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

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

留白,是书画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更加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从而给人留出想象的空间。画如果过满过实,在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死气沉沉。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上勾勒天地,于无画处自成妙境。画家的神来之笔,往往是那最能引人想象的留白。从一幅画的留白处,可以看出主人胸中的丘壑,也可以看出作品境界的高下。

这种留白,就是“气”,并随着画中所绘形成一种动势,向一定的方向运动,这就是“气局”。所以画不在大小,在乎气局。有的画虽咫尺而有千里之势;有的画虽尺幅很大,却琐碎凌乱,难成气局。留白不空,留白不白,以无胜有,以少胜多,这就是留白的真正意境所在。留白,是一种空旷、无言的美,那一点白,留得恰到好处,令人无比神往。

李苦禅评八大山人曰:“空白处补以意,无墨处似有画,虚实之间,相生相发,遂成八大山人的构图妙谛。”只因国画讲究墨色相渗的天趣,游离于黑白之间才创设出中国画无尽的意趣,也说明“留白”不仅创设意境,在画的法体语言上是绝无或缺的,是画面最主要的语言之一。留白,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游弋,是一种鲲鹏展翅的淋漓,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禅心,是一种言犹尽而意无穷的至高境界。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虽只有一人一舟,却让人有烟波浩渺之感,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书法中也常常讲究留白,在虚实之间穿插,不能太满,太满则乱;也不可太小,太小则空。

《樱桃黄鹂图》南宋·佚名绢本设色12.1cm×26.1cm上海博物馆藏

《寒江独钓图》南宋·马远绢本26.7cm×50.6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留白是一种格局与智慧,是一种淡定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古人云:“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所以,疲惫的心灵也需要一段留白。保持一颗清净之心,才能游刃有余、退去浮躁,这也正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道理。

留白亦如同些许欠缺与遗憾,生活中的不足、白玉中的微瑕,就好像过于完美的形象或情感都存在于书中画里——正因其难得,所以愈加美好。林语堂曾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人生应该如这样一幅卷轴,应当有浓墨重彩,但也应当有所留白——既有一步步的坚定,又有些许回味与遐想,这样大概才是完满。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20年第05期     吴明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