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 | 苏东坡改诗

距离成都西南约100千米处,有一座古老的县城——眉山,苏轼就出生在这里。他自幼天资聪颖,父亲苏洵是鼎鼎大名的诗人,对他的教育很是上心。苏家旁边有郁郁葱葱的树林,少年苏轼总是拿着书,到林子边上摇头晃脑地读。经过几年的奋发努力,他的学业大有长进。小小年纪,就已经读了许多书,渐能出笔成章了。

偶尔苏洵看到苏轼的文章,都要夸奖他:“子瞻,你的文章大有长进。”至亲好友也对他赞不绝口,预言他必是文坛的奇才。少年苏轼在一片赞扬声中,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他自以为知识渊博,才智过人,颇有点自傲。一天他读完书,觉得天下诗书尽在掌握之中了,于是很是自得,取过笔墨和纸,挥毫写下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然后将对联贴在书斋门口。有位老翁路过,好奇地近前观看,见到苏轼如此自信,不禁摇了摇头。

过了两天,老翁手持一本书,叩响苏家大门。见到苏轼便恭恭敬敬地说:“听说小苏先生少年天才,我家中有古书一本,传说书里全是仓颉初造的字,很多人都看不懂,所以特来请教。”苏轼心想,即使古文字我也识得不少,这样一个乡下老翁,能出啥题呢?于是漫不经心接过书来,翻开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个都不认识,顿时红了脸。

老翁见状,不动声色地向前,继续拱手,恭恭敬敬地说:“请先生赐教。”“先生”两字,激得苏轼尴尬非常。因为那时候只有解惑授业,先知先觉的人才能称为先生。苏轼无奈,告诉老翁说:“这本书很生僻,我学识尚浅,看不明白。”老翁听了,爽朗大笑说:“小苏公子,可你门上那副对联不是说你‘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吗?怎么会不识此书之字呢?”说完,拿过书本,飘然而去。

苏轼望着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后,甚是惭愧。他终于从老翁的话中悟出了真谛,立即提笔来到门前,在那副对联的上下联前各加了两个字,使对联变成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此后,苏轼一直在眉山专心学习。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他和弟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地通过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了第二年春季的科举,经过多年学习,苏轼一举进士及第。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

考试开始了,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注定是决定苏轼命运的一场考试,考试结果公布:苏轼、苏辙都榜上有名。特别是苏轼获得了第二名。其实他本来应该得到第一的,但主考官欧阳修看到文章写得太出色,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他为了避嫌,就评了第二名。后来金榜贴出,欧阳修后悔莫及。笔试后是面试,题目是《春秋》,苏轼挥洒自如,拿了个第一名。

欧阳修很欣赏苏轼,看他的文章时频频赞赏说:“读苏轼的文章,我不禁汗颜啊。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后来他又说:“现在有新秀出来了,像我这样的老人应当避开,让他出人头地。”还说:“三十年后,大家只记得苏轼,不记得我欧阳修也。”北宋一代宗师,文坛领袖欧阳修面对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都说“汗颜了”,这话的分量当然很重。这对苏轼是何等珍贵的无私的推崇。

少年成名的苏轼最早还很谦逊,听到欧阳修这样说,他觉得受之有愧,说:“欧阳修是值得我尊敬的前辈,比起他来,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后来,苏轼诗名满京都,到处都有崇拜他的粉丝,慢慢就有点自傲了。加上他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很受皇帝赏识,很快就升到翰林学士。

官拜翰林学士后,苏轼在宰相王安石门下任职。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洋溢。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王安石一直很欣赏苏轼的才华,对他也比较器重。那时候苏轼受到许多人追捧,自恃聪明,开始讥诮别人。

王安石因作《字说》,一字解作一义。有一天,偶然谈到东坡的“坡”字,王安石说:“‘坡’字,从土从皮,所以可以说,坡就是土的皮。”苏轼取笑道:“按您老的说法,‘滑’字就是水之骨?”王安石接着说:“‘鲵’字有鱼有儿,合起来又是鱼子的意思。四匹马是驷,天和虫组合起来是蚕。古人造字,并非没有意义的。”苏轼拱手道:“‘鸠’字九鸟,你老是否知道可有典故?”王安石信以为真,欣然请教。苏轼得意地笑道:“《毛诗》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王安石听完,觉得苏轼变得很轻薄,这样对他的学问会有不良的影响。刚好朝廷有职位变动,于是将苏轼贬到湖州当刺史。

苏轼在湖州三年,三年期满后,他回到京城。一次去拜访王安石的时候,正逢王安石有事,于是管家徐伦就引他在书房小坐等待。

徐伦走后,苏轼百无聊赖,四处打量。书房的四壁书橱都有锁,书桌上只有笔砚,没有其他东西。苏轼打开砚匣,看到一方端砚,小巧可爱。砚池内还残留余墨,大概是王安石之前放书写过什么。砚匣下压着一张纸笺,取出一看,墨迹宛然,写的是两句诗句。

苏轼心想,安石老了,当年我在京城当官的时候,他哪次诗文不是一挥而就,不假思索?想不到三年后,一首诗只写了两句,不曾终韵。苏轼拿起笺来,念了一遍: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心想,真好笑,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天是和风,夏天为熏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可这诗句说西风起,就是秋天。那时梧叶飘黄,群芳零落,只有菊花开放。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错误?苏轼兴之所发,不能自己,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完后,苏轼想,没和主人说就私下续了诗。要是王安石过来看到这诗,多不好看。要想把诗带走,又怕连累了管家。苏轼思前想后,觉得很不安,只好把诗稿再叠起来,仍将它压在砚匣之下。

没多久,王安石进了书房,看到诗稿,认出是苏轼笔迹,心下踌躇:苏轼这个人,虽然屡遭挫折,却还是这种轻浮的性子。屈原的《离骚》上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也罢,让他再磨一磨性子吧。而后,苏轼再度调职黄州。

苏轼在黄州与四川人陈季常成了好友,闲时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赋,很快就是一年。九九重阳那天,正是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的日子,苏轼突然想起:“有人曾送我菊花数种,就栽在后园。算来秋天应该开花,何不去赏玩一番?”恰好陈季常来访,苏轼便拉他同往后花园看菊。

走到菊花架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却全无一朵。惊得苏轼目瞪口呆,半天没有说话。陈季常问道:“子瞻见菊花落瓣,为何这样惊讶?”苏轼道:“你不知道,以前我以为菊花败时,只是花瓣萎缩,并不落瓣。去年我在王丞相府中,看他《咏菊》诗中写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我以为他写错了,特地续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王丞相贬我至黄州,原来是让我看菊花!”接着他又叹道:“当初小弟被贬,只以为是王丞相公报私仇。谁知他没有错,我倒错了。立志读遍世间书,还要看遍世间事啊!学海果然无涯!”

得此教训后,苏轼潜心向学,终成一代大家。

来源:《难忘经典名人故事》—CNKI工具书     阿离编著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