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的《伦敦书评》杂志,刊载了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文章:《没有魔幻,没有隐喻》,在文中,杰姆逊对出版至今已五十年的名著《百年孤独》做出了解读。 杰姆逊指出,《百年孤独》的所谓“孤独”,...
永宣之治:内政外交多姿多彩
明初,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永乐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先后即位,是为明仁宗、明宣宗,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形...
“觉醒年代”里的友谊——胡适与挚友许怡荪
许怡荪(?~1919),名棣常,号绍南,安徽绩溪人。是胡适同乡,亦是胡适早年最亲密的友人,两人交往十多年,多书信往来。胡适在其去世后曾作文章《许怡荪传》、诗歌《许怡荪》以志纪念。早年入绩溪思诚学堂、上...
看看西周人怎么守“交法”
加塞、抛撒、谩骂、随意掉头……车水马龙中,总有令人看不顺眼的或是野蛮行为发生,人们总说,这是不讲文明的表现,而与此相对的,出行时要遵守的规矩与礼仪,人们将其称之为“汽车文化”或“交通文化”的一环。有人...
清代女子的“高跟鞋”
近年来,各类清宫剧大热,剧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那些性格各异、仪态万千的“妃嫔”们。在看剧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妃嫔”们优雅的仪态,竟是立足在一双双穿起来有些“难走”的鞋上。这种底面拔高的鞋,...
《一句顶一万句》:窄门里的风景
《一句顶一万句》的名字中暗含了一个意思,即“一句”和“一万句”之间的关系:一句可以抵得上一万句,反过来,一万句也不见得能顶上一句。它隐喻了主人公杨百顺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牛爱国一生的处境与命运:与所...
善琏湖笔
善琏湖笔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古镇流传着蒙恬造笔的说法,人们将蒙恬奉为笔祖,并建有蒙公祠,每当蒙恬生日,当地笔工就会举行盛大的迎神庙会,以示纪念。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是文房四宝中的上...
完颜雍与“大定盛世”
几年前,我在一家图书馆作讲座,当讲到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时,我问台下的听众:“中国有哪些盛世?”听众回答踊跃,有说“康乾盛世”的,有说“文景盛世”的,有说“开元盛世”的。我接着问:“你们知道‘大定盛世’吗...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凤求凰”的爱情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便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是四川成都人,他自幼好诗书,学击剑,并且对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深得蜀郡太守文翁的赏识,被派到长安学...
十大经典词牌,十种悲喜人生
三字词牌,一阕美词,一支良曲,一种人生。 有人说,有一个词牌名叫相见欢,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乌夜啼,正如我们的生活,有时欢乐,有时忧伤。 其实,每个词牌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寄托了词人一生的心思。 1.浣溪...
毕加索为什么不敢来中国?
毕加索被视为世界绘画大师,在巴黎的中国艺术家中却流传着“毕加索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的说法。 说是1956年,张大千游历欧洲来到巴黎,欲拜谒毕加索。一开始有人婉言相劝,说毕加索性格孤傲古怪,...
文彦博疏导市场
北宋范镇的《东斋记事》卷四载有文彦博在成都平抑米价的故事,书中写道: 文潞公任成都府日,米价腾贵,因就诸城门相近寺院,凡十八处,减价粜卖,仍不限其数。张榜通衢。翌日,米价遂减。前此或限升斗以粜,或抑市...
蒙古三娘子的四次出嫁
深明大义的三娘子,一生四次出嫁,牺牲自身幸福,换来了汉蒙双方通贡互市、自由往来的和平局面,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杰出女英雄。 三娘子雕像 明朝开国之初,以武力驱逐北元,迫使蒙古王庭退回...
书法之道与艺
在书史上,至魏晋,书法摆脱了工具性与文人化生命感性相感召而趋于审美自觉之后,书法之道与艺便成为横亘在书史上的张本。也即是说,从这个时期开始,书法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与形式的问题,而是由形式上升到本体。 ...
“士商合流”话盐商
虽然中国历史上,士人“就贾”、商人“入仕”的现象并不鲜见,亦非始于明清。但是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情势,“士商合流”在明代中叶至清代前期蔚为大观,并对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农本...
鲁迅“被欺”
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与人笔战能把各种人骂得灰溜溜退避三舍了事。他能被谁欺负?还真有。 任何一个人,再强,在家里总会有被“欺”的时候。许广平先生就曾这样对鲁迅说:“因为你是先生,...
艺术,会让我们变成怎样的人?
当你面对一个不同的艺术领域时,首要的任务是进入这个领域,尽可能深入地感受它——不是作为一位书法家去感受它,而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对戏剧、对电影、对诗歌无限热爱、渴望的人去感受它。 在你达到深刻感受之...
小麦 秦统一天下的力量
商鞅变法?六国赂秦?李斯施才?远交近攻……两千多年来,秦统一中国的原因一直叫人猜不透。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秦统一天下至少借助了小麦的力量。祖籍西方的小麦和其他文化因素在向东传播后,大大地改变了中国文明...
民国才女淩叔华的书画人生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曾经有三位女子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文坛三才女”,分别是林徽因、冰心以及淩叔华。她们的共同特点是均出身于名门世家、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在这三人当中,人生经历最为跌宕起伏、曲折多姿...
超然物外 实寓真情——苏轼《洞庭春色赋》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其善画竹木怪石,画论、书论亦有卓见。《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