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皇帝,很靠谱的书家-宋徽宗赵佶

每朝每代,似乎总有那么几个“不务正业”的皇帝,他们对朝政一窍不通也无心钻研,却对心头爱好一百个投入,以至于万里江山在他们手中几成儿戏,“旁门左道”的喜好反而让他们流芳千古,无人能及。

比如宋徽宗赵佶。

说到这位皇帝,“亡国之君”的阴影便挥之不去。他在位期间,奸臣当道,大权旁落,他本人似乎也无暇管理朝政,除了痴迷于诗词书画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和女人以及道士周旋了。

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且尊崇道教“采阴补阳”的理念,在女人方面从不节制,荒淫无道。后宫佳丽三千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便专门修建了藏匿美女的后花园,大肆掳掠民间美人,据说人数过万。这也使他荣登子嗣众数君王的排行榜之首。

他晚年饱受摧残,被囚禁异乡整整九年,最后抑郁而终。在受苦受难的岁月中,他无数次希望自己的30多个儿子、40多个女儿有谁能来拯救他脱离苦海,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人人自顾不暇,终究是无力顾及这位风流成性、潇洒倜傥的老父亲,看来多子多孙,未必多福。

可是人有多面,虽然在“皇帝”这个职业上,赵佶毫不称职,然而他在绘画和书法上的造诣,却堪称大师,一手风格独特的“瘦金体”便为他所开创,至今仍广为传颂和效仿,成就令无数大家望尘莫及。

宋徽宗《书牡丹诗》

赵佶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很高,年轻时就开始学习薛稷、黄庭坚等大家风范,汲取其中精华,并融会了自己的领悟。当时的书法大家米芾是他的座上宾,二人时常聚在一起讨论书法的精髓。

在同时代书法那“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传统之下,赵佶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他的书法笔划挺拔直劲,横画收笔苍劲带钩,撇似匕首,捺如切刀,看上去精瘦但骨感坚挺,锋芒藏于内蕴,虽然气若游丝,但绝不漂浮无力,无论是单个的字还是整幅的书法,看上去都有仙风道骨的味道,是为“如屈铁断金”。

 

宋徽宗《秾芳诗帖》

据说瘦金体原本名为“瘦筋体”,是为筋骨细瘦之本意,但因为是皇帝亲笔御书,便取其高贵之意,得名“瘦金体”。严格说来,赵佶不但是瘦金体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把书法和绘画结合起来的人。喜爱绘画的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文字造诣,在自己的书画上用优美苍劲的瘦金体题诗作跋,后人称为“御题画”,现可考的代表作有《芙蓉锦鸡图》、《腊梅双禽图》等。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不过,赵佶的瘦金体也存在一定“缺陷”,若是书写小字的时候,看上去娟秀笔挺,充满灵气,但倘若书写大字,则容易因为太“骨感”而显得空洞。但这并不影响瘦金体的书法成就,只是虽然眼观感受不错,却因为很多原因一直得不到重视。首先就在于赵佶的昏君身份,作为一个亡国之人,他的东西是不应该受到推崇的;其次,瘦金体看上去有些单薄犀利,有悖于中国传统的敦厚之美。

而今我们能够看到赵佶的保存最完整的瘦金体书法便是那副《楷书千字文》了,那是他为了奖励战功而赐给宦官童贯的书法作品,全文周正小字器宇轩昂,体现出赵佶在书法方面的天赋和用功。彼时他只有23岁,但已进入瘦金体书法的成熟时期。可惜,不爱江山爱艺术的赵佶,最终也只能惨淡收场,为中国历史拐角的曲折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徽宗《腊梅双禽图》

细细论起来,宋代喜爱书法字画的皇帝也不在少数,自宋太祖开始,两宋奉行“文物之治”的政治策略,文人的书法情结被激发了出来。而那些皇家子孙,自小受教于高等文人,自然耳濡目染,对书法产生兴趣也是理所应当的。鉴于宋徽宗赵佶高深的书法造诣锋芒太露,其他的皇帝不免有些黯淡,不为人所熟知。其实喜欢写字的皇帝除了赵佶之外,还有一位更早年代的宋仁宗赵祯。

如欧阳修所言:“仁宗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这位宋仁宗一生节俭仁慈,从未发动过战争,性格温吞的他甚至有些害怕自己的大臣。他与出身将门的皇后关系不错,因为夫妻两个都喜欢书法,闲来无事,就聚在一起研习飞白书法,夫唱妇随,颇有一番情趣。宋仁宗的书法功底从其临摹的《兰亭序》中可见一斑。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最终荣登大位,一番刀头舔血大概让他觉得血腥腻歪,恨不得“君子动口不动手”地解决所有问题,故极力推崇文化素养。因此北宋也诞生了一批名扬千古的书法大家,当然也出了不少热爱舞文弄墨而非打打杀杀的皇帝。故此,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文化教育和科学创新最为繁荣的时代,有与欧洲文艺复兴相媲美之势,是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黄金时期。

来源:《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3年第09期

图片来源:《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7年第07期     祈莫昕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