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是杭州的一座佛舍利宝塔,它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两宋以来,由于《白蛇传》传说故事的附丽,这座宝塔便成为杭州民俗风情的象征物。由于杭州的某些节日风俗与《白蛇传》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景观、物产等密切相关,从而使这座宝塔深入人心,成为感情上须臾不能离,甚至还为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所情系梦牵。
雷峰塔与杭州的节日风俗,关系最深的便是旧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因为据传这一天由于金山寺法海和尚的挑拨,使许仙强劝白娘子过量地喝下“雄黄酒”而显出白蛇的真身,把许仙吓得个半死。这便是《白蛇传》故事的“端阳惊变”。
我们知道,端午节在时令上说,正是春去夏来之际,气候变暖,常常时疫丛生,这时人们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一是健身,二是防疫。所以古老的端午节节日风俗,据我理解,其最主要的民俗文化内涵,便是健身防疫,以便以强壮的体魄与饱满的精力,度过炎炎夏日。
围绕这一个主题,便有赛龙舟,采药草,喝雄黄酒,吃癞蛤蟆,插艾草,挂菖蒲、香荷包,备“五毒扇”,吃“五黄”(雄黄、黄瓜、黄鱼、黄豆板和咸鸭蛋黄)等等的民俗风情。同时,杭州各大剧场与民间草台班都要演出《白蛇传》,其中特别是“白状元祭塔”这一折,白娘子的侍女小青,回峨眉山学得真经,陪同白娘子的独生儿子前来祭塔,小青放出三昧真火,把雷峰塔烧塌,救出了白娘子,使之母子团圆。人们每每看到这里,都会被感动得眼里噙着泪花,有时台下一片唏嘘。
端午节“吃五黄”的来历,实难详考。据我研究,“五”是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最早发现四个方位的始祖是轩辕黄帝,吃五黄是为了纪念他。东者,动也,意即太阳从东方升起;西者,息也,意为太阳从西方落山;南方,暖也,为太阳所照之所;北者,背也,为太阳不到而背光之地。居中者,乃轩辕黄帝也。
根据这一节日风俗,我建议雷峰塔景区,要做大做强节日文化这篇文章,不仅可以提高知名度,招揽游客,更为了凝聚人心,传承民俗文化这千古不绝的文脉。
为了弘扬节日风俗,可以考虑把雷峰塔景区办成“端午节俗、节庆的传承和观光地”。凡是要过端午节,让国内外的游人都到雷峰塔来,让他们在这一天或这一周,在雷峰塔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真所谓是“良辰美景古难全,雷峰一日最风光”。
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聘请一些专家来共同策划。我个人的一些设想,有以下几点:
一是西湖南线开辟一个“龙舟竞渡赛区”。现在的杭州端午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是蒋村龙舟胜会,它起于明朝末年,是栖居西溪的洪氏家族所积极倡导的,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文革”中被禁止,1979年又恢复。现在西溪建起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园内的深潭口,本来是龙舟竞渡的中心,前两年因建园迁走了原住民,其龙舟胜会便将中心移到了五常。但湿地公园也十分重视这项民俗活动,所以从2009年开始,便有了西溪、五常两个中心地。几百条龙舟在深潭口与五常港水域比赛,既比速度,更比船上表演,即众人协力的程度,届时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四周围原上、河岸、桥头、屋顶、树上都挤满了人,真是人山人海。2009年年底,浙江省向国家申报了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端午节便上了西湖区龙舟胜会和余杭区龙舟盛会的两个项目,国家可能同时批,也可能不同时批,而事实上,先后批了西湖区蒋村龙舟胜会和余杭区五常龙舟胜会。而雷峰塔景区作为杭州端午节节日文化保护地和传承地,倒是可以发展起来的,并且前景一定看好。
关于西湖南岸建龙舟赛区,据我查考有关文献,西湖的龙舟竞赛历史上是有过的。据《梦粱录》和《武林旧事》等书的记载:旧时杭州有西湖龙舟竞赛之戏。舟四五只,长四五丈,头尾均高,彩画如龙形,中舱有上下两层。船头立有龙头太子及秋千架,龙头太子由小孩装扮,立而不动,秋千架则可上下移动,旁列十八般武器,各色旗帜,清道光时,湖中竞渡溺毙多人,官府禁止,其后西湖竞渡就不再举行。其实这项有益的活动,可以由雷峰塔景区来恢复,既有继承又可创新,这样的定位特色鲜明,能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二是每年端午节,雷峰塔景区一定要搭建草台,露天演出《白蛇传》。邀各大著名演艺家,轮流来雷峰塔草台班演出,可以用“有线广播”通到各大景区,让端午节来杭的旅人与游客听到优美动听的白蛇传唱腔。平时可以播放录像片,用广场大屏幕,强光投影。
杭州历来的风俗,便是在端午节郊游雷峰塔,满城争看《白蛇传》。有一年,外地戏班来杭演出,为了争得票房价值,在舞台上玩弄真蛇来招徕观众,由此也可见旧时的盛况。
三是组织“故事沙龙”,由老、中、青、少四代人传讲《白蛇传》传说故事与各种新故事。也可以请净慈寺的和尚来讲。一定要培养一支队伍,既可以在景区讲,也可以在市内各学校、茶楼或到外地去传讲或演讲。可以说,外国人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人是说不尽的《白蛇传》传说,因为我们是华夏民族的后裔,是以龙蛇为图腾的民族。
四是既为端午节节日文化的传承地或示范区,就把它建成一个端午节习俗的集大成者。各种端午节的应时商品,包括应景实物、当令药品、当地工艺等。应当做到应有尽有,可以开辟本地节俗区、外地节俗区、少数民族节俗区、外国节俗区等等,出租摊位,引进人才与资源,广开财路与客路。
我对雷峰塔情有独钟,是30年前呼吁雷峰塔重建的热心人与志愿者之一。为了纪念雷峰塔的重建,我最后建议还应当举办雷峰塔重建多少周年庆典,并同时举办全国乃至世界“塔文化论坛”。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雷峰塔的精神魅力所激发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新辉煌!
来源:《杭州(周刊)》2017年10期 吕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