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呆若木鸡”

“木鸡养到”是一个鲜为人熟的成语,说的是训练斗鸡技艺。而要把鸡训练成叱咤斗场的顶尖高手,其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以我们当今人的理解,“呆若木鸡”是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痴傻发愣或木讷迟钝的样子。其实“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是一个令人起敬的褒义词,指的是修养深厚、功夫到家、以定取胜的高人。成语的演变就是这么不可思议,也蛮有意思。

“木鸡养到”和“呆若木鸡”成语均出自《庄子·达生》,说的是纪渻子为王养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达生》讲了这样一个典故,因为国王(一说是春秋时期的周宣王,一说是战国时期的齐宣王)喜好斗鸡,特召纪渻子专门为王室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国王问训练的情况。纪渻子说:“不行,这鸡表面气势傲慢,实际上没有战斗力。”又过十天,国王再问。纪渻子说:“不行,这鸡听到声音、看到影子就会冲动紧张,心理不过关。”再过了十天,也就是一个月时,国王心想应该可以了。但纪渻子仍认为不行:“这只鸡目光如炬,盛气凌人,过于躁动。”直到一个多月后,纪渻子才向国王禀报:“基本可以了。虽然听到其他鸡鸣叫挑衅,但这鸡完全不为所动,看上去似木鸡呆呆的。但它的德性能力已经完全具备了,其他鸡都不敢应战,只会掉头逃窜。”

“呆若木鸡”的关键在“若”。“若”是表象,而支撑表象的是实力,是信心,更是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或“大勇若怯”。

庄子所说的这一典故很有意思,充满哲理智慧。庄子认为,外表凶狠、气势强盛的斗鸡不一定能致胜,它们虚张声势往往源自内心的恐惧或缺乏经验。而一只真正的斗鸡必须是气定神闲,稳重如山,通过内在的气质而表现出一种实力与信心,怯敌于未斗,胜敌于不敌。也与《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之妙。

“其德全矣”。庄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德,是精神层面的最高境界。“呆若木鸡”告诉我们,人的内心修养,最重要的是达到心神合一的精神境界,气定神闲,不浮不躁,以静制动,大智若愚。只有达到这一境界,方能超越竞争而无往不胜。这也是道家思想所持有的辩证的反向思维,无为乃有为,大智慧也。

我国斗鸡的历史相当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斗鸡是中国古代盛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其早期为富人贵族寻求感官刺激的一种消遣,在朝廷大臣中甚为流行。

汉代人把斗鸡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消遣方式之一。《汉书·食货志》载:“世家子弟和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情戏”。另从考古出土刻有斗鸡图的汉石刻、汉画像砖看,汉代斗鸡之风亦可管中窥豹。

唐代是斗鸡之风特别盛行的朝代,其最大特点就是皇帝也疯狂,如唐玄宗、唐僖宗等。特别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唐玄宗,简直到了痴迷程度,不仅自己在宫中玩,还经常在长安城举办规模盛大的斗鸡比赛,凡逢年过节,更是要聚众斗鸡,以示太平。杜甫的《斗鸡》诗:“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李白的《古风》诗:“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无不折射出唐代统治者对斗鸡的沉湎。

自宋以下,斗鸡之风渐渐从王公贵族普及至民间,并渐步形成了以中原开封斗鸡、福建漳州斗鸡、新疆吐鲁番斗鸡以及云南西双版纳斗鸡为代表的“中国四大斗鸡”。

鸡为传统的十二生肖之一,代表着诚信守时、勇敢善斗和辟邪神明等寓意。然而鸡这种生灵到了古代文人骚客的笔上,却又是另一番光景,其意象千姿百态、青红紫绿……

如唐人李白的《代别情人》:“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辗转难眠长相思,鸡鸣也成了哀号,苦煞人也!

如晚清黄遵宪的《山歌》:“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憎鸡叫鸣,恨别及鸡,从此不再饲养司晨鸡了。

如唐人李廓的《鸡鸣曲》:“长恨鸡鸣别时苦,不遣鸡栖近窗户。”鸡鸣三遍天将明,而天明就要与亲人生离死别,此景此时谁堪忍受?自后,连鸡笼也要放得远远的,以免触景伤情。

如唐代色艺双绝名妓史凤的《神鸡》:“与郎酣梦浑忘晓,鸡亦流连不肯啼。”宁可违背天职,也要遂人所愿。善解人意,神鸡也!

当然,还有《诗经·郑风·风雨》留给后世“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诗句,其以励志自强、催人奋进的意象,引亢鸣啼在青史瀚墨之中。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6-07-07     老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