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与谷雨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的4-6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清明”这个名称体现的是天气物候,到了这一时节,中国大地无论南方北方,气温都普遍上升,南方雾气减少,北方风沙消失,空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称“清明”。民间谚语有“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这时全国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都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了。

我国古代把从清明开始的15天,每隔5天分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这15天先是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回到了地下的洞中,鹌鹑鸟开始增多(古人认为是田鼠变成了鹌鹑),最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

清明来向晚,山淥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宁愁谷雨赊。

前几句即是写出了清明三候的物候现象,诗的最后两句说,看现在的气象状况,不用发愁,催生百谷的雨很快就会来的。

清明还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祖节日,到这一天,家家不许生火,只能吃冷食,都到先人墓前去祭祖扫墓,追忆先人,所以清明节又称“寒食节”。

踏青是清明节的另一个主题,到清明这天,家人或朋友们三三两两去郊外踏青,大家在草地围坐饮宴。人们踏青时还从事射柳、拔河、蹴鞠、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斗鸡、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就写出了这一景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据说,因为清明节这天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吃冷餐伤身,所以让人们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食化气。宋代朝廷甚至规定,清明三日,各地民众要上午祭扫先人陵墓,下午去郊游踏青。所以清明节既有寒食祭祀的伤感清冷,又有踏青游玩的宴饮欢笑,是一个富有特色、矛盾统一的节日。宋朝哲学家邵雍有“人间佳节唯寒食”诗句,想必也是这个意思。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清明期间汴京城、郊的热闹场面。从2008年起,清明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

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

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诗写的是唐代诗人自己的一段故事,一年清明节,他到城南郊外游玩,从一家门口向里望去,在桃花丛中看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心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他又来到那门口,看见桃花依旧,但大门紧锁,顿时感慨万千,提笔写了这首诗。

可能是这首诗的感人和著名,有人又给续写了这个故事的结尾:崔护终于又见到了这位姑娘,两人幸福地结合了。近代还有京剧《人面桃花》,更把这首小诗演绎得淋漓尽致。

古代写清明最著名的诗应该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写清明节这天,下着濛濛细雨,诗人孤零零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么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问身边的牧童,还不错,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鲜灵的清明雨中问路图,借清明景物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清明是多种慢性疾病容易复发之时,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指容易发毒助火的食品,如海产、咸菜、笋、羊肉等)。春分过后,大自然的木气急剧生发,为燃起“夏火”做着准备,而肝属木,所以清明时节正是肝气上扬之时,不可对肝脏进补,否则会助木生火,火为心,心火旺盛可能会诱发高血压等疾病。这时只需吃些柔肝的食品,如荠菜、菠菜、淡菜等,这时锻炼也要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方式进行。

按古代的排序,清明是三月“节气”,谷雨是三月“中气”,谷雨是一定落在三月里的。因为正、二、三月为春天,所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标志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文学规定,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一般都落在每年公历的4月19-21日,今年谷雨的交节时刻是4月20日5时27分(农历3月廿四)。到这一时节,田中的农作物特别需要雨水的滋润,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我国古代的农业是“靠天吃饭”,只有天上下雨,地上的百谷才能生长,而这时雨越来越多,人们看到百谷丰收有望,因此给这一节气取名“谷雨”。

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戴胜降于桑。”这是说谷雨后因降雨量增多,水面的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振翅飞翔,开始提醒人们播种,然后是在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了。元稹的《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就写出了这三候的物象: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鳩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舞,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诉人们:时至暮春了。唐朝诗人王贞白有《芍药》诗:“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是说只有在谷雨时分,芍药才显得格外精神和美丽。一进谷雨,春天就要结束,初夏快要来临了,田野的景色显得更为明媚、浓郁。看南宋文人范成大的《蝶恋花》词: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迟疑)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谷雨时节的郊外风光、水面景色、不紧不慢的农事活动仿佛都跃然于纸上。

谷雨还是采摘新茶的最佳时节,这时的茶树经冬季的休养生息,正芽叶肥硕,翠绿鲜活,所以“谷雨茶”一直被认为是茶中上品。宋朝黄庭坚的《闲游》,表现了对“谷雨茶”的极力推崇:

落絮游丝三月候,

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

何似西窗谷雨茶。

正因为“谷雨茶”这一传统,中国茶叶学会甚至提议将每年谷雨这一天作为“全民饮茶日”,举行各种和茶有关的活动。

谷雨节气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由于谷雨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加大,人体内的湿气不易排出,可能会形成热湿,诱发风湿病、神经痛、哮喘发作、老年人腰背痛、儿童呼吸道感染等,所以需要在饮食起居上注意防湿。同时,由于这时各种花卉开放,花粉和杨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人应注意预防过敏性病症的发生。

整个春天肝木旺盛,但谷雨时这一旺盛已到尾声,由于木克土,土是对应脾脏的,这样,木快克不住土了,脾脏就开始强健起来,这时的饮食要注重养脾,少吃酸味的食物,适当多食些甘味食物。俗话说:“清明谷雨,养肺健脾”,但这时的补要适当,不可像冬天那样大补,可以适当吃一些补血益气的食物,如大枣、莲子、桂圆、菠菜等,再选一些祛风湿、舒筋骨的食物,前者如豆类、薏仁、山药、冬瓜等,后者如茄子、丝瓜、菠菜等。这样才可以提高体质,为安度盛夏打下良好的基础。

来源:《海内与海外》2017年04期   王玉民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