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书信礼仪

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人们相互通信来往,既讲究修辞、文法,又讲究礼仪,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一、称谓语

书信中以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一般都称为某公。

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阁下。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作“略具菲酌”。

二、提称语(爱慕语)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词语。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某某老师尊鉴”等。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查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师长:尊鉴、台鉴。

平辈:台鉴、大鉴、惠鉴。

晚辈:青鉴、青览、收览。

夫妇:俪鉴。

宗教:道鉴。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勋鉴:鉴,即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作赐。赐鉴,对上级、长辈用语。钧,古以钧陶喻国政,后称官员多冠以钧字。钧鉴,对上级、长辈,比较庄重。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于平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勋鉴,收信人地位较高。道鉴,凡尊对方学问高深。台鉴、惠鉴同赐鉴,较轻。

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

三、启辞(书信开头语、思慕语)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收到来信

顷接手教,敬悉一切。如晤。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奉诵钧谕,向往尤深。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捧读德音,喜出望外。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久疏通问,时在念中。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时间飞逝

白驹过隙,寒暑三度。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风东去,夏风南来。光阴荏苒,时序频迁。人间岁改,天上星回。时光流水,日月飞梭。寒暑易节,春秋换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物换星移,春秋三度。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书中有一件《十二月相辨文》,列举每月不同的气候状况下,可供选用的词语,如正月初春可以说:“孟春犹寒,分心两处,相忆缠怀。思念往还,恨无交密。”二月仲春可以说“仲春渐暄,离心抱恨,慰意无由,结友缠怀,恒生恋想”,等等。由于有了意境的描述,读之令人备感亲切。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喜接教诲,真解蒙矣。大示拜读,心折殊深。谨蒙诲语,用祛尘惑。大作拜读,敬佩之至。顷读惠书,如闻金玉良言。久钦鸿才,时怀渴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

据时叙别,是说与收信人多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平辈之间常用的叙别语有:暌违光霁,方逾信宿;不奉清谈, 已历数朝;等等。

如果收信人是女性,话便要变个说法,用“不亲赘表,未经二宿”之类了。

如果是老师,则要说成“不坐春风,倏逾旬日”。

·问候语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时欲入夏,愿自珍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入秋顿凉,幸自摄卫。寒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喜闻……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音问久疏,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抱歉之情,莫可言表。久未请安,深以为歉。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 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四、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书信中的礼貌用语

《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是古人推崇的礼貌原则,即“礼”就是在别人面前要谦卑,要尊敬别人。这和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利奇的礼貌原则有六项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下面举例说明这些礼节辞令。

自谦:谦虚是一种美德,常用的谦虚用语如下。“才疏学浅”,指学识甚浅。“自惭鸠拙”,鸠不善营巢,取他鸟之巢居之,泛指自惭没有创造力。“自维浅陋”,指自量浅薄。“以匡不逮”,指请人纠正自己的缺点。“依然故我”,意谓和从前的我一样,一点进步也没有。“望尘莫及”,自谦不及他人。“德薄能鲜”,自谦道德修养与办事能力都很不够。

致歉:有“于心有愧”“抱歉良深”“负荆请罪”“负疚于心”“深表歉意”“心颜无措”等。

谢绝:有“力不从心”“爱莫能助”“汲深绠短,蚁衔蚊负,力薄难任”“鞭长莫及”“自顾不暇”“无能为力”“心长力短”等,表示委婉的拒绝。

致谢:谢人栽培帮助的敬词有:“再造之恩”,指受恩深重。“没齿不忘”,即终生不忘。“结草衔环”,谓生死均当报答。“云天高谊”,情谊似天般高。“铭心镂骨”,言受恩极重。“感愧交并”,即又感谢又惭愧。“赠我药石”,意思是赠给自己有益的话。“口福不浅”,指对方的食物太美,为自己的口福称幸。

谦词是用以称呼自己及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的谦卑的词语。敬词则相反,是在交际中用以称呼对方及和对方有关的人和事(有时可指称第三者)的尊敬的词语。谦词、敬词在古代使用范围极广,有相当一部分谦词、敬词在当今的社交场合仍具有生命力。常用的称谓敬语,包括以下几类。

先字类: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1)先帝:称已死的皇帝。(2)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3)先慈:称已经死去的母亲。(4)先贤:称已经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台字类: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1)台驾:旧称对方。(2) 台甫:就是用于问人的表字。(3)台鉴:就是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4)台端:就是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贤字类:多用于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贤宰,称知县。贤家,称对方。贤弟,称对方或对方的弟弟。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契,是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多用于书面)。

贵字类:也是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如贵姓、贵宾、贵国、高抬贵手、贵人多忘事、喜生贵子。另外,称对方的病为贵恙,问人年龄用贵庚。

高字类: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1)高堂:指对方父母。(2)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3)高论:称别人的议论。(4)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为高龄,而高寿则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大,只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尊姓大名”。再如,对方的文章称大作,对方的书信称大札。

华字类: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称对方的书信为华翰,对方的生日为华诞,对方的同姓为华宗,对方的房屋为华堂。

雅字类: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如称对方的指教为雅教;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为雅意;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叫雅正。

惠字类: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推究“惠”的本义是“恩惠”“好处”的意思,作敬词的出发点是对己而言。因此,称别人的光临为“惠顾”“惠临”,而称别人的赠送则说 “惠赐”“惠赠”或“惠贶”,称别人写来的书信为“惠音”“惠函”“惠书”或“惠邮”,人家的指点则是“惠示”或“惠教”,意为别人的光临、 赠送、书信、指点和保存自己赠送的礼品是对自己的一种恩惠。再如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临、惠允、惠赠。

垂字类:用于他人(多为尊长或上级)对自己行动的敬辞。常用语有:垂爱、垂采、垂顾、垂护、垂教、垂询、垂怜、垂示、垂听、垂荫、垂宥、垂誉等。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垂青: 称别人的重视。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驾字类:敬称对方,如驾到、驾临、大驾。挡驾,是谢绝来客访问的意思,如:凡上门求情的他一概挡驾。

在称谓自己的亲属时应使用谦称。关于谦称和敬称的构成,过去有 “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也就是如何称呼别人以及自己。例如对别人称谓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可冠以“家”字。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兄长为“家兄”。

“舍”本来是房屋的意思,如“寒舍”和“茅舍”,含有自谦成分。“舍小”就是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的谦称。如“舍弟”“舍妹”“舍侄”和“ 舍甥” 等。

愚字类:用于自称,如愚兄、愚见、愚以为不可。

鄙字类:过去也用于自称,如鄙人、鄙意、鄙见。

敝字类:过去常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 敝姓、敝处、敝校。拙,谦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如拙著、拙作、拙译、拙见。拙荆,旧时称自己的妻子。

结束语(结语)

结束语,即信文的结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余容后叙。余容续陈。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拨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五、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 即颂”“ 此致”“ 祝你” 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颂”“此致”等字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 “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专此,专此即请,专此布达,即颂,专此奉复。

对文人学士:道安、撰安、文安、 吟安等,取其文以载道、著述日丰之意。

对编辑:编祺、编安。

对写作者:著祺、撰安、笔健。

对教师:教祺、教安、诲安、铎安等。“铎”是古代执政者传布政教法令时用的大铃,取其传道授业之意。

对医家用诊安、壶安等。“壶”即壶卢(就是葫芦),里面可盛药,故行医叫悬壶。

对军界:勋祉、戎安、敬请戎安、 恭请麾安、肃请捷安。戎安、韬安等, 取其攻可胜、守可安之意。

对政界:政安、勋安、升安、钧祺等,取其功勋卓著、升阶晋爵之意。

对工商实业界:即请财安、敬候筹安、事业昌隆、宏猷大展。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 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 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祝辞一项便可省去。

六、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 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间隔;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语,也可不加。常用信末启禀语如下:

对尊长:叩、叩上、叩禀、敬禀;对长辈:叩禀、拜禀、肃禀、谨禀、百叩、谨上、恭上、匍叩、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对平辈:上、敬上、谨启、鞠启、顿首、亲笔、手肃、谨白、手启、手上、拜启、上言、拜言、启、白。

对晚辈:字、示、白、谕、手白、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字,尊亲属对子侄,如父字、母字。示,对晚辈和下属。谕,对晚辈或下属。

来源:《寻根》2015年06期   葛奇峰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