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年6月,一个寄给查尔斯·狄更斯的箱子抵达瑞士洛桑。箱子里装着各种不拘一格的小雕像:两个铜制的浑圆的癞蛤蟆,被定格在剑斗高潮结束之时;古怪的卖狗人被他的小狗围着,也是铜制的;一只在树枝上保持平衡...
17至18世纪在欧洲热销的中国“高定”瓷器长啥样?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大量中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欧洲,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或私人委托的外销瓷器因在器形和装饰风格等方面特别定制而有别于普通外销瓷。 17世纪早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购买的瓷器主要是...
红茶养生与健康
茶叶是人类三大无酒精饮品,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有饮茶的习俗。我国六大茶类集健体、修身、养性于一体的功能风靡全球、经久不衰,展示出茶的物质文明与社会文明的风采。茶叶的“药食同源”“药食同...
顾城因这句诗熄灭了自己,为何世人却当成火炬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重要代表, 被称为当代 “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一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思辨、唯美、悦动的诗句! 顾城,喜欢戴帽子的童真诗人。曾经,多想用他的句子祭献青春,...
“人见死鼠如见虎” 鼠疫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鼠疫(plague)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历史上,以其危害惨烈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鼠疫是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广泛寄居于鼠类及旱獭等野生啮齿动物体内,由带菌跳蚤叮咬引起人...
路易丝·格勒克:十个关键词
七十七岁的美国诗人路易丝·格勒克(Louise Glück,中译本作格丽克)获得了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我们透过十个关键词,看一眼她这个奖、她的作品和人生。 【不可预测】 没有人想到会是格勒克。...
从“治”看中国“礼法”传统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乃为刑名之学,是以令行禁止的方式出现的,而所有的命令与禁止都靠刑罚来保障实施。夏、商、周国家这种由战争中强化的权力和族长传统相结合所构成的奇特形态,与其说是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我心中的齐白石
记得我小时候,腿上长疮,父亲常用自行车带我去找当地很有名的一位老先生治疗。这位老先生姓常,他是我父亲很要好的朋友。说来很有意思,常先生的形象很像晚年的齐白石,戴着一副旁边垂着链子的老花镜,牙齿脱落,颧...
特朗斯特罗姆的“玻璃之书”
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位诗歌上的禁欲主义者。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这是因为特朗斯特罗姆从上个世纪九零年代中风后,诗歌写作已经变成了一种更具象征意味的沉默的言辞...
千年防疫话“隔离”
庚子年春节,对于每一位中国人而言都极其难忘,非常特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隔离”也成为2020年最热的词汇之一。 “隔离”是应对突发疫情最原始、最古老的方法 翻看史册,浩浩荡荡人类文明之进程可谓波...
张之洞何以能成为晚清名臣
当我们翻开历史,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为官之道以及他彪炳千秋的功业,穿越历史的时空,仍然激励着后人。 一、为官之首要:忠正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由科举步入仕途,历...
法谚:浓缩的意蕴
法谚具有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的特点,是人们对于法律最直观、最朴素的认识,也是法律最为人知、最高精华之所在。透过一些法谚,人们可以很好地洞悉法律的方方面面。 法谚是民间关于法律的谚语,是民间口口相传、...
参悟禅意,挥墨人生:八大山人的画中禅意
八大山人能诗、书,也擅于画,其在中国画艺术上独具一格,可以说是全能且极为优秀的艺术家,让人们沉浸在他的艺术魅力之中。 八大山人的绘画 八大山人将水墨写意发展到高峰,其实,与山水画相比,花鸟画创作风格更...
阿克梅派三大诗人——读阿克梅派诗选《钟摆下的歌吟》
阿克梅派诗选《钟摆下的歌吟》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的翻译诗集。通读全书,感到作品选得好、诗译得好、序言和附录文章写得好,编排校对和装祯设计好,集四好于一身,堪称精品,真希望自己也能出版一本这样精...
既开“当铺”又办“银行”的寺庙 | 南北朝金融趣谈
南北朝时期的信贷工作,是相当有创造性的,其中的一大创举就是人们终于有个机构可以贷款和存钱了。 在汉朝,民间的借贷都是个人之间的事,放款业务也是商人的行为,没有哪个机构愿意揽下这个事。存款业务更是没影儿...
王承书:隐于时代的奇女子
1964年,新疆罗布泊的一声巨响,震惊了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背后,有这样一位奇女子:为建设新中国,她舍弃半生积蓄,毅然回归祖国;为发展中国核事业,她放下一生荣与名,隐姓埋名三十多年。她...
“五听”:古代判官的审判指引
“五听”,即通过对案件当事人在陈述案情时基本的情态表现和言辞逻辑进行语法、表情、气息、反应和目光上的判断,来辨别其口供的真伪。《尚书·吕刑》曰:“两造具备,师听五辞。”“师听五辞”即“五听”,在西周就...
中国画中的灾难与流民
2019年底,一种从未见过的病毒悄悄潜入人类世界,短短数月间,给中华大地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很多人方才发现,即便人类科技已经发展到几乎可以上天入地,却依然对这小小的病毒束手无策。事实上,不只是病毒,蝗灾...
凝视地狱中的繁花——关于小林一茶的诗句与人生
几年前读彭恩华先生的《日本俳句史》,于众多俳句名家中,我最钟情小林一茶。他的俳句,或刚或柔,亦庄亦谐,有时候像唐代诗僧王梵志,专注日常事物,年糕、风筝、青蛙皆可入诗,俗而不腻;有时候又充满雅趣,寥寥数...
唐太医署——世界上最早的医科学校
图片所示是后人根据《唐六典》记载绘制的唐代“太医署”,不考究具体的实物形态,唐代太医署在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的传统方式是师徒制或家传制。晋代有医官教习,但所教对象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