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聚苏扇

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最早是在西周时期,扇子作为一种纳凉工具出现,发展到后来,便有了多重的身份和意义。而它的“雅”则是吴文化的开端,从晋朝开始,一些文人雅士就喜欢在扇面上吟诗作画,以此抒情达意,或作为礼物赠予他人。而自明清以来,苏州桃花坞一带制作的折扇,一直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因苏扇不同于杭扇、川扇及其他工艺扇,其用料多以竹扇骨为主,俗称‘水磨骨’,造型小巧玲珑、清秀典雅且打磨精细,手感十分舒服。扇面则用上等宣纸三套四矾,俗称‘老矾’,宜书宜画。所以,苏式“文人扇”,也被文人称为“袖中雅物”。“桃花坞的手工苏扇,是一种文人扇,早已经成为一件艺术品,是智慧与儒雅的象征,在古代甚至还是一种身份地位和社会等级文化的象征。”刘立华说。

提起自己的制扇经历,刘立华感慨万千,他说最初学徒,就是从挑竹头开始,将一根毛竹从山上砍下来,竹骨要经过煮、晒、烤、刮,磨等若干道工序,然后才能收藏起来。这个过程,往往又脏又累。最初同自己一起学习制扇的很多人,都没有能坚持下来,转入他行。而刘立华则凭着自己对制扇的热爱,一做就是三十余年,即便到了如今,为了制作出一把领自己满意的扇子,他依旧是把大部分经历都投入到了制扇的过程之中,往往在工作台前,一坐就是十来个小时,即便是休息的时候,他也时常拿着尚未完成的扇骨,反复思考着如何造其型,如何成其韵。

作品名称:组合男扇作品材质:老玉竹,云南斑竹

一把好的折扇,离不开精致的扇骨,扇骨是整个这折扇的灵魂,而它的制作要经过十余天甚至几个月的过程,从选材开始,就是一个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过程。为了能得到满意的好竹材,刘立华时常跑到提竹材的供应商的家中,有时几家都挑不出一根自己称心的好竹材来。若是遇到精品的竹料,刘立华更是像宝贝一样先把他们收藏起来而不急于制作。如今刘立华制作扇骨的竹材,许多都是他二十多年前收藏的。

扇骨是折扇的灵魂,扇骨线条则必须挺拔流畅,弧度必须自然舒适,从扇背到扇头,一气呵成,浑然天成。为了找到好的范本,刘立华平日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博物馆、书店、古玩市场更是他经常去的地方,寻找历代的苏式雅扇,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说研究古扇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吸取每个朝代不同的特征和气息。刘立华认为,制扇最难的环节就在于造型的设计,造型不好看,材料再名贵,做工再精巧也是徒劳。

作品名称:组合男扇作品材质:玉竹

如今的桃花坞,既有零售式的卖扇小铺,也有现代工业化设计的雅扇,还有这众多像刘立华这样坚持手工制扇的扇匠。在刘立华的看来,这也是满足了不同阶层,不同需求的人群。毕竟在很多人看来它只是用来纳凉的一种工具,并不是每个人都“玩”的起文人扇,也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达到很文雅的层次。但文人扇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高尚的艺术品,也是我们的国粹。

现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苏扇、收藏苏扇,这让刘立华感到很是欣慰,但一想到苏扇的传承,他也流露出一丝忧郁。如今能静下心来的年轻人太少了。学习制扇,即使是手巧,有天赋的学徒,也需要近一年的时间才能独立作出成品,而若要制作出一把能够得到收藏者认可的手工折扇,则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完善自己,也正是如此长的时间投入,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如今有些前来学习的年轻人只是看到一把好的苏扇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可若是真让他们一天十几个小时地坐在工作台前,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手工制作的苏扇价格虽高,但并非仅仅是因为材料的稀缺,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还有扇匠付出的心血。一把苏扇,几十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又有多少年轻人能有这个耐心。“尽己所能,把把苏扇的工艺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当代制扇人的责任和义务”刘立华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2017年30期  木子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