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身边的奇女子苏麻喇姑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观众,大概会对剧中一个角色印象深刻——那就是孝庄身边的侍女苏麻喇姑。苏麻喇姑这个人物在剧里经过了一定的文学再虚构,她的各种传奇故事一直在老百姓中间广为流传。

在剧中苏麻喇姑被刻画成一个悲情的人物,一生都在掩饰对玄烨的深情。尽管这个文学再创造确实有点雷人,因为根据正史,苏麻喇姑大概是康熙奶奶一辈的人,但是苏麻喇姑作为经历清朝三藩之乱、智擒鳌拜等众多政治事件的关键人物,她的聪明、识大体、有分寸不仅在电视剧中得到渲染,也通过部分史实得以验证。而历史上苏麻喇姑也应该不能算是一个悲情角色,相反她很得孝庄、玄烨的信任,晚年为了抚慰孝庄离世带给她的痛苦,玄烨还把第十二皇子胤裪交给她抚养,寿终正寝后还被实行厚葬。

其实关于苏麻喇姑的史料并不多见,在正史中更是少之又少,但关于她的动人传说却一直未断。苏麻喇姑是科尔沁蒙古人,在天命十年跟着后来的孝庄太后作为侍女陪嫁到沈阳。尽管对于苏麻喇姑的真实年龄,我们现在已经难以考证,但是既然她是孝庄的陪嫁丫头,应该年龄相差不会太大。

另外一点目前一些史学家也已经证实,那就是关于她真实姓名的考证。她本名不叫苏麻喇姑,而是叫苏墨儿。“苏墨儿”这个名字,在蒙语里面是毛皮制造的长口袋的意思,是蒙古族牧民经常使用的东西。其实这个随口取来的名字也是有讲究的,和汉人取一些较为低俗的名字,希望孩子好养活一样,大概苏墨儿的父母起初也是这么想的。到了顺治十三年之后,苏墨儿的名字被改成了苏麻喇,而加上一个“姑”字则表明时人对她的尊敬。

苏麻喇姑作为一个奇女子,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品质。

第一点是,苏麻喇姑这个人非常聪明好学,在孝庄的指导下学习了满语。《啸亭杂录》里有关于苏麻喇姑的记载,说她在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也就是说康熙帝的满语都是苏麻喇姑启蒙的。另外苏麻喇姑还认真研习宫廷礼仪,在孝庄的肯定下,参加了“国初衣冠饰样”的制定,足见对她的器重。

第二点是,苏麻喇姑扮演了孝庄与顺康二帝之间的桥梁作用。皇太极驾崩之后,孝庄也就是当时的庄妃不过三十出头,非常需要有一个人陪在身旁,苏麻喇姑就扮演了这个角色。据说两人虽在公开场合是主仆关系,但在私底下却形同姐妹。福临继位后,由于多尔衮专权把持着朝政,孝庄能和儿子福临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大约每月只能相见一次。此时,福临正需要孝庄指点,孝庄和顺治帝之间的私密往来、政治讨论,都是通过苏麻喇姑联络的。并且孝庄和福临聚少离多,二人之间的母子亲情也全赖苏麻喇姑维持。其次玄烨不到两岁就离开了皇宫,在宫外避痘,这时苏麻喇姑作为玄烨的满语启蒙老师,每日奔波于慈宁宫和玄烨所在的避痘所之间,不辞劳苦,充当着维系孝庄与福临以及孙子玄烨之间亲情的桥梁。

因此康熙帝亲切地呼唤她做“额涅”,也就是满语额娘、母亲的意思,对苏麻喇姑很是敬重。然而康熙二十六年的十二月,孝庄突然离世,这让苏麻喇姑伤心不已。康熙为了缓解她的哀思,特命十二皇子胤裪交于苏麻喇姑抚养。她在胤裪的教育方面费尽心血,胤裪颇得苏麻喇姑为人通达、处事机敏、低调中允的真传,面对康熙末年诸皇子结党营私、明争暗斗的态势,胤裪始终中立,不参与夺权活动。因此在雍正继位后,他不仅未遭到打击,相反还被封做了郡王。乾隆朝时期,又加封为和硕履亲王,直到乾隆二十八年以七十九岁的高龄去世。

康熙四十四年的八月,身患重病的苏麻喇姑终于倒下了,并很快在九月去世。康熙当时正在京外,得知此噩耗,痛苦不已,命令将她的遗体暂放七日,待自己回京后再行安置。之后苏麻喇姑以超出自己身份的嫔礼厚葬,寿终正寝。

来源:《学习时报》2019-08-23     刘姗姗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