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当得阴丽华——东汉光烈阴皇后的一生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之一。她用美德与智慧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谱写出了一个女人近乎完美的人生。作为一个女人,阴丽华是成功的,她美貌与智慧并重,赢得了丈夫自始至终的真情厚爱;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后妃,阴丽华也是很值得称道的,她相夫教子,谦和退让,主理后宫,约束外戚,不曾干预朝政,始终处于辅佐皇权的地位,使刘秀、刘庄父子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从而使东汉王朝出现了被后世史家誉为“建武、永平之政”的清明政治。

夫妻情深 恩爱终始

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管仲的七世孙管修,从齐国迁居楚国,为阴大夫,从此便以“阴”为姓。秦汉之际,阴氏子孙又在新野定居。刘秀未取得政权时,曾到过新野,当时阴丽华的美貌已在新野一带广为流传,刘秀听闻了阴丽华的美貌,心里暗暗喜欢她。后来刘秀到了京师长安,看到执金吾出行的盛况,心向往之,吐露出“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心声。更始元年六月(23年),刘秀终于如愿以偿,与阴丽华喜结良缘。然而乱世并没有给他们新婚燕尔多少甜蜜的时光,刘秀的哥哥刘伯升被更始刘玄所害,刘秀却不敢为兄服丧,人前还要强颜欢笑,在忍辱偷生、前途暗淡的日子里,新婚的妻子阴丽华陪伴着刘秀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光。不久,王莽败亡,更始政权准备迁都洛阳,刘秀被任命为司隶校尉,被派往洛阳整修宫府。此去前途未卜,为了不使阴丽华日后受到牵累,刘秀让阴丽华回新野娘家居住。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与阴丽华已三年未见面了,虽然中间刘秀因为政治原因又娶了郭圣通为妻,但他并没有忘记发妻阴丽华,派侍中傅俊去迎接阴丽华,册封阴丽华为贵人。即使后来刘秀将兵征讨时,也把阴丽华带在身边,阴丽华在元氏生下了日后的明帝刘庄,此后“宠益盛”。

阴丽华与刘秀相濡以沫34年后,62岁的刘秀逝于洛阳。儿子明帝即位,尊阴丽华为皇太后,明帝永平七年,60岁的阴丽华也去世了,与刘秀合葬原陵。十年后,明帝刘庄在拜谒原陵的前一夜,做了一个梦,梦见“先帝、太后如平生欢”。从梦中醒来后,明帝“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於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焉”[1]。父母生前的恩爱之情,尽在儿子的眼里。“如平生欢”四字,道尽了阴丽华与刘秀是如何的鸾凤和鸣而至白头到老。的确,帝后的婚姻鲜有幸福圆满的结果,而阴丽华与刘秀却和谐得令人羡慕,这固然是由于刘秀的宽仁厚德,惜念旧情,而阴丽华的貌美德高与安分守己,更是最重要的因素。

推位让后 胸怀大局

在封建帝王的后宫里,历来都是红粉争宠,娥媚相妒,历史上为了争夺皇后之位而引发的宫廷悲剧屡见不鲜。阴丽华一反这种传统,她对刘秀另娶郭圣通非但没有怨言,相反,却为了刘秀后宫的和睦安宁,更为了刘秀初创的大业,主动以结发之妻的身份放弃后位。刘秀称帝的第二年,议立皇后。他认为阴丽华先娶,又“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欲崇以尊位”。阴丽华“辄退让,自陈不足以当大位”[2]。“以郭氏有子”,又生长王家,坚决辞让。结果立郭圣通为皇后,立她所生的儿子为皇太子。阴丽华仍为贵人,“列于媵妾”。贵人与皇后,在东汉宫廷中的名号虽只差一等,但本质上二者有天壤之别,因为皇后是妻,贵人是妾,妾的地位相对于妻来说是非常卑微的。何况在等级森严的后宫,皇后作为“海内小君”[3],总管所有的嫔妃宫女,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推让后位,兹事体大,阴丽华此举足以证明她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以天下大局为重。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东汉初年的政治形势就能明白阴丽华拒后的良苦用心。首先,刘秀虽然建立了东汉政权,但是天下并没有完全平定,其政权还很不稳固,各地还有多股大小割据势力。刘秀经常要率军出征,战事凶险,郭圣通已生长子,立她为皇后,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可以固定国本,稳定人心;其次,郭圣通家世显赫,史载其家“为郡著姓”。另外,郭圣通的舅父真定王刘扬、刘让兄弟虽谋反被诛,但刘扬的儿子刘得仍袭父爵为真定王,在河北仍然有一定的势力。由此可见,阴丽华辞让后位于郭圣通,确实有助于刘秀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正位中宫 母仪天下

刘秀在称帝后的十年中,恩威并济,终于使天下归心,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此时他的后宫逐渐不平静起来,由于刘秀对阴丽华一直非常宠爱,使得郭皇后恩宠渐衰,心怀嫉妒,以至于“数怀怨怼”。这种怨怼之情明显违背了刘秀倡导的“宫教”,再加上郭皇后治理后宫不当,即不能同宫内其他嫔妃和睦相处,也不能很好地抚育其他嫔妃所生的子女。刘秀于建武十七年下诏废除了郭皇后,改立阴丽华为皇后。阴皇后在位期间“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从废后郭圣通、废太子刘强所享有的待遇上,阴丽华仁慈宽厚的母仪美德可见一斑。废后郭圣通非但没有被打入冷宫,更没有被赐死,相反,废后的长子继续他的太子之位,她的次子刘辅升为中山王,封地额外增加一郡,废后改称中山王太后,和次子一起生活,她的家族也得到了更多的封赏,弟弟郭况得到了更多的封地。郭皇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入冷宫反得尊崇的废后,郭氏家族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非但没有惨遭诛灭,反倒富贵发达的废后家族。自从母亲郭皇后被废离宫后,皇太子刘强“常戚戚不自安,数因左右及诸王陈其恳诚,愿备蕃国”[4]。刘秀只好作出了决定,改封刘强为东海王。永平元年,刘强生病,阴丽华和刘庄“数遣使者太医丞方伎道术,络绎不绝”[5]。刘强去世后,时为皇太后之尊的阴丽华和明帝一起为刘强“出幸津门亭发哀”[6]。纵观二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太子被废后,鲜有善终者,只有东汉的废太子得以悉数保全。这与阴丽华善待废太子刘强的表率作用是分不开的。

不仅如此,阴丽华还能够以身作则,整肃后宫,史载她“恭俭,少嗜玩”。影响到下一朝,她的儿媳马皇后也常在宫中穿布袍服,不加花边,不讲排场,所谓“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结果,东汉初年整个宫廷生活简朴,没有出现腐败奢侈现象。

约束外戚 共辅汉室

鉴于西汉灭亡是由于王莽以外戚身份干预朝政所致,阴丽华“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在她谦退之风影响下,阴氏外戚也多能谦让自抑。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因随军征战有功,刘秀准备增加他的封地,阴识辞让曰:“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众,臣幸托属掖庭,赏赐丰衍,如复加爵邑,此亲戚受赏,国人计功也,不可以示天下”[7]。“及显宗立为皇太子,以识守执金吾,辅导东宫。帝每巡郡国,识常留镇守京师,委以禁兵。入虽极言正议,及与宾客语,未尝及国事”[8]。光武帝非常赏识他,“常指识以敕戒贵戚,激励左右焉”[9]。阴皇后的弟弟阴兴,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10]。后来光武帝召阴兴,欲封之,置印绶於前,阴兴固辞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11]”事后,阴贵人问阴兴不愿受封的原因,阴兴回答说:“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12]阴丽华听了这些话后很高兴。建武二十年,“帝风眩疾甚,后以阴兴领侍中,受顾命於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13]。阴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14]阴兴的言语非常真诚,听者无不感动。终“建武、永平”之世,阴氏兄弟位不过九卿。阴丽华的表率作用及其兄弟的谦让自抑,不但使阴氏家族得以保全,而且成为辅佐汉家江山的一支重要力量。

“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

封建时代,新皇登基,必定要册立皇后,而皇太后向来在决定皇后的人选中起关键作用。阴丽华也不例外,在为儿子明帝选皇后这件事上,她表现出了过人的眼光与才干。由于皇后的个人品德往往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阴丽华在决定皇后人选时,只注重未来皇后的品德,她慧眼识人,为明帝选定了一个贤德的皇后。永平三年春天,大臣们上奏明帝,要求册立皇后。这时的明帝后宫,生育了皇子的嫔妃至少有三人,除了贾贵人已经生育了日后的章帝,还有两位嫔妃生育了千乘哀王刘建和陈敬王刘羡。除此之外,宫中还有一位阴贵,虽然她此时尚未生育皇子,但她是皇太后阴丽华家族的女孩儿,而且非常受明帝的宠爱。马贵人若要被立为皇后,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马贵人没有生育子嗣,其时马家也已衰败,如果贸然立为皇后,容易引起其它育有子嗣的嫔妃的家族的非议,也会招致朝臣的反对。所以明帝慎重其事,“帝未有所言”[15]。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16]明帝遂立马贵人为皇后。马皇后在位期间,始终保持着勤奋、恭谨、俭朴的作风,并且严格约束马氏外戚,更能对明帝有所劝诫,对朝政的得失有所匡正。《续列女传》称赞她“在家则可为众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

俗语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通常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即使在封建时代的帝王之家也可得到有力的佐证。阴丽华虽然没有在政治上有过多大作为,但是她一生辅佐刘秀、刘庄父子二人,在刘秀父子统治时期,东汉出现了所谓的“建武、永平之政”的清明政治,阴丽华的功劳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光烈阴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

[2]东观汉纪( 卷六)·光烈阴皇后.中华书局,1965.

[3]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

[4][5][6]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中华书局,1965.

[7][8][9][10][11][12][13][14]范晔.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中华 书局,1965.

[15][16]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中华书局,1965.

来源:《沧桑》2006年05期  胡春丽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