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中华传统见面礼

作为礼仪之邦的我国,古代人们相互见面时的礼节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顿首礼、揖礼、抱拳礼、叉手礼。其中,抱拳礼、叉手礼这些只是双手的姿势不同的礼,都是由揖礼演化而来。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群体之中,需要应对各种社会关系,在与人最初交往时,最先接触到的礼仪就是见面礼。提到见面礼,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握手礼,然而在我国古代是没有握手这种礼节的,古代的人们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对他人的尊敬。作为礼仪之邦的我国,古代人们相互见面时的礼节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顿首礼、揖礼、抱拳礼、叉手礼。其中,抱拳礼、叉手礼只是双手的姿势不同的礼,都是揖礼演化而来。

顿首礼

顿首礼又称“稽颡”“叩颡”“叩头”,语出《史记·周本纪》:“西周君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

“顿”是稍停的意思,跪而头叩地为顿首。行礼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顿首礼是拜礼中次重者,通常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互相表示敬意的礼节。后来引申为书信语的开头或结尾,其意思如同现代书信语的“向您问好”“致敬”等。例如唐朝柳宗元所写《献平准夷雅表》:“臣宗元诚恐诚惧,顿首顿首。”

顿首表示哀恸之至和特别崇敬之意,用于凶丧非常之事,之后亦演变为请罪之拜。

揖礼

揖礼起源于周代以前,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武王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摄政王周公采取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建立周朝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其中就是包含了揖礼。《周礼·秋官·司仪》有载:“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 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此后,揖礼行于天下。唐朝以后,女子不作揖礼。

“揖”以站立姿态不需跪拜,礼节较拜礼要轻一些。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天揖、时揖、土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1.天揖:在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礼等礼仪场合中,下级向上级,晚辈对长辈,均须行天揖之礼。

行礼时身体肃立,双腿与肩同宽,双手叠抱放于腹前,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抚托右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拱手为礼,缓缓向上方推,推至与眉同高时,缓缓躬身约60°,起身时按推手行礼轨迹收回,恢复立容。

2.时揖:同辈日常相见时所行之礼。

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叠抱如天揖的手型,从胸前向外平推,缓缓躬身约30°,起身时按推手行礼轨迹收回,恢复立容。

3.土揖:用于长辈向晚辈回礼。

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叠抱如天揖的手型,缓缓推出,微微颔首躬身既可。

4.特揖:一个一个地作揖。

5.旅揖:按等级分别作揖。

6.旁三揖:对众人一次揖三下。

抱拳礼

抱拳礼源于古代军礼,在行军礼时,右手会拿着武器,因而,左手抱在握住武器的右手背上。这种抱拳礼源于周代,盛行于明、清、民国时期。行礼时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抱拳礼分吉拜和凶拜,男子用左手抱右手是“吉拜”,表示有吉庆的事情;用右手抱左手是“凶拜”,表示不尊重对方或有凶丧的事情。

叉手礼

这是我国古代平常生活中打招呼的礼仪,出现于西晋,流行于唐、五代、辽、宋、金、元时期。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用,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

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宋人《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拇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拇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

来源:《青春期健康》2019年10期     白楚下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