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阅读《沉思录》《沉思录Ⅱ》札记

权当序言

两部书稿,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沉思录》的译者是北大哲学系何怀宏教授,《沉思录Ⅱ》的译者是陈思宇先生。

读过这两部“巨著”后我才感到,倘若能够先读罗马皇帝先师爱比克泰德的箴言即《沉思录Ⅱ》,再读皇帝奥勒留自己的人生感悟即《沉思录》,则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奴隶”和“皇帝”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仰望星空”是何等的开阔、开朗、开心!正如译者云:奴隶出身哲学家的“沉思”——是引领人们走向宁静、满足与幸福的传世经典。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沉思”——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奴隶”与“皇帝”的和谐真是让人羡慕,英国著名学者罗素为我们找出答案:“最令人注目的是,爱比克泰勒和马可·奥勒留两个人在许多哲学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提示着,尽管社会环境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哲学,但是个人的环境之影响于一个人的哲学却往往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哲学家通常都是具有一定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人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与恶的范围。在坏的时代里,他们就创造出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更纯粹地集中在理性方面。”

《沉思录Ⅱ》的译者陈思宇先生告诉我们,“爱比克泰德本身没有著作,他的学生阿利安记录了他的许多谈话,并整理为《爱比克泰德谈话录》,以及从中辑选的《手册》”。我们现在阅读的《沉思录Ⅱ》,就是从上述著作中精编出来的,“可以作为智慧箴言来品读”,“读之如与大师的心灵对话,感动、感叹之余,可收获一份舒心与安宁,并借此找到正确的生活道路,拥有宁静、满足与幸福的人生”。这让我联想起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较之于这两位“洋大师”还要早出世500多年,留给后人的一部《论语》,其“核心价值观”影响至今,古今中外的“大师”似乎有许多相通之处。一位以《论语》为业的学者,把孔子的思想比喻为“粮食”,还有教授称之为“心灵的鸡汤”,足以显示其重要。时下鼓励读《沉思录》,也大有饱餐“心灵的‘洋’鸡汤”之意味。

何怀宏教授在《沉思录》的译者前言中说,“斯多葛派哲学的力量可以从它贡献的两个著名代表看出:一个是奴隶出身的爱比克泰德,另一个就是《沉思录》的作者,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悬殊,精神和生活方式却相当一致。但是,另一方面,马可·奥勒留作为柏拉图所梦想的‘哲学家王’,他的政绩、他所治理的国家状况和理想状态相去甚远。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斯多葛派哲学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灭社会环境的差别而造成同一种纯净有德的个人生活;另一方面又看到这种精神的极端无力,它对外界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几近于零,因为它本质中确实含有某种清静无为的因素。”

何怀宏教授还极为中肯深刻地告诉读者:“斯多葛派的道德原则并不是很明确的。把本性解释为理性,把理性又解释为德性;道德在于按照本性生活,而按照本性的东西就是道德。这里面虽有某种强调理性、普遍和共相的优点,但也有形式化的循环论证的弱点。在斯多葛派哲学中有令人感动的对道德的高扬,但也有令人泄气的对斗争的放弃。它也许永远不失为一条退路,但对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人,尤其是生命力洋溢的年轻人来说,走这样一条路还是一件太早的事情。它还不像基督教,它没有过多的对于彼岸的许诺,而是强调在此岸的德性中自足,但在情感和意绪方面也为基督教的盛行做了某种铺垫和准备。我们大概可以说,斯多葛派哲学能够为一个处于混乱世界,面对道德低潮而又感到个人无能为力的人、为一个在个人生活方面遭受挫折和失望(这是永远也免不了的),但又不至于向上帝援手的人,提供最好的安慰,不过也要小心这种安慰变为麻醉。”想到这里,如果我们真的花时间去“读百遍”,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斯多葛派哲学的真谛

公元前后希腊化文明和古罗马兴发的历史时期,在寻求生命和世界起源的探索中,对“一个人如何可以得到幸福”的问题,当时的三大学派的哲学家给出了不同的解答。“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认为,“一个人必须了解自己,同时按照自己的本性来生活”;他自己穿着破烂衣服,住在一个桶里。伊壁鸠鲁学派,主张在精神快乐中寻求幸福;他们剥夺了生命中的希望和奋斗,是一种“自私的哲学”。斯多葛学派的导师芝诺,则主张“一个人必须按照理性和自然而生活”,“一切自然都是合理的美好的”,所以人们不必为看似不幸的事情而忧伤。

斯多葛学派的灵魂是“一神论者”,提倡的是“人类平等”。为此,斯多葛派首先破除了希腊人在“人种”和“语言”上的优越感,主张“一切人都共享一个共同的理性和服从同一个理念;因此,真正的斯多葛派哲人并非某一个国家的公民而是全世界的公民,提出了“世界主义”。

斯多葛学派强调义务,承认履行日常职责的必要性。一个人,特别是那些“高官显位”者,履行义务更为重要;要有“迫使自己忍受极大痛苦、直至结束自己生命”的精神。斯多葛派的义务感来自他们的坚定信念,即“宇宙是有理性的,可完全控制的,从而宇宙的每一部分都努力趋向一个共同的善”。“行者无疆,止于至善”。斯多葛派告诫人们,“承认宇宙的神圣理性,接受神指定给个人的任务,并且有理性地尽力实现这一任务,这是至高无上的信念”。

斯多葛学派的鼻祖公认为是芝诺(公元前340-265)。因为芝诺经常在雅典集市的画廊柱下讲学,又被称谓“画廊派”或“斯多葛”派。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相关条目的介绍,芝诺对柏拉图思想颇为精通,他将哲学细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三部分。斯多葛哲学的基本构架可概括为:一是“逻辑学本身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二是“人类的幸福是顺应自然而产生的结果”;三是“物理学在于提供决定正当行为的方法”;四是“感觉是确实知识的基础”;五是“智慧的人,是人类的全德的范型”;六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实体是神火,时时更新”;七是“相信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八是“世界主义”;九是“人的职责或义务仅仅是选择那些与自然相一致的行动”。这些简明扼要的哲学见解,今天读来仍感亲切无比,当然要感谢翻译家的辛劳和奉献。斯多葛学派的学说,较之于国人自豪的“国学”更易读懂。也许有人又要说,我们孔子的《论语》,“言而世为天下则,行而世为天下法”,“半部论语定天下”矣。老子的《道德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无为之益”,是世界和谐的先知者。国学的博大精深,足以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世界之“先进文化”。当然,否认这一点,“中国不高兴”,那是要背上“数典忘祖”的恶名的。

宁静致远:“奴隶”悟出的处世箴言

“尽最大努力控制你的欲望。”“要获得幸福和自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不要惧怕死亡或痛苦,对死亡或痛苦的惧怕才是可怕的。”“遭遇死亡和灾难能使人精神成熟。”

“不要试图建立你自己的规则。在所有事情上,无论是大事和公事,还是小事和私事,都要按自然法则行事。你的最高理想应是:使你的意愿与自然和谐一致。”“幸福只能在内心找到。自由是生命中惟一追求的目标。”“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那些名人、公众人物、政治领袖、有钱人,或那些极有聪明才智和艺术天赋的人肯定是幸福的。持久的满足胜过及时享乐。”

“为善就有快乐,就有内心的安宁,就能远离烦忧。当你积极着手逐步完善自我时,你将远离那种掩饰自己或寻找借口的懒散的行事方式。你不会让低级的羞愧萦绕心间,而是创造性地利用当下一切机会,勇往直前。”“品德比名声更要紧。”“有道德的人生才是兴旺发达的人生。”“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回应灵魂的呼声。”

“不幸与痛苦是可以避免的。”“不选择焦虑,就没有焦虑的容身之所。”“要放弃对财富的渴望、对贫穷的憎恨,否则你将为成不了富翁而失望,并陷入贫困;放弃对健康的渴望和憎恨吧,否则你将会遭遇不幸;放弃对官职、荣誉、国家、朋友和孩子——一句话,你无法掌控的事物——的渴望和憎恨吧。”

“自由的真谛”——“快乐地死去是确保自由的稳当路径。”“要想得到自由,只有消灭自己的欲望才能实现。”“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生活,不被强迫、阻碍,不遭受暴力,能够自由选择,成功实现愿望,避免可以避免的事,他就是自由人。”“尊敬暴君如同尊敬你的小瓦罐。”

“农夫关心的是土地,医生和教练关心的是身体,而智者关心的则是自己的精神。”“就理性而言,一个人并不比诸神低劣,也不比他们为少。因为理性是否伟大并不以长度或高度为标准,而是以心灵的决断力为准。”“知足方能与自然和谐一致。”“获得宁静的路只有一条:不要去渴望得到自己意志可控范围外的事物……。”

仰望星空:一个罗马皇帝的内心独白

“我为我有好的祖辈、好的父母、好的姐妹、好的教师、好的同伴、好的亲朋和几乎好的一切而感谢神明。我更为此感谢神明:我没有卷入对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冒犯。”“一方面能够满足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人的标志。”

“尊重那宇宙中最好的东西,这就是利用和指引所有事物的东西。同样,也要尊重你自身中最好的东西,它具有跟上面所说的同样的性质。”“低等的东西是为高等东西存在的,而有生命的存在都是优越于无生命的存在的,而有生命的存在里最优越的又是那有理性的存在。”“寻求不可能的东西是一种发疯。”

“灵魂保持在一种状态和活动之中。”“当你的身体还没有衰退时,你的灵魂就先在生活中衰退,这是一个羞愧。”“死亡是对感官印象的中止、是欲望系列的中断,是思想的散漫运动的停息,是对肉体服务的结束。”“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智本性生活;没有任何反宇宙本性的事情对你发生。”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的和已经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你认为最好的东西。道德品德的完善在于,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既不对刺激做出猛烈的反应,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现虚伪。”“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善的源泉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热切地追求你认为最好的东西。”

“哲学家说,如果你能敏锐地观察,就能够明智地调查和判断。”“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那不知世界是什么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那里。”“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你的义务。”“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那么教导他们,容忍他们。”“毫不炫耀地接受财富和繁荣,同时又随时准备放弃。”

“如果你被突然提升到大地之上,你应当俯视人类,观察他们的差别有多大,同时也瞥一眼居于四周空气和以太中的存在有多少;经常像你被提升那样思考,你就将看到同样的事物、形式的相同和持续的短暂。难道这些事物值得骄傲吗?”

“奴隶”和“皇帝”内心的完美统一

《沉思录Ⅱ》的作者爱比克泰德(约55-135年),少年时代被卖到罗马为奴,由于设法去听斯多葛学派传人鲁富斯的讲课,天资聪颖,笃信新说,被罗马皇帝尼禄释放,成为自由民。师从斯多葛派哲学家鲁富斯多年,又成为重要传人之一,在罗马教学,并建立了自己的斯多葛派学园。后来由于同情“反对暴政”的人士,激怒了罗马皇帝图密善,遂被驱逐出罗马流放到尼克波利斯,靠讲学度过余生。爱比克泰德“述而不作”,其学说由学生阿利安在《谈话录》和《手册》这两部著作中传述。我们现在读的《沉思录Ⅱ》,则是经过精简而编辑成格言式的作品。爱比克泰德的学说,遵从早期的斯多葛学派,甚至更早的苏格拉底和“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视他们为历史上贤者的典范。爱氏学说坚信“天赋意志”,“上帝如同一位善良的国王及父亲,赋予每人以意志,意志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强迫或阻扰。”“我们必须记住两句格言:撇开意志,就无所谓好与坏;人们不能预见事件或指挥事件,而只能明智地承受这些事件。”他认为哲学是“如何能自如地处理愿望和厌恶的问题”的学问。“哲学家的目的是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不断深入领会上帝的意志,并使自然的意志成为他自己的意志”。从本质上来说,爱比克泰德更关心的是“伦理学”。这也正是两千多年来各国政治家在执政期间“仰望星空”时把他视为道德典范的因由罢!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121-180年),出身名门望族,祖父两度出任罗马执行官,虽然幼年丧父,但在祖父和母亲的抚养下,受过最好的教育,在文学、哲学、法律、修辞等方面都显露出才华。当时的罗马帝位不受“血统论”的束缚,奥勒留少年得志,凭借他的聪颖、博学和温顺的性格,博得执政皇帝哈德良的青睐,后又取皇帝的继承人康茂德之女为妻,“因此,从幼年起即已经注定将来要出人头地”。138年康茂德去世,哈德良皇帝又立奥勒留的姑父安东尼为继承人,并让安东尼收养两个义子:一个是康茂德的儿子韦鲁斯;另一个就是奥勒留,是年只有17岁。

马可·奥勒留曾三度出任执政官。147年时,任最高统帅和保民官,成为皇帝安东尼的亲密顾问之一,参与重大国是决策。161年,安东尼去世后,是年奥勒留40岁,“风平浪静地成为拥有全权的皇帝”。值得一提的是,奥勒留坚持同义弟韦鲁斯同时执政,“成为罗马帝国史上第一次有两位具有同等地位和权力的皇帝共执朝政”。虽然韦鲁斯“实际上不起重要作用”,并于169年因中风猝然死去,但毕竟写下了“同朝执政”的和谐篇章。较之于中国历代皇朝“兄弟阋于墙”,甚至“父子相戮”,总应是值得借鉴的体制。何怀宏教授在“译者前言”中哀婉地介绍说,“马可·奥勒留在位近20年,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洪水、地震、瘟疫,加上与东方安息人的战争,来自北方的马尔克马奈人在多瑙河流域的进逼,以及内部的叛乱,使罗马人口锐减,贫困加深,经济日益衰落,即使马可·奥勒留以其坚定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罗马帝国的颓势。……”一部罗马史记载着奥勒留的勤奋,他“颁布大量的法令,作出许多关于司法的决定,从民法中删去不合理的条款。他虽然不是一个伟大的立法者,但他是一个体恤下情的法律实践者”。公元180年3月17日,马可·奥勒留病逝于维也纳。

何怀宏教授说,“《沉思录》这部写给自己的书,这本自己与自己的12卷对话,大部分就是在这种鞍马劳顿中写成的。”“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诚然如是。

英国著名学者罗素则说,“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就是要隐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这话,更贴近我们当今的世界的现实,对我们读《沉思录》也就更有指导意义。

来源:《中关村》2009年06期     萧惑之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