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的人生礼仪

您看过《孔雀舞》吧?在清澈的月光下、翠绿的竹林中、旖旎的江畔低回盘旋、翩翩起舞,看过的人都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您知道吗?《孔雀舞》脱胎于我国傣族最负盛名的传统舞蹈。相传1000多年前傣族首领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创作舞蹈,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流传于世。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个孕育了孔雀舞的优雅民族,生活在中国云南,居住在德宏、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景东、新平、元江等地。其中,西双版纳的傣族保留民间传统较为集中而典型,他们拥有完整而丰盛的人生礼仪。

命名礼。当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傣家人以欣喜的仪式迎接孩子到来。家长延请高僧、波章为婴儿取名,拴线(高僧长老会将一根红色的丝绦系在婴儿的手腕上,意味着系住魂魄,避邪祈福),滴水(以一个净水小壶缓缓倒水入一个器皿,诵经回向,祈祷天上地下所有神灵的护佑)。傣家的男孩多以岩赕、岩温、岩应为名。这几个名字来自巴利语佛经,“赕”是巴利语“Dana”,意为布施、供养、敬奉,期待通过赕积累福报资粮,一生平安幸福,来世美貌富贵;“温”是巴利语“Bunya”,福德、福报之意,希望孩子长大后积德行善,具足福报;“应”巴利语“Yinda”,是佛经里掌管着所有的天神,意味着权力和地位。

成年礼。傣家的男子有成年礼——“升和尚”,即在一段时间内剃度为僧。传统习俗中,傣族男孩八九岁时,会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出家为僧。届时家人会邀请远近亲朋出席,由高僧主持为男孩剃度,同时拴线、滴水。出家男孩在寺院中,每日跟随高僧学习佛法、实践禅修,同时研习本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培育自己的善念智慧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段时间后,若感觉与袈裟缘分已尽,便可还俗入世。传统中,每个男子均要经历这一过程,否则就是没有教化的“野人”,在世俗中无法立足。由于这个“还俗制度”,也使得佛教的教理教义和“贝叶经”渗透进傣族的世俗生活,弥久鲜活、绵绵不绝。

今天如果你去西双版纳旅行,依然会看见一些穿着杏黄袈裟的少年人在寺院中诵经礼佛。或者你会质疑他们是否违反了“公民18岁前必须完成义务教育,不得出家为僧”的规定。但若仔细考查,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即经历了历史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冲突磨合,达成“两不耽误”的默契。这些男孩只是早晚在寺院学习经文及历史文化,白天仍然在学校和其他学生一样接受义务教育。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后还俗归家。

婚礼。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人成熟较早,西双版纳的傣族历史上一直早婚。据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第一个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法定婚龄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男20岁、女18岁即可登记结婚。结婚青年去民政部门登记领取证件后,家中还要举行隆重的婚礼。婚礼上,高僧长老会将红丝绦一头拴在新郎手腕上,另一头系在新娘手腕,意为将新人的魂魄连在了一起。然后诵经祝福,滴水回向,祈祷佛佑。若男女离婚,亦有拴线仪式,不过会由拴线的高僧长老用剪刀将男女相连的线断开,意为从此分离。

老年礼。傣家人晚年会行“老年礼”,即放下俗务到寺院过一段较严格的修行生活。50多岁后的傣家老人,在夏季三个月的“雨安居”(源于佛教的戒律,农历六月十五至九月十五期间出家众禁止外出,专心坐禅修学)期间,会到寺院里安住禅修数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身口意造作的善恶业,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去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尽量避免过依赖子孙,避免对物质财产的执着产生的不舍和痛苦。

葬礼。老人或病人临终时,子孙会到寺院请一套袈裟,或佛钵、僧杖摆在他们身边,提醒他们忆念曾经做过的善事、积累的福德,使临终之人感觉温暖平静。气息将尽之时,请僧人或年长的老人在将逝者身旁念经、念三皈依文,让其内心有依靠,放下对名利权情的执着不舍,减轻死亡的恐惧和痛苦。傣族有古老的谚语:“蚯蚓吃泥土,鱼儿吃蚯蚓,人类吃鱼儿,最后人也被泥土吃”。即是用质朴的生态循环理念告诉大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终会归为尘土,要以平常心面对死亡。这种生活理念和人生信仰帮助傣家人持有平静而安定的内心,坦然地接受和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不慌不恐地看待世间的波澜起伏。亡者过世后,家人会延请高僧为其诵经送行,并滴水回向给诸神灵,祝福众生。傣族一般行土葬,亦有火葬或水葬,各地风俗不一。

“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黄昏时光,劳作一天的傣家人在竹楼阳台上合家晚餐,看着竹木间升起的大月亮,听着寺院传来的钟声和诵经声,涤去一天的辛劳烦扰,宁静欢喜地沉入梦乡。

来源:《学习时报》2017-12-22     靳薇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