的吆喝声淹没了中秋节的文化味,月饼的礼品功能不断被放大,商家重包装不重内容,迫使人们反复进行“买椟还珠”的中国式浪费。月饼成灾的后果,就是一过完中秋,家家户户都在为如何处理过剩的月饼而发愁。

殊不知,月饼的本质在于团圆,只有与家人、友人一起分享,才有味儿,否则收再多、 吃再多,也是味同嚼蜡。中秋节异化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过中秋节,不吃月饼,令这个曾经辉煌的节日岌岌可危。“端午节”被韩国 “申遗”,无疑是给不过中秋节的国人当头一棒。很快,网上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中秋申遗”活动,甚至惊动了文化部。虽然此事不了了之,但人们如梦初醒,开始呼吁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有识之士们终于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丢了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最终可能丢掉的是民族精神。

国家也开始对月饼的商业化炒作进行限制,希望它能够涅槃重生,回归本原。其实,中秋节就应该更热闹些,那种全民狂欢的盛景完全有理由也有可能重现。本就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再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此等良辰美景怎可虚度?喜欢雅集的人,可以登高赏月,吟诗作赋;有点闲情的人,可以泛一叶扁舟,于湖中望月,再来点弦乐怡情;爱吃爱喝的人,可以大摆家宴,欢饮达旦;身在异乡的人,可以邀三五好友,分食月饼,互诉衷肠;热衷民俗的人,可以祭月拜月,烧宝塔、买兔儿爷,玩花灯,舞火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中秋节,月亮在,中秋就在。

  (摘自地图)

来源:《幸福家庭》2015年第09期     陈出云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