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盛酒又插梅,古人的浪漫生活离不开它

南宋—吉州窑黑釉剪纸剔折枝梅花纹梅瓶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确很像是用于插梅花的瓶子。很多人也这样认为,“梅瓶”因梅花而得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写道:

“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梅瓶”不仅名字美,其形制诞生的历史更为久远。

梅瓶原称“经瓶”,收藏家马未都在他的《醉文明》中解释说,这与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这一历史在许多梅瓶的铭文中都有所反映。在一对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上分别写有“清沽美酒”“醉乡酒海”的诗句,可见当时的所谓“经瓶”确实被作为盛酒用器。其腹大口小的造型,的确方便盛酒与倒酒;而其优雅造型,又可以为酒桌宴饮增添不少风雅。

元—青花牡丹凤穿莲纹梅瓶

在中国陶瓷体系中,梅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大型器具,造型优美,体制科学,既可用于陈设赏玩,又可用于日常实用。

早在唐代,这一器型便已出现。至宋代,梅瓶烧制达到一个高峰。当时的民间窑口都十分乐于烧制这种好看又好卖的器具。这也是最常在酒铺中见到的器具之一。

从唐宋至明清,梅瓶的器型不断得到优化,造型越来越优美,且具有每个时代的审美特征。如宋代文弱,梅瓶的造型也比较偏俏美;

宋—金磁州窑白地黑花缠枝花绘纹梅瓶

明代刚强,梅瓶的造型也向雄健、敦厚发展。

明早期—中期龙泉窑刻缠枝灵芝“龙脑凤浆”梅瓶

这种时代审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被深刻地反映在当时各类手工艺品、艺术品之中。每个时代的梅瓶,都可看作是当时社会风尚的代言。

尽管梅瓶的造型在不断变化,有时胖,有时瘦,但这主要表现在肩部线条和角度,其大体的形制却始终如一。丰满的肩腹部圆润敦实,给人一种大气的观感;而上下皆收的口和足则弱化了其笨重感,通过一收一放的对比和节奏展现出一种流动的姿态,让整个瓶身的造型瞬间生动起来。

明永乐—青花内府梅瓶

从“经瓶”到“梅瓶”名称上的变化,标志着梅瓶从实用器向陈设器的转变。明代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梅瓶的观赏价值,而其造型特点也符合皇家敦厚宏阔的美学标准,因此梅瓶的储酒功能被逐渐弱化以致遗忘。明清传世或出土的梅瓶,大多是以陈设器、观赏器而存在。

清乾隆—金地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

一些观点认为,“梅瓶”这一名称至少在明末清初即已被固定下来。在1713年的《万寿盛典》中,记录有康熙六十大寿的礼单,其中就有多件梅瓶。但也有人认为,“梅瓶”的最终定名是在民国,即源自上文引用的许之衡《饮流斋说瓷》。

(原标题:饮酒、插梅,作陪古人浪漫生活)

 

来源:《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9年第05期    杨巍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