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史亦哲的“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的文章习惯上被称为“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那个时代文学还没有独立出来,也就是处于文史哲不分家的状态,不纯粹,可以说亦文亦史亦哲。当然,具体到不同的作家作品,文、史、哲三者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相比较而言,《老子》、《论语》、《孟子》、《庄子》文学性都很强。《老子》是韵文,像哲理诗。《论语》文风迂徐含蓄,意味深长。《孟子》、《庄子》不仅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多用寓言故事说理,个别地方甚至带有小说的意味。熟悉诸子经典名篇,能够增加文学修养,提高文学艺术的阅读鉴赏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说读了《庄子》里的“庄周梦蝶”,理解了“梦蝶”意象的文化内涵,那么再读晚唐李商隐《无题》诗“庄生晓梦迷蝴蝶”,就比较容易理解诗人要表达什么了。

诸子文章产生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活跃多元。诸子对政治经济、社会人生等问题都非常关注,他们大都希望社会能进入某种理想的状态,希望人们具有理想的品德。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少表达传统美德的概念,与他们的言说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如《老子》里说的“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论语》里说的“仁者,爱人”;《墨子》里讲的“兼爱”、“非攻”;《孟子》里讲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舍生取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里讲的“学不可以已”,“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等等,都已沉淀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

先秦诸子中不少人都有招收门徒、传道授业的经历,他们大都重视个人修养,注重陶冶情操。相对而言,儒家较为重视上下尊卑之礼,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倡导个人对礼制的顺从。墨家则看到了等级制度对个人的损害,所以提倡无等差的兼爱,也就是基于平等的爱。法家将王权置于法律之上,不讲个人权益,甚至有意识地压制个人权益,所以很少讲个人如何自处、如何处世的问题。道家的庄子力图从现实压迫中寻求精神上的超脱,强调“不以好恶内伤其身”,追求逍遥自在。一般说来,儒、道两家对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个人修养的影响比较大。

诸子百家是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产生的,他们的文章不仅包含知识层面的内容,而且包含很多创造性的智慧层面的内容,如老子指出“反者道之动”,他看到相反的东西能相成,于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对立面的积极意义,如尚柔、尚雌、处卑、居下、不争等等。这对于今天我们转识成智、提高思辨能力,仍然有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先秦诸子大都是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来著书立说的,他们都力图进入公共说理领域进行言说,故而大都关注思维方法及语言表达问题,例如,墨子极为重视逻辑学,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荀子甚至说“君子必辩”,韩非子借助老子的“道”来讲他所谓的“道理”,庄子文章里也讲到言意之辨、得鱼忘筌的问题等。可以说,诸子文章就是他们思辨的成果,至今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与借鉴。

来源:《北京日报》2016-08-08     边家珍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