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绣春刀》中的手雷,看明朝防御性火器

电影《绣春刀Ⅱ:修罗战场》中,一阵刀光剑影,有人拼尽全力扔出手雷,目测爆炸威力不亚于二战时期的手榴弹。电影固然夸大了明代手雷的威力,但火枪手雷这样的热兵器发展到明代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在明代的东亚地区,中国的军事力量在约百年中无人能望其项背,即使在国力日渐衰颓的16世纪末,依旧能将不可一世的倭寇丰臣秀吉打得一败涂地。明军军力的强大,与十分重视热兵器的运用密不可分,著名军事将领戚继光、孙承宗、袁崇焕等都崇尚火器的使用。明末的兵书《兵录》《神器谱》《武备志》《西法神机》《火攻挚要》《军器图说》《火龙神器阵法》等,都记载有明军装备火器的制法、图谱以及火器部队的编制和战法等,还涌现出一批技术精湛的火器研究专家和发明家,如赵士桢、毕懋康、胡宗宪、茅元仪、孙元化、戴梓……

提到明代的知名火器,最为人所熟知的恐怕是17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中国的“红夷大炮”,大明王朝自己研制的很多热兵器反而不为人所熟知。实际上,在武器研发方面,明朝自身的军备技术实力并不比欧洲差,在利玛窦等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带到中国之前,明王朝的能工巧匠们就已经研发了种类繁多的火器,并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这些能够扩大杀伤范围并且鲜为人知的武器包括飞炮、地雷、水雷、漂雷,甚至还有能在水中发射的多级火箭等,都属于防御性武器,比起大炮和火枪等武器要灵活得多,能在神出鬼没中杀敌于无形。就拿飞炮来说,大规模的督造和使用者是明代陕西三边总督曾铣,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火器研制和推广官员,他督造的“毒火飞炮”在当时属于高科技的尖端武器。这种飞炮用熟铁锻造,外形与盏口炮等野战重炮类似,里面装有十两火药和五两砒硫毒药,设置药线一根,炮筒内装有一枚生铁炮弹,开炮之后,可以将炮弹打到两百步外,爆碎伤人。“毒火飞炮”的原理,是用盏口炮发射空心爆炸弹,生铁飞炮爆破之后,弹片与毒药烟尘四散伤敌。这种“杀伤性武器”虽然并非曾铣首创,但却在曾铣军中得到了最大规模的应用。

在现代战争中,地雷是令人胆寒的武器,其实在明代就有了原始地雷。《武备志》中记载了一种叫“伏地冲天雷”的武器,使用时埋于地下,另用乌盆盛放火种,放置在地雷上面,火药引子盘成一团,靠近火种;而乌盆与插进土中的刀枪等物连接,用土覆盖,只露出手柄。若敌人来后拔动半露于土中的刀枪,带动机关,则火种翻倒,点燃药引,地雷爆炸,火光冲天,声若霹雳,敌人非死即伤,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还有一种地雷,技术手段更加高明,是采用了延时点火装置的“定时炸弹”。这种地雷的引火装置从简单到复杂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燃烧的香火,第二类是用暗藏的火种,第三类是用钢轮打火装置。香火延时装置很简单,将一根香的一头点着,吹灭火焰,使之慢慢燃烧,另一头连着引火线或插在炸药上,当香燃到火药线或炸药上时,就会发生爆炸,然而这种方式却不能控制炸弹的爆炸时间。第二种方法是在炸药的上方藏伏火种,当敌人来到地雷附近或地雷上方时自行启动机关,或由在远处隐蔽控制地雷的人扯动机关,使火种坠落在炸药之上,引爆地雷。第三种方法比较先进,整个延时系统由钢轮、坠物、激发装置、游线、炸药等组成,当敌人被游线绊倒的时候,钢轮在坠物的重量下高速旋转,摩擦出火花,点燃引线,引爆炸弹,这种钢轮打火延时装置使地雷的可控性更强了。

在这些防御性武器中,水雷是最亮眼的一种,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军队就发明了“水底雷”。据明代著名军事家、数学家和抗倭名将唐顺之编著的《武编》记载,当时为抗击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时人发明了水雷,用木箱做外壳,油灰嵌缝,内装火药,另用一绳连接,以控制深度,并在箱下装三个铁锚,然后将水雷埋在港口。等敌船临近,岸上的士兵就击发点火装置,使之爆炸,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通过人工操纵机械击发的炸弹。万历年间,时人在水雷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性能更优越的“水底龙王炮”和“水底鸣雷”,到天启年间,出现了将二者合二为一的武器——通过碰线引信触发的“漂雷”。

假如你想穿越回明朝偶遇《绣春刀》里酷帅的锦衣卫沈炼,可要小心,千万别碰上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防御性武器!

来源:《课外阅读》2017年22期     王麟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