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为什么没有成为主食?

大豆,古称菽,被称为“田中之肉”“绿色牛乳”,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之一。

起源中国 轩辕黄帝时已种植

在古希腊神话中,农业女神给了出远门的女儿一粒大豆,说能消除邪恶,防治百病。善良的女儿把这粒大豆留给人间传种繁衍,成为重要的农作物。

大豆也称黄豆,古称“菽”,被称为“田中之肉”、“绿色牛乳”,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之一。我国是黄豆的故乡,是世界黄豆的发源地,被世界誉为“大豆王国”。发达的农业背景使得谷类和大豆食品成为东方农耕民族的主要食物,而以豆腐、豆浆为代表的大豆食品,可以说是人类饮食谱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

大豆起源于中国,从我国现存的古代文献可以证明。《史记》头一篇《五帝本纪》中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十七》中写道“铺至下铺,为菽”,由此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菽。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谈到商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提到:“主要的农作物,如黍、稷、粟、麦(大麦)、来(小麦)、秕、稻、菽(大豆)等都见于《卜辞》。”

农田水利学家卜慕华提出:“以中国而言,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时代有了甲骨文,当然记载得非常有限。在农作物方面,辨别出有黍、稷、豆、麦、稻、桑等,是当时人民主要依以为生的作物。”商朝甲骨文中有菽的象形文字。《诗经》中有“七月烹葵及菽”、“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采菽采菽,筐之筥之”等诗句。描述夏商时代之作《夏小正》中说:“五月参见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时也。”这里的“菽”就是指大豆。《广雅》解释:“大豆,菽也。”从《诗经》来看,我国栽培大豆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而从《史记·五帝本纪》来看已有4500余年历史。

大豆起源于中国还可以从生物学方面证明。大豆栽培种和野生种的细胞核染色体数目相同,并可以通过人工杂交配合,故证明,野生种是栽培种的祖先。这种大豆野生种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整个长江流域,直到台湾,在湖畔水旁潮湿田野经常可见,豆小而黑,酷似黑豆,尤其爱和芦苇一起生长。我们的祖先逐步把它驯化成为了栽培植物。《史记·伯夷列传》说:“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这里的薇就是一种野豌豆。

先秦时期对豆类的称呼一般是用“菽”,“豆”字在开始时并不具有“菽”的意思,它的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被当作礼器。《说文》中强调“豆,古食肉器也。”《诗·大雅·生民》中就有“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意思是仰仗谷物装豆盘,装上豆盘来进献。秦汉以后,“豆”字逐渐代替了“菽”字。

由于大豆富含脂肪,碳化后不易长期保存,因此不像稻、粟等禾谷类作物有五六千年以上的实物出土。我国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十粒未碳化大豆,外形和现在的大豆相似。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大豆出土文物。1953年河南洛阳烧沟的汉墓中,发掘出距今2000年前的陶盆上,用朱砂写着“大豆万石”四字。农业科技史研究人员杨直民也提到:“长沙出土的西汉初年马王堆墓葬中,发现有水稻、小麦、大麦、粟、黍、大豆、赤豆、大麻子。”这些考古上的发现,用实际证据证明了我国种植大豆的悠久历史。

发明石磨 大豆地位得以提高

战国时期大豆的种植有了迅速发展,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提到的更多是“粟菽并重”。如《管子·重令》:“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墨子·尚贤中》:“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孟子·尽心章句上》:“贤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这一时期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得到提高的原因之一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食用起来就很方便。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但栽培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大豆被称为“下物”,栽种不多。

前汉《氾胜之书》将大豆列为备荒作物,要求农户家庭根据人口多少确定大豆种植面积,每人以五亩为宜。认为“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西汉是面制食品大发展的时代,小麦与粟成为黄河流域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大豆种植面积相对战国时期大为下降,由主食逐渐变成副食。但是到了东汉时期,黄河流域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了南北朝时期,又出现禾菽并重的情形。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公元200年到约公元600年,正值整个地球的寒冷时期,甚至可说是小冰河期。居住在北方的族群纷纷南移,在西欧由于蛮族入侵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中国的北方也有大群的北方族群侵入中原,史称“五胡乱华”。气候变得冷而干旱,导致饥荒时常发生,而大豆比较耐旱耐寒,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有利于老百姓渡过饥荒。

传播世界 多国保留大豆“菽”字音

伴随着小冰河期的结束,作为粮食作物,大豆不比小麦、高粱等禾谷作物高产,因而逐渐从主食变成了副食。大豆种植除黄河流域外,又扩展到东北地区和南方,西自四川,东迄长江三角洲,北起东北和河北、内蒙古,南至岭南等地,都有大豆栽培。宋代初年为了在南方备荒,曾在江南等地推广粟、麦、黍、豆等,南方的大豆栽培因之更为发展。

元代《农桑辑要》在“论九谷风土及种莳时月”中,认为大豆等作物在全国范围内,只要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不论何地,均可种植。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大豆生产也继续增长,《大金国志》有女真人“以豆为浆”的记述。清初关内移民大批迁入东北,又进一步促进了辽河流域的大豆生产。康熙二十四年开海禁,设四个榷关,于是东北大豆大批由海道南下,东北豆、麦每年输上海千余万石,可见清初东北地区已成为大豆的主要生产基地。

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大豆传入朝鲜,而后又自朝鲜被引至日本。在六世纪左右,又由海路自南方引大豆至日本九州一带。德国植物学家英格尔伯特在日本工作时发现了这种作物,1712年写书介绍过大豆,这大概是欧洲人第一次认识大豆。1740年法国传教士把大豆寄回国,在巴黎加登植物园种植。1804年传入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试种,生长良好。1854年大豆获得美国农业专利权。现在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国家都种植大豆,大豆已从中国的特产变成世界性的农作物了。因为世界各国的大豆均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有许多国家文字中关于大豆这个字的发音,还保留着“菽”字的音,如拉丁文(Soja)、英文(Soy)、法文(Soya)和德文(Soja)等,这也证明了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

隋唐时期 始有大豆榨油、豆饼饲料

我们的祖先食用大豆的文字记载,首先见于《诗经》中的“七月烹葵及菽”,大豆不仅被直接煮食,而且已经被人们用以熬制豆屑米粉稀饭,即《周礼》中的“糗,熬大豆与米也”。这种豆屑米粉的混合稀饭,至今依然是黄河流域人民的重要早餐。《周礼》中还有将豆屑米粉混合后蒸制糕饼的记录,书中写道“豆末和屑米而蒸之”。《礼记》中说,“啜菽饮水,熬豆而食。以菽为粥以常啜之”。

《楚辞》中有:“大苦醎酸,辛甘行些”,大苦即豆豉,据此判断春秋战国时已有豆豉,这是发酵豆制品最早的记载。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当时通都大邑中已有经营豆豉在千盒以上的商人,反映豆豉的消费量已相当大了。

从汉代开始,“粟”和“麦”成为当时主要粮食作物,而大豆则逐渐转入蔬饵膏馔之中,用途不断多样化,成为人民喜爱的副食品。汉初已用大豆合面作酱,正如史游在《急就篇》中所记“饼饵麦饭甘豆羹,芜荑盐豉醯酢酱”。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161号竹简上有“黄卷一石”字样,“黄卷”即今黄豆芽的古称。三国时的《神农本草经》中也提到大豆黄卷,可能指早期作为药用的豆芽干制品,以后鲜豆芽即作为蔬菜使用。《食经》记载,“作大豆千岁苦酒法,用大豆一斗,熟汰之,渍令泽。炊。爆极燥,以酒醅灌之。任性多少,以此为率。”这里的苦酒不是当代的酒,而是今日的醋。

隋唐以后人们开始利用大豆的油分。宋朝苏轼《物类相感志》称“豆油煎豆腐,有味”以及“豆油可和桐油作艌船灰,妙”,是有关豆油的最早记载。到了清朝,榨油工艺不断改进,每石大豆的出油量已由明朝的9斤上升为11斤,豆油的食用比率也逐渐增加,豆饼也在市场上成了重要商品,清末差不多已遍及全国。关于豆腐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五代后期至宋初陶谷所著《清异录》“时戢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首次详细地描述了豆腐制作方法,并提到了“豆腐皮”一词。

来源:《北京日报》2016-11-09     董妍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