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飞花,摇曳多姿的空中艺术

在千姿百态的风筝世界中,潍坊风筝是最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传统气韵的。风筝又名“纸鸢”、“风鸢”、“木鸢”。北方多称“纸鸢”,南方则称“鹞子”,由于风筝像鹞鹰那样可以在天空盘旋,故以为名。

潍坊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对于旅行者来说,潍坊的魅力多半在于“世界风筝之都”的美誉。“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潍县(今潍坊)做县令时写的《怀潍县》,诗中描述的就是风筝放飞的情景,“纸花”即风筝,那时的潍坊风筝就像雪花一样满天飞舞,成为北方天空的一大景观,而当时的潍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相传夏代寒浞在此立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寒亭因此得名。而杨家埠是潍坊市寒亭区的一个行政村,它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杨家埠风筝和木版年画的发祥地。

关于杨家埠风筝,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就在这潍县杨家埠村,有一户贫苦的农民,姓杨,名仁礼,膝下有一个丫头,名为根萍。根萍从小聪明伶俐,心地善良,长到十六岁时,便出落的更加玲珑精致,如同画上的人一般。话说潍县的知县姓王,名佳仕,是个贪婪成性,心狠手辣的家伙。这天从杨家埠路过,刚好瞧见了根萍的身影。只是这一眼,便非要娶根萍为妻,这可愁坏了根萍的爹。

根萍的爹是个篾匠,心灵手巧,会编各种条货,如簸萁、笸箩、扎制各式灯笼,在十里八乡也是一个响当当的手艺人。这一天他正在扎制宫庭灯,准备过节卖几个钱,扎着扎着,忽然灵机一动,紧锁的眉头渐渐地松开了。第二天不知谁先传出了一个消息,说根萍生的美丽,被天上的嫦娥相中了,要带到月宫里陪伴她,于是根萍要成仙的消息不胫而走,三传两传就传到了知县王佳仕的耳朵里,他飞也似的往杨家埠驰去。离杨家埠还有一里路,王佳仕就望见根萍穿着鲜亮的衣服,站在一个高坡上,周围站了很多人,于是,就抽了马两鞭子,狠劲地往前跑,跑着跑着,就见根萍的脚跟离开了地面,渐渐地往空中飞去。

原来,这是根萍爹想出的好主意,他用竹条按照根萍的身材扎制了人一样的框架,用浆糊糊上白布,再画上根萍的模样,用三根细丝绳吊了起来,利用风的力量,把它放飞起来,人在前面牵着线跑,跑得越快飞得越高。后来,人们把它叫风筝。

人们觉得这种野外放风筝的形式既好玩,又能锻炼身体,纷纷地仿效根萍她爹扎制的样子,画上自己的身形来放飞。再后来,随着风筝制作水平地提高,人们根据一些传说故事,扎制了龙头蜈蚣、梁山一百单八将、鲤鱼跳龙门等又大又长又重的动物和人的形象来放飞,既有难度,又有乐趣。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而潍坊是发明风筝和放飞风筝最早的地方,世界上第一只风筝就诞生在这里。在漫长的岁月里,杨家埠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

其种类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串式风筝、板式风筝、立体风筝、动态风筝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更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来源:《旅游世界》2018年01期  庞韶青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