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宰相谢安

两晋时期做过宰相的人很多,而在史籍上留下好名声的很少,官位很高又潇洒俊雅、才华横溢的那就少之又少了。东晋时期的谢安就是这样的少之又少的人,在当时简直成了一个时代的偶像。

谢安(320—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名门世家。

谢安自幼就被一些名士赞赏。桓彝(桓温之父)见到年仅4岁的谢安时,就大为惊叹:“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东海即王承,是当时很出名的人物,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且极有风度。

谢安成年后就更显成熟,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翩翩,书法尤其漂亮。

年轻的谢安有一次去拜访名士王濛,当他离开以后,王濛之子问父亲:“彼何许人也?”王濛说:“此客勤勉不倦,日后定将咄咄逼人。”

有位做官的同乡,被罢职后,去见谢安。谢安问他带回了多少积蓄,同乡回答说:“只带了五万把蒲扇。”谢安为帮助他,就常常拿一把蒲扇握在手里。别人一看,都跟着模仿。京城士大夫与平民百姓都争着购买,不到1个月,同乡的5万把蒲扇就销售一空。

谢安有鼻炎的毛病,诵读时鼻音很重。一些士人对此竟羡慕不已,有的人居然捏着鼻子去模仿他那沉闷的声音。可见谢安影响之大。

魏晋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时期,新兴士大夫阶层的社会生存环境极为险恶。在这种环境下,因而就出现了一些名士。他们不追求做官,而是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改变着士大夫旧有的价值观念。他们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为特点,这就形成了历史上的“魏晋风度”。

在这种风气影响下,谢安也不以自己的出身和名气去追求官职,而是选择隐居山林,以做名士为荣。

然而谢安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朝廷和一些高官,都想让他任职。朝廷征召他为佐著作郎,谢安以身体有恙为由推辞了。此后,朝廷又多次征召,他都一一辞谢。

谢安屡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使得一些大臣很不高兴,觉得谢安太清高傲慢了,于是有大臣上书朝廷,认为谢安轻慢朝廷,应该禁锢终身。

对此,谢安不以为意,依然在东部山林风景名胜之地,谈天说地,饮酒赋诗,悠游为乐。

在隐居的岁月里,即使是游玩,他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谢安与孙绰等人乘船出海。没想到,船在海中,突遇狂风,风起浪涌,颠簸得十分厉害。船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一动也不敢动,只有谢安面色不改,迎着风浪吟啸自若。

这次出游,众人对谢安无不佩服,都觉得他遇险不慌,沉稳镇定,确实是难得的大才。

升平三年(359年),谢安的弟弟西中郎将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分两路北伐前燕,战事中谢万不体恤将士,加之判断错误,阵前仓促退兵,士卒自行溃败……因为这次大败,谢万被贬为庶人。

这事对谢氏家族影响很大。谢安见家族中一些有影响的人有的离世,有的被撤职,担心家族衰败,这才开始有了出来做官的意愿。

升平四年(360年),手握重权的征西大将军桓温邀请谢安担任他帐下的司马,谢安便接受了邀请。

尽管桓温十分尊重谢安,但谢安依然不恋权位。在桓温即将北征时,谢安听到弟弟谢万病逝的消息,就立即以奔丧为由,离开了桓温。

咸安元年(371年),桓温在北伐时于枋头(今河南浚县)大败。他担心自己的威信受损,竟然废黜了皇帝司马奕,另立原会稽王司马昱为皇帝,这就是简文帝。

这时,桓温专权,简文帝如同傀儡,即位不到一年就忧愤成疾。

△谢安画像

宁康元年(373年),简文帝去世,10岁的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早就觊觎帝位的大司马桓温以奔丧之名,带兵入京,进驻于新亭。

新亭在京城建康(今南京)的近郊,为军事要冲。桓温的部队驻扎在这里,引起了朝廷的恐慌,不少传言都说桓温打算趁机取代皇帝。

此时在朝廷中,威望高的只有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两人。简文帝畏惧桓温,在他弥留之时,曾命人草拟诏书:“少子可辅则佳;如不可辅,卿可自取之。”当时王坦之在一旁,读了诏书草稿后,当着简文帝的面就撕掉了,且愤怒地说:“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元帝的天下,陛下哪能私相授受呢?”简文帝觉得有理,便让王坦之修改诏书,这样桓温才没有得逞。因为这事,王坦之很害怕桓温报复他。

这时传言越来越多,有的说桓温要废黜幼帝,有的说桓温要诛杀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听到后,更是坐立不安,心惊肉跳。

传言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谢、王二人确实是桓温篡权的障碍,桓温也有诛杀谢、王两人的心思。

不久,桓温送来通知,要谢安和王坦之去新亭见他。

王坦之得知后,就一直提心吊胆,只好去找谢安商量。而谢安却泰然自若,毫不畏惧。

两人带着随行的官员进了桓温的兵营,只见队伍整齐,气氛肃穆,一行人紧张极了。有几位官员为了讨好桓温,竟远远地就向桓温叩拜。王坦之更是战战兢兢,一身冷汗,他强移脚步,走到桓温面前问安,紧张得连手板都拿倒了。

只有谢安依然是那样自如,他不卑不亢地对桓温说:“明公,别来无恙乎?”看着他从容安稳的态度,桓温倒有些惊奇,于是连连地说:“好,谢大人,请坐,请坐。”

谢安与桓温谈笑自若,而王坦之则浑身哆嗦。

谢安一边说话,一边观察,他早已发现墙壁后面埋伏着武士,便笑了笑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又何必要壁后藏人呢?”

桓温极为尴尬,只好苦笑道:“在军中已成习惯了啊。既然大人这么说,那就撤走吧!”

两人谈笑多时,桓温一直找不到借口,最终没有加害谢、王二人。

原先王坦之与谢安都有名望,但这次会见以后,两人的优劣就很明显了。

由于谢、王的尽力辅助,谢安的巧为周旋,桓温没敢篡位,朝廷渡过了这次危机。

没过太久,桓温患了重病,这时他向朝廷请求,要赐给他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赐给有大功或有权势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后世权臣在篡位前,往往都要求先赐九锡。

在这情况下,谢安只好让吏部郎袁宏起草赐九锡的诏书。

袁宏很有才华,他提笔作文,往往是援笔立就。然而这次写完之后,谢安总是要他修改。一份诏书反复修改,竟然改了一个多月还没完成。袁宏十分纳闷,便去请教仆射王彪之,这才知道谢安是在拖延时间。拖来拖去,直至桓温病死,赐九锡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谢安就是这样沉着应对,不动声色地一次次地挫败了桓温的阴谋,安定了晋室。

当时,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他对长江以南的东晋虎视眈眈,打算要灭亡东晋,统一天下。

太元二年(377年),朝廷加谢安为司徒,谢安辞让不受。不久,朝廷又加任谢安为侍中并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及幽州的燕国诸军事、假节。

这“节”就是符节,它代表皇帝的身份,假节就是持有符节。这时的谢安已经拥有了很大的权力了。

面对着国家危亡的严重情况,谢安不顾一些人的议论,极力举荐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让他负责长江下游江北一线的防务。而自己则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总管长江下游。

谢玄接受任务以后,就精心选拔将领,训练士卒,经过一番努力,训练出了一支较为精锐的北府兵。

太元三年(378年)以来,前秦多次进犯,他们派步兵、骑兵进攻襄阳。又另派10万余人,分多路合围襄阳,后又进攻彭城,但在谢安的调度下,谢玄等率军四战四胜,全歼进犯秦军。

前秦不甘心失败,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前秦皇帝苻坚于太元八年(383年),亲率百万大军南下,决心一举灭亡东晋。

苻坚的计划遭到家人和一些大臣的反对。有位大臣提醒他说:“东晋不可轻视,现在他们内部团结,外部又有长江天险,还是不进军为好。”苻坚听了,哈哈大笑。他一边笑,一边霸气地说:“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京城建康极度危险,朝中官员也坐立不安,很多人都没有信心。

此时,谢安依旧镇定自若,他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率兵8万前去抵御。

尽管谢玄有过几次胜利,他的北府兵也有战斗力。但是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内心还是非常紧张。当他领兵出发时,就特地去向谢安请示抵御的方法。然而谢安却只是回答了一句:“不用多问,朝廷自有安排。”

谢玄不敢再问,可是又心中没底,只好托好友张玄再去请示,谢安还是没有回答。在这严峻的形势下,谢安却在山中别墅里与好友聚会,还以别墅为赌注,与张玄下棋。张玄的棋艺高过谢安,平日常常获胜。因为忧虑战事,这一次竟然败给了谢安。

谢安获胜,非常高兴,他对外甥羊昙说:“这别墅就送给你啦。”说罢,便带着随从登山游玩去了,直到夜晚。回来后才把谢石、谢玄等将领召集起来,进行战事部署。

将领桓冲(桓温之弟)觉得形势危急,便派3000精兵来保卫建康,谢安却谢绝了。他对派来的将士说:“我这儿已有安排,你们还是回去加强西面的守卫吧。”将士回来报告桓冲后,桓冲仍忧心忡忡,他感叹说:“谢公的气度虽令人钦佩,但他不懂得打仗。面对强敌,他还那样悠闲自在。兵力少,还派一些没经验的年轻人去指挥。我看我们都会成为俘虏啊!”

太元八年(383年)八月,经过一些小的战役,晋军西行,与前秦的大军对峙于淝水,两军准备在这里展开决战。

太元八年(383年)十二月,有人向苻坚建议,把队伍向后退一退,让晋军渡河之后再决战。不少前秦将领也认为这样在淝水边阻击敌人比较稳妥。东晋这时派人来说:“请你们稍微退后一些,让我们渡过淝水,与你们决一胜负。”苻坚傲慢自大,急于决战,便答应了,让人马稍作后退。

苻坚的军队首尾相距太远,互相不通信息,有的部队也心怀恐惧,所以前面的军队刚一后退,后边的军队竟以为是失败了。曾投降前秦的一位东晋官员乘机在队伍中大喊:“前线的军队溃败了,咱们快逃啊。”一时间前秦的队伍阵脚大乱,士卒仓皇逃命。晋军渡河之后趁势追击,苻坚的军队“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7万,战胜了前秦的15万大军,并在战斗中斩杀前秦的大将苻融。

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的淝水之战,它以晋军的全面胜利而结束。

当淝水之战的捷报送来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随便地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对弈。客人忍不住地问前线的情况,谢安却淡然地说:“儿辈们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棋,谢安也没有喜形于色。

客人走后,谢安赶忙回内室去,当他迈过门槛时,实在是内心太高兴了,连木屐上的齿被折断了居然都没有觉察。

淝水之战是关系东晋存亡的一次大战,身为东晋丞相兼征讨大都督的谢安确实承担着国家安危的重任,压力自然是很大的,但是他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喜怒的情绪尽量不表现出来。实际上大战之前,他就做了周密的筹划,胜利之后,更是兴奋不已,这“折屐齿”的典故正是体现出他内心难以抑制的喜悦。

淝水之战,使前秦一蹶不振,使东晋转危为安。原先的以淮河—汉水—长江一线为界的局面改成了以黄河为界。整个黄河以南地区重新归入了东晋的版图,而且使东晋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环境。

淝水之战也使谢安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他因为这功劳被封为太保。在古代,功高位重的大臣,往往有功高震主之嫌,再加上小人的挑拨离间,常常难有好的结局。谢安这时也面临着这一危机。此时,孝武帝之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他常常向皇帝进谗言,使得孝武帝与谢安产生了嫌隙。

谢安并不留恋权位,在太元十年(385年)四月,他找了个借口就交出了权力,并主动请求出镇广陵的丘步以避祸。孝武帝亲自为他饯行,并敬酒赋诗。

谢安原打算从海道返回会稽,继续回东山隐居。没想到不久就患了重病,只得请求返回建康疗养。回到建康没有几天就溘然病逝了,时年66岁。

孝武帝闻讯后,在朝堂里凭吊了三天,专门赐了棺木、朝服等,还追赠谢安为太傅,谥号为“文靖”。

谢安的一生,前半生可以说是归隐于山林,40多岁后才东山再起。在他执掌朝政时总是从长远着眼,不急功近利,而且能够协调好内部的关系,使朝廷比较团结,对外坚持抵御入侵,巩固了东晋王朝。

一般来说,提到魏晋名士往往带有贬义。其原因就是他们喜好饮酒,崇尚清谈,超然物外,不重实务。而清谈往往误国,因而常遭否定。而谢安却是个例外,他虽然也清谈,很超脱,但他在从政期间却能安内攘外,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确实是一位既有名士风度又有真实本领的一位政治家。

毛泽东对士族门阀是否定的,但对谢安却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他说:“桓温是个搞分裂的野心家,他想当皇帝。他带兵北伐,不过是做样子,搞资本,到了长安,不肯进去。苻秦的王猛很厉害,一眼就看透了他的意图。还是谢安有办法,把他拖住了,使他的野心没得实现。谢安文韬武略,又机智又沉着,淝水之战立了大功,拖住桓温也立了大功,两次大功是对维护统一的贡献。”

来源:《文史天地》2020年第06期     伍玉成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