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谷的艺术使命

岁月最能洗练历史经典,时间最能检验艺术价值。回顾柳子谷(1901-1986)的艺术人生,因其经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命运多舛,几度沉浮,而充满传奇色彩;因其笃守人生正道、艺术正道,不慕荣华富贵,情操磊落光明,而见思想精神高贵;因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艺术成就粲然可观,而令后人高山仰止。柳子谷的思想情怀和艺术精神,在今天依然感人至深。

一、满腔热血,以笔为戟,担当爱国卫国战斗使命

柳子谷青年时代,正处反帝、反封建、反侵略,内外交困、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时期。在“国破山河在”危难之际,柳子谷毅然投笔从戎。1926年,他走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满怀报国雄心,立即参加北伐战争,以笔为戟,奔赴前线,不惧枪林弹雨,深入战地写生,短短几月,写生作品千余件,其间国画代表作《雪中从军图》问世,开创了革命军事题材国画创作之先河。此画笔墨语言雄浑、深沉,主题思想含蓄深刻—画面雪皑雾蒙,山高路险;雪压青松,松昂挺坚;战士扬鞭策马,奋力前行。画家自作诗题跋:“北风瑟瑟透征衣,号角声声催战騑。料得将军传檄日,血花并作雪花飞。”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党代表林伯渠看后,大加赞赏,也感慨万分,随补题诗一首:“万里长征人,怀才意不薄。于斯风景中,合赋从军乐。”将领和画家,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跃然纸上。

柳子谷抗美援朝战争画卷·过江纸本设色1959年

“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相继爆发后,日本展开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在旦夕。这时,身为进步青年画家的柳子谷,积极投入全国文艺抗敌活动中,拿起手中笔,发出胸中怒,抒发爱国情,谱写抗日最强音。这一时期,柳子谷先后创作了《戚继光抗倭图》《还我河山》《闸北劫后》等一系列抗日题材国画,其中《戚继光抗倭图》是这一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之一。此画:人物形象威武高大,炯炯双眼,守望祖国山川,手握大刀,雄立前沿阵地,身后军旗飘扬,高蹈抗日浩气。赞颂了戚继光反对侵略、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无不激发抗日将士奋勇杀敌之志。此画在南京举办的“柳子谷个人画展”展出时,当时政界、军界要员和文艺界名流—于右任、宗白华、张大千、徐悲鸿、柳亚子等,无不盛赞。柳子谷所画抗日战争题材,因其作品之多、意义之大、影响之广,被称为近、现代画坛丹青抗日第一人。

柳子谷为艺之道和艺术理想,总是与爱国主义紧密联系,他善于在不同时代挖掘和表现非同寻常作品,传递所处时代爱国主义主流精神。20世纪50年代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结束后,柳子谷心中始终无比崇敬志愿军将士那种不怕牺牲、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精神,他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的满键同志(电影《奇袭》编剧)合作,倾注三年心血,主笔完成了史诗般爱国主义军事题材长卷《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以下简称《画卷》)。这是一部我国当代表现战争题材最早的全景式绘画作品,这是一部中国美术史上十分重要的作品,这是一部表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正义必胜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作品。

柳子谷万里江帆一腕收纸本设色1973年款识:千仞巉崖半幅纸,万里江帆一腕收。一九七三年初冬,满键诗句。子谷画于辽阳。钤印:子谷(朱)柳(白)

《画卷》(长2700厘米,高38厘米)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组诗式谋篇布局,从多种角度,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朝两军奋勇抗击美帝侵略者的战斗故事。《画卷》由“夜穿大桥奔战场、雪地险道行军急、诱敌深入歼美军、胜利旗帜迎风飘”四大部分组成。

《画卷》气势磅礴,宏大壮观,雄浑豪放,震撼人心;笔墨语言凝练、明快,起、承、转、合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迭宕起伏;空间节奏变化丰富,透视远、近、平、侧、前后、左右立体交错,气势开张。《画卷》中、西结合,兼工带写,恰如张书旂所说:“工而不滞,写而不流,惟妙惟肖,雄秀兼至。”

《画卷》用中国传统笔墨,表现当代战争中人物、车马、辎重、战火等,可谓手法大胆,别开生面。《画卷》物象描绘工程浩大,其中人物形象近千人,自然物象种类达30多种。所有特殊物象,皆传递特殊意义—那夜空数道光芒万丈的探照灯,是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的激情喷射;那莽莽林海雪地宿营,蜿蜒曲折、山崖险道急行军,是志愿军将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写真;那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战火映空的画面,是中朝两军奋勇歼敌的再现;那山上中朝两军红旗飘扬、山下美军俘虏举手投降的画面,是侵略者必败的铁律宣言!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作为当代中国画经典,将永远散发艺术不灭之光和正义战争必胜之光。

二、诗书画境,相益并臻,担当艺术融变创新使命

柳子谷绘画,常在画中赋诗,使画意境深刻;继而诗以书彰,使画审美境界升华,且诗书画相得益彰,堪称当代诗书画三绝艺术家。

柳子谷诗书画三绝,是以传统经典为砥砺,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结晶。其绘画,取法乎上,功力深厚。他天资聪颖,少儿时期勤习《芥子园画传》技法,深得梅兰竹菊谱、山石树木谱、花卉鸟虫谱、人物屋宇谱之养分,迈出了艺术生涯第一步。步入青年后,师从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等,蓄积了艺术创变新动能,遂与徐悲鸿、张书旂比肩并称“金陵三杰”。

柳子谷以其艺术禀赋绘丹青,以其艺术抱负谋大为,把艺术融变创新当作一种使命担当,并在宏观文化和微观技法方面深入展开。

一是开放视野,树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包容意识,推动艺术融变创新。早在20世纪20年代,柳子谷就深受蔡培元关于中国画创新思想的激励,并在刘海粟等亲授下,在与徐悲鸿等相互交流影响下,开启中国画创新之路,将中国画写意观念与西画写实观念相互交融,将中国画由传统古典形态向现代审美多元转变,并自觉理性取舍,不作形式变异,而求内涵丰富。如: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高泉松亭》《山涧》《初雪》,50年代创作的《秋山》,70年代创作的《峡江青青》《远望》等大量绘画作品,表现手法古今结合、中西结合,远近平凸之异,光影明暗之变,皆取西画之法。除此,则用国画之法,高度概括物象意义,表现含蓄意境,抒发思想情感,令人耳目一新。故其绘画,法度完备,笔墨内涵丰富,意境生动深刻。如其画《山涧》群峰雄立,高耸入云,苍松劲技,身立铁石峭壁中,势强韵厚,雄浑苍健。此《山涧》之象,乃画家精神世界之象。

柳子谷驾舟仕女135×49c m纸本水墨1934年款识:尽日芦丛伴小舟,谁歌桃叶渡江头。霜枫不解怜人意,照见相思付水流。二十三年十月,柳子谷作于白下。钤印:柳(白)

柳子谷冰溪小景50×60cm纸本水墨1940年款识:冰溪小景。子谷画于湘西。钤印:柳子谷印(白)

柳子谷飞瀑洗萃52×68cm纸本设色款识:千载积污冲刷尽,万竿欢颂好洪流。“万方”误写“万竿”。子谷志。钤印:子谷(朱)

柳子谷绘画,根植中国文化,魂系中国文化,毫不动摇中国文化自信。他曾说:“文化自信是衡量一个画家精神趣味的标志,应该做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画家。”故其绘画,始终以中国画笔墨精神为魂,将西画之法作为国画之补充,充分彰显中国画的笔墨内涵和文化内涵。如其80年代所画的《峰高谷深松长翠》 《青山不老》《四时烟云》等,汲取宋、元笔墨之长,富有“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 润而不滑”的逸格,极具中国画“情、境、韵、 意”的表现张力和时代审美情趣。

二是弘扬诗词、书法艺术,实现“诗言志”和“书画同源”的美学精神同构。柳子谷画中有诗,画中有书,三者同构,造诣皆深。柳亚子曾评柳子谷艺术:“诗书画均有风骨、自家面貌精神。”

柳子谷写诗,主要心崇唐代杜甫诗风,杜甫所系儒家仁爱思想、忧国忧民情怀,契合柳子谷心性、品性。柳子谷写诗,善于观察生活,体悟人生、社会,善于托物抒情言志。故其诗,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或豪迈奔放,或清新爽朗。如他画《黄山云海》自作诗题跋:“雷鸣瓦釜太纷纭,傲骨生成玉石分。闻达不求羞肉食,四时供养有烟云。”此诗折射出画家俭朴清骨心性和超脱人生境界。又如其画《雪竹》自作诗题跋:“一秆硬似铁,顶住狂风雪;写入丹青手,从无低头叶。”此诗以拟人化手法,赞叹竹的品性,同时道出画家自己品性所崇。于右任曾评:“子谷画有天纵之才。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更可贵者,画诗统一,景精协调,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亦使人受到思想启迪也。”

柳子谷书法,远涉东晋《爨宝子碑》和北魏墓志,近取清代碑学名家之长,然后融变自我风格。其书法,以行书见长,其特点,将行书、楷书有机糅合,碑、帖交融,古朴稚拙。其行书,结构欹正互变,时而内敛外放,时而内朗外收。用笔方圆变化,笔画或凝重浑厚,或拙中有巧,许多飞跃点画,打破平板沉静,带来字势静中有动,静动相生,天真活泼,耐人寻味,别具遒劲清健、柔中寓刚、清新自然之个性。其诗、其书融入其画,相益并臻。

三、雅俗共赏,服务人民,担当时代人文精神承载使命

柳子谷绘画以雅俗共赏为出发点,以服务人民、歌颂人民为落脚点,以承载时代人文精神为己任。

柳子谷绘画,雅俗共赏观是:除人民喜闻乐见之外,“它须同时拥有深远的含意、高尚的境界和形式美的创造”(柳子谷谈绘画艺术)。故其绘画,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充满生活气息、时代气息,使人民喜闻乐见。他所画山水、人物、花鸟、兰竹,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朴素简练,格调清新,主题积极向上,这正是雅俗共赏所在。由此可感:雅俗共赏既是一种能力体现,也是一种境界体现。

柳子谷绘画,服务人民,有其深厚的情怀基础和深层缘由,一方面是:他从小深受儒家“仁者爱民”思想熏陶;另一方面是:时势激起英才志。20世纪30年代,他面对国民党政府腐败盛行,面对民众疾苦,他心中那种忧国忧民之情特别浓烈,故有拯救时弊、为民造福之热望。历史,圆了他一次短暂之梦—1938年受命于危难之时,出任湖南通道县、绥宁县两县县长。期间,柳子谷笃志勤政廉政,克己奉公,不拿工资,与民共患难、同甘苦;一身正气,治县安庶,力消匪患,谋一方百姓平安;和风细雨,调解矛盾,促地方各民族之间和谐团结;徒步深山老林,深入侗乡苗族等少数民族乡村体察民情;组建民众抗日自卫团、征集抗战兵员……被当地百姓誉为爱国爱民、体恤百姓的“清官、好人”。但是,由于国民党内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中饱私囊等弊患多端且根深蒂固,柳子谷作为区区县长,若想改变现状绝不可能。所以,1940年柳子谷从为政拯救时弊难以酬志的现实,又离职回到以文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现实。离职时,当地百姓自发成群结队,沿途相送,泪水盈眶,挥手告别。

从这种特殊经历背后,我们便可深刻理解他30年代中期所画《灾民图》《忍听哀鸿》《水灾图》那种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仁者爱民”情怀,便可深刻理解他曾将百幅墨竹作品义卖所得捐给灾民的德行善举意义,便可深刻感悟柳子谷绘画艺术对安抚人在苦难时的思想灵魂和艺术激励人们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所产生的精神力量。

柳子谷绘画,歌颂人民的艺术实践是:积极反映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伟大成果,以此振奋民族精神。如他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所画《山村新貌》长卷,以叙事诗表现手法,歌颂了劳动人民艰苦卓绝、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精神。《山村新貌》(长750厘米,高50厘米),气势恢宏,绚丽壮观,朗润明澈;笔墨清丽而又浑厚,笔势挺秀,韵势温和;色彩鲜活丰富中见自然和谐,浓烈郁勃中见淡雅清新。画面中,农民马车运粮忙,群众劳动娱乐欢,集体种养业兴旺,民兵备战又备荒,村南村北山水傍……一片旎丽山水田园风光,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无疑,这既是画家对时代现实的表现,又是画家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向往。《山村新貌》从客观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人文精神的鲜明印记。此画既是柳子谷在这个年代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人民对这个年代的集体记忆。

柳子谷寻理彻求水落石66×34cm纸本1980年释文:寻理沏(彻)求水落石;争鸣不虑火烧身。怀玉山人柳子谷书。钤印:柳子谷(白)只争朝夕(朱)

柳子谷送香到人间40×80cm纸本水墨1978年款识:幽兰在空谷,婀娜绝尘寰。更喜东风起,送香到人间。柳子谷画并题。钤印:柳子谷(白)只争朝夕(朱)

四、清虚简淡,德艺双修,担当艺品人品师表使命

柳子谷曾说:“人品与画品的统一,是对画家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画家当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画品即人品,精神气质迹化也。柳子谷艺品人品、精神气质同构,起源于幼小时期饱读传统文化经典,风发于青年时期投身报效祖国的壮举,寄托于梅、兰、竹、菊绘画艺术之中。柳子谷在艺品中潜修人品,他倚重修竹。其画竹,深受郑板桥影响,因其与郑板桥身世经历、精神气节极度相似,故爱竹成癖,是谓板桥之后第一人。

柳子谷写竹写心,写入了思想灵魂,写入了精神气节。其竹画形态:千姿百态,千竹千面,形神各异。其竹画气质:清虚简淡,飘逸劲健,气骨刚强。其竹画类别:月竹、风竹、晴竹、雨竹、雾竹、雪竹、石中竹、悬崖竹、飞禽栖身竹……应有尽有,曲尽竹画之妙,极尽竹画精神气节之能事。早在20多岁,面对家境贫寒,只能靠画扇面维持学业的柳子谷,曾在一幅《竹》画上题跋自作诗:“取不伤廉让水泉,襟怀未许俗尘牵。胸中修竹卖无尽,不使人间造孽钱。”道出他“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语)之志。柳子谷写竹写心,潇洒出尘,劲健不屈。他在79岁时所画《晴竹》上题自撰联句:“立身正直顶风雨,赋性坚贞抗雪霜。”此乃柳子谷人生品格精神之写照。

遭遇各种挫折磨难、负重前行的柳子谷,始终胸怀坦荡,宅心仁厚,宽容大度,乐观人生。他从艺79年,不为名利所惑,只为光大民族艺术而奋斗;躬行艺术教育事业近30年,不顾千辛万苦,只顾倾囊传授;20世纪70年代,他与老伴蜗居8平米陋室达十年之久,旧床旧桌旧椅,油盐酱醋瓶罐,笔墨纸砚书籍,挤满狭小空间,难以正常安身,然而柳子谷却坦然道“方寸容天地”,在这“方寸”斗室,他创作了近千件竹、兰、松、梅等花鸟作品,完成了《画竹研究》手稿。如此安贫乐道,怎不令人感佩!

柳子谷艺品、人品,不会因为时光流逝而褪色,蔡元培评价他的那种“坚贞君子节,正直古人风”的精神品格,以及程思远题赠他的“毕生豪情萦祖国”的思想情怀,将与新时代“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文艺精神崇尚相映成辉。

柳子谷戚继光将军像87×53cm纸本设色1935年款识:戚继光将军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莫教胡马度阴山。乙亥春题昔人诗句,柳子谷。钤印:柳子谷(白)双翔阁主(朱)

柳子谷风晴雨雪四条屏纸本水墨1973年款识:子谷。明月清风晚景好,平安岁岁小园中。一九七三年退休后作。子谷。顶天立地。子谷。钤印:子谷(白)子谷(朱)柳(白)子谷(朱)

柳子谷竹下觅食97×32cm纸本设色1981年款识:子谷时年八十,画于泉城。钤印:柳子谷印(白)怀玉山人(朱)

柳子谷桐叶白头70×33cm纸本水墨1962年钤印:柳子谷(朱)

柳子谷山水纸本水墨款识:子谷。钤印:柳子谷印(白)

柳子谷山水纸本设色款识:子谷。钤印:柳子谷印(白)

柳子谷青山不老松长翠纸本设色款识:青山不老松长翠,雪压霜炊只枉然。八四年冬,海粟老师赠句。子谷画。钤印:子谷八十以后作(朱)

来源:《中华书画家》2022年第02期    上官甫贵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