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河南少林寺,僧人围桌同吃素食斋饭。公元511年南朝梁武帝萧衍下诏令《断酒肉文》后,汉传佛教徒彻底断了荤食 人们选择食素的目的多种多样。雪莱极度憎恶冷漠势利的父亲蒂莫西爵士,为了彻底叛逆,他成...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用生命保护国家绝密数据
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上空的一次飞机失事不但让周恩来流下了眼泪,更让中国的国防科技建设受到重创。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郭永怀在这场事故中壮烈牺牲了。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
中世纪欧洲真的禁止舞蹈吗?
“中世纪”,按照传统历史学的分期是指公元476-1492年这段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和航海时代之前的时段,也是封建制社会形成发展的时代。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世纪总被和“腐朽”“黑暗”等形容词联系...
吃明亏是智慧,吃暗亏是境界
1 好多年前租住的小区附近巷口有个修鞋铺,一位 50 来岁的师傅守着一间店。别看店不大,生意却极为兴旺,加上学徒共 3 人从早忙到晚。 去修皮鞋,因为要等粘胶风干,于是和老板聊天:“师傅,您手艺一定很...
色彩在尖叫——《呐喊》:“只能是疯子画的”
1902年, 手指受伤后的爱德华·蒙克在吕北克林德博士家花园 《呐喊》是挪威表现派画家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 的作品,他创作过4个版本的《呐喊》。 《呐喊》, 1895年, 粉彩画...
“老公”叫也无妨——现代女性如何称呼自己的“另一半”
现代女性如何称呼自己的另一半,应该不是个问题,然而又是个问题。因为夫妻之间和男女朋友之间怎样称呼对方,原本就是一个高度情景化、私密化的个体行为,而且当下“老公”已然是一个社会公众普遍接受抑或是不得不接...
钱三强与中国的核科学
在中国的核科学发展史上,钱三强的名字熠熠闪光,称他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并不为过,即使在国外,他的成就也广为人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曾多次采访过钱三强和他的学生、助手们,下面记述的就是...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元代有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清代有小说《七侠五义》,现今有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传奇》,加上历代传说绵延不绝,故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故事说的是,宋真宗第一个皇后病逝,刘...
生活可以很简单
在消费文化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反对消费文化。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划开手机,不是跟广告打个照面,就是跟广告撞个满怀。或花言巧语,或五光十色,目的仅此一个:你要消费!于是消费成了文化,成了消费文化。 既然...
伯夷和叔齐的气节,尽在《采薇图》
李唐 (约1066—约1150) ,字晞古,河阳三城 (今河南孟县) 人。李唐主要活动于北宋赵佶、南宋赵构时代,是两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官场活动家。在人物画创作上,他初学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
当老北京炸酱面成了诗和远方——那些文人与面食的故事
老舍(右)与作家王亚平(中)、赵树理(左)正在讨论通俗文艺的写作方法。 老舍是北京人,王亚平是河北人,赵树理是山西人,都是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在各自作品中,经常有涉及本乡本土面食的描写,读来令人不由自...
甘当太空铺路石的钱骥
钱骥是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与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开拓了我国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走出了一条铺向太空的路,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7年12月27日,钱骥来到人间。他在江苏金...
在抗美援朝的日子里
我是1950年10月中旬入朝的,在西部战线最前沿的一线兵站从事后勤工作。我们进入朝鲜的时候,作战部队尚未过江,跨越三八线的美军在占领平壤以后,如入无人之境地向鸭绿江扑来。西部只剩下龟城至云山方圆一二百...
众筹
小女心脏搭桥,缺一万元手术费用,望君子援手!白纸黑字后跪一男人。 住院部门口玩众筹,还真新鲜。 无须面对行人的质疑,医院的诊断书,小女孩躺在病床的照片,太具备说服力了。 只是这选择,不够理想。 来往的...
罗古人于尺幅 萃众美于笔下——王翚《四季山水四条屏》
王翚 (1632~1717) ,字石谷、臞樵,号乌目山人、耕烟散人、清晖主人、剑门樵客。明崇祯五年生于江苏常熟虞山。 王翚自幼喜欢绘画,16岁拜本地画家张珂为师;20岁时先后拜王鉴和王时敏为师,故眼界...
四大名著中的米与面之战之《红楼梦》
“四寿星红香圃庆生”,清代,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册第十三册之五,纵43.3厘米,横76.5 厘米,绢本,钤“润”“齐”二印。 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在此回...
永远的眷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姚桐斌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每当我读到陈毅元帅这首诗时,总是心潮起伏,不能自已,它多么像是我先生姚桐斌一生的写照啊! 穷人家的儿郎中状元 桐斌1922年9月6日出生在江苏无锡黄...
抗美援朝老兵:不能忘却的纪念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位伟人如此说过。最近,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拜访了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三位当年“最可爱的人”。在他们身上,我们仿佛又看见了已经消散了60多年的滚滚硝烟—— 保卫平壤北火车...
树影蛇仙
听老人们说,这是一件发生在明朝初年的传奇故事。那天,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家住徐州城内的秀才张生因学堂里有事,没有和他夫人一同回家。半夜睡得正酣甜时,突然觉得胸口发闷,口干舌燥。 于是张生翻身起床,借着...
康乾盛世的风俗长卷——《万寿盛典图》
《万寿盛典图》局部 《万寿盛典图》,清王原祁、宋骏业等绘图,朱圭镌刻,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 内府刻本。版框高22.7厘米,半框宽17.9厘米,图版146幅,各页画面接续,总长度约50米。文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