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知识付费鼻祖,凭几百字实现了财务自由

计然画像

古时候的文人,如果只能靠写文章来安身立命,那往往混得比较惨淡,哪怕写到杜甫、蒲松龄、曹雪芹这样的段位,也逃不脱穷困潦倒,正所谓“行遍天涯等断蓬,作诗博得一生穷。”

然而其中也有异类,靠着写作,实现了财富自由,肥马轻裘席丰履厚,羡煞多少厚实的穷书生。这些人堪称今日知识付费大V的鼻祖,而其中最早的先驱者,可以追溯到吴越争霸的春秋时代,他就是轻重家的创始人——计然。

计然大约出生在春秋末期,葵丘濮上(今河南兰考一带)人。计然本姓辛,名文子,一说字文子。因善于运筹谋算,计谋百出,被时人称为计然,久而久之,这个绰号竟取代本名,成了他为人熟知的大号。计然早年曾云游列国,在楚国收了一个青年才俊做弟子,此人后来大大有名,便是辅佐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

范蠡后来弃楚投越,他曾力谏勾践不可攻打吴国,勾践不听,终致会稽山大败,勾践被抓到吴国卧薪尝胆去了,范蠡也跟随着一同倒霉。

从吴国当牛做马回来后,勾践彻底清醒,认识到范蠡是个人才,而此时的他求贤若渴,要范蠡推荐更厉害的人才给自己。范蠡心想我已经是当世数一数二的牛人了,除了我师父,没别人更厉害!便力邀隐居的计然出山。

计然在隐居的数年时间里,写了一篇奇文,名为《计然七策》,该文从经济领域入手,讲的是富国强兵的终极奥义,别看只有区区几百字,比今天一条微博长点不多,却是金石之言,字字珠玑,正是大道至简。夸张点,这几百字的价值,放到当时的环境下看,抵得上亚当·斯密的《原富》和凯恩斯的《通论》。

计然带着《七策》觐见越王,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法令从宏观上调剂经济、控制市场,大力发展生产,提升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最终以经济手段成就政治目的。他侃侃而谈,勾践听得入了迷,频频点头,赞叹范蠡的老师果然了不起!

这么玄妙的《计然七策》,讲的都是什么呢?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比如,第一策说,“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见矣。”相当于现今的储备理论。大则治国安邦、克敌制胜,小则家庭生活、个人生产,首先都要蓄积金钱、粮食。身处乱世,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必不可免,知道战争将临,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提前了解并储备好相应物资,方能遇事不慌、成竹在胸。

再如第六策说,“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商品贵贱之间存在辩证关系,贵与贱不是绝对、永恒的,而是相对、变化的。商品价格随着市场供求而不断改变,最迫切需要的才最有利可图。价格涨跌是互相转化的,贵极反降,贱极必涨。因此必须研究商品过剩和短缺的情况,掌握买卖取舍的最佳时机。

计然的七策,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勾践的心眼里,他大喜过望,立即便要封计然做越国相。可计然闲云野鹤惯了,不愿受封。勾践也不勉强,下令厚赏计然金百镒、珠十斗、玉璧十块、缣帛百匹。

虽然计然的作品在当时只有勾践和范蠡两名读者,但后世再无一个卖文者,能达到他这种“一文以兴邦,进而亡人国”的彪悍程度。

勾践得了《七策》后,与范蠡日夜研读,悉心体会,而后学以致用——“修之十年,国富”。经济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打好了物质基础,办其他事便事半功倍。越国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力军力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会稽之耻的二十年后,勾践挥师攻灭吴国,北威齐晋,成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霸。

越国胜利之后,范蠡见勾践不能同富贵,便哼着“整顿乾坤事已了,万里山河任逍遥”,拐带着西施,悄然登一叶扁舟,泛江湖而去。被勾践尊称为“计然子”的计老师,也假装疯癫,隐逸到浙江南部的缙云山,用卖文赚来的钱盖了一座别苑,终老此生。

王新禧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