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皆舞台-皮影

皮影,是老一辈人美好的童年记忆,它更是一种神秘、复杂的艺术形式,包含雕刻、制作、展示、表演等许多环节。一根根细竹棍,挑起一片片影人;一句句唱腔,诉说一段段情怀。

可如今,又有多少人能读懂皮影里的悲欢离合、光影背后所蕴藏的民间文化?

一、识皮影

中华大地,都有皮影的足迹,多活跃于乡间。关中地区陕西华县?的皮影,便是这种民间艺术的代表。

秦腔、碗碗腔、弦板腔、阿宫腔。由于唱腔表演的不同,对皮影形象要求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东、西、北路不同的皮影雕刻艺术特色。关中皮影艺术,分为东路、西路、北路3种不同的形式。

华县皮影的人物髙度为30厘米,关中西路的皮影人物高度约40厘米。而四川的皮影人物高度约60厘米、北京西路的皮影人物高度约50厘米、甘肃皮影人物高度约42厘米、山西皮影约56厘米。只有北京东路、冀东、河北、滦州皮影在40厘米以下。因此,华县皮影的人物造型小巧玲珑,秀雅饱满。头与身子的比例为1:5,以头部来体现表情的丰富性。

华县皮影的头部造型,以前额突出为特点,俗称“崖颅”,体现出智慧的神态。而戏曲演出的情节变化,在人物故事中不断展开,小姐的凤目含春、丫鬟的机巧智慧、书生的温文尔雅、将军的雄才大略、奸相的诡计多端,实际都包含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之中。

生、旦、净、丑,中国戏曲角色的程式化,在华县皮影人物脸谱中得以具体的反映。生、旦为五分脸,也称“半边脸”,即以阴刻侧影表现出俊美秀丽的神态。生多以浓眉、大眼、高鼻、官帽、状元袍、厚底靴为标志,表现出中国戏曲的男性审美特征。

旦的面部特征是凤眼、柳眉、桃花脸、花簪、高鼻、小口、圆颌、耳环、髻发,夸张而不失神态,在变化中增强形象特征。民间老艺人的口诀:柳叶弯眉细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正旦)。刘海上翘细弯眉,脸贴黄花鼻尖细(花旦)。双眉细弯低鼻梁,面带皱纹帽低垂(老旦)。脸贴黄花头插翎,杏眼圆睁呈怒容(武旦)。双眉颦蹙嘴大张,鼻眼歪斜下巴红,头插牛角显蛮横(妖旦)。

在表现旦角影人时,需刀法细腻,线条轻柔婉转,图饰多用明刀暗线,以精雕细刻的梅花、万字、雪花、菊兰、竹叶形来折射出旦角悠闲文雅的神情。旦角细脖高领美人肩,大臂紧凑、小臂宽袖,摇摆变化,表现走动时的轻盈自如,以适应戏曲演出的夸张。加之兰花指翻动,表现出仕女的窈窕姿态。尤其轻盈的小脚,似三寸金莲。凤眼高挑、玉手拈花、身影如波,由此可以从皮影旦角的形象看出中国民间对女性审美的基本要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华县皮影的头部刻画中,眼睛处于面孔中部稍上一些的位置,与眉毛一起,是连接鼻骨和发际之间的线条。其实嘴部也是一种特色,生、旦角色的影人以抿口的方式处理,即在高挺的鼻下用朱砂轻轻一点,有“樱桃小口—点点”的画境。

华县皮影以黑、红、黄、蓝、绿为主色调,以传统颜料中的品红、藤黄、铜绿为上佳选择,吸取了中国画工笔重彩的技巧,平涂分填,渲染点簇,加强颜色的饱和度。红绿相间的对比变化,使人物形象丽而不媚、艳而不俗,形成了特有的戏曲人物和场景的色彩效果。

二、看皮影

皮影戏精悍灵活,受局限的因素较少。在华县等地,皮影艺人中流传着类似的说法:“七长八短(木椽),五页大板,四条撇绳(耕畜牵引犁头用的皮绳)一挽,十二根钱串(细麻绳),六页芦席一卷,撇下一镢,你再别管。”这是说皮影戏的演出费用较小,演员只需要五六人,往往是戏箱用一头毛驴甚至自行车就能驮得动,灵活方便。舞台的设备也极为简便,一般所需木椽、木板、皮绳、细麻绳、芦席、镢头,为农村家家户户所具有。左邻右舍凑一凑,也能备齐。“亮子”一挂,锣鼓家伙响起,四邻八舍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亮子”前,如同过年。

演出中,要求每位演员必须是一专多能,或操持乐器,或挑递道具,或帮腔演唱,精神抖擞,配合默契,集演、唱、说于一台之中,营造出火爆热烈的舞台气氛。

皮影表演由“唱念”“做打”两部分组成,这5人角色称为“前声签手”“后槽”“上档”“下档”,严格分工。除了“签手”外,其他4人需要掌握16件乐器。

“前声”负责“唱、念”;要求既说又唱,集生、旦、净、丑于一身,要具备弹、唱、敲、打等多方面才能,主要乐器是月琴。“前声”常常是一个皮影戏班的班长。

“签手”又叫“灯底下”,以挑操影人的动作为主,配合前声“唱、念”及音响效果。“签手”的主要任务是“做打”。“看”皮影戏主要是看“签手”的手上功夫。“签手”挑签皮影人物的杆子是用细竹签做的,一般人物需3根竹签,根据人物位置称头签、手签、足签。有时动作较少的影人,也有2根或1根竹签的情况。

如果戏中有3个人物上场,“签手”的双手最多时就要掌握9根竹签,有时还要兼顾音响效果,如击案、跺脚,使皮影戏进入高潮。无论是横刀勒马的将军,还是呼风唤雨的神仙,也不论是含情脉脉的闺秀,还是文质彬彬的书生,“签手”通过一双手,巧妙地运用高超的挑签技艺,展示出戏剧人物的心理和动作,把影人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华县有技艺高超的签手老艺人,一只手可操纵4个影人,影人的手臂还可以摆动。其水平在“三根竹棍表尽喜怒哀乐;一双巧手调动万马千军”。

“后槽”也叫“打后台”,坐在签手的后侧,主要操作钩锣、碗碗、梆子、战锣、寅锣,掌握唱腔节拍性伴奏。

“上档”即拉二弦子,主司闪子(钹)、唢呐、长号。兼答“岔子话”,即与“前声”配腔。

“下档”则坐在台口右侧,拉板胡,根据演出剧情要求,提前安装整理皮影,按先后顺序挂好上场皮影,有时还要协助签手上下场等。演出完后,负责收拾整理皮影人物,装箱保管。

上台演出时,5人联手,同心协力,随着剧情同喜同悲。曲调声腔常常是由粗犷直转细腻,豪放随后缠绵,吼声变成清音,演唱到高潮时,即可见到整个戏台竟然会随着情节变化而摇晃起来。一出出人间的悲欢离合,演映于影人身上,追往叹昔,警世戒人。戏耶?梦耶?现实人生耶?

皮影的舞台,何不就是人生的舞台。

来源:《中华手工》2017年09期   赵农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