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私人史——关庚先生的北京生活绘本

近些年,围绕北京城出了不少书,大家写北京,说北京,一往情深,作者也是五花八门,作家、记者、文史专家等等,但像这两本书以及它的作者这样的还真不多。

这两本书一本叫《我的上世纪——一个北京平民的私人生活绘本》,一本叫《我的老北京——一个平民的私人生活绘本》,一看书名就知道,既是“绘本”,便会有图。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关庚先生,建筑师,并不以写文章为主业,但他是既著文又绘图。

这样的作者,是不是不多见?

他是写得也好,画得也好。不是所有在北京生活的人都清楚老北京的样子,清楚老北京的人不是都能写作,而又清楚又能写的人却不一定能画,但是,本书作者却是三者聚于一身。

这是很巧合的一件事,集众美于一身,于是才有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有意思的书。

在北城一座宿舍楼里,我们见到了关庚先生。老人肖兔,人说肖兔者多典雅好文,才艺飞扬。看关庚先生,应觉此言不虚。他身体微胖,头发不多,圆圆的脸,单纯明朗的眼睛还带着孩子气,疾患在身的老先生坐在床上,行动已经受限,不能久坐,所以不时躺下稍微歇一歇。但我们的话头不断引起老人的兴趣,才躺下又坐起来。这位在北京建筑设计界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满含笑意地和我们说话,说北京的老事儿,那都是他在几十年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

关庚先生1939年出生在北京朝阳门内胡同中的一座宅子里,我们在他的书里看过他画的自己的老宅,屋里都是一色的老家具:樟木大柜、螺钿大漆屏风、硬木梳妆台、条案、八仙桌、太师椅、衣架、穿衣镜、小衣柜……条案上的座钟、花瓶以及成对的胆瓶、帽桶;高丽纸卷窗下是火炕,炕上是摞起樟木箱子上码放着被褥,炕上则放一只针线笸箩……都带着以往时代的印记和风味。

他是在新鲜胡同小学读小学的,那所学校送走一批又一批北京孩子,于今犹存,台湾作家李敖也是那学校毕业的。关庚先生在书里写到、画到围绕那所老学校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东西,那些远去的作者的同学、家长和往事,能勾起很多人对自己曾经生活的回忆。令人解颐的、令人唏嘘的、令人深思的,都是那么清晰如在眼前。

关庚先生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这使他比一般北京人更能零距离地贴近北京城市面貌的变化过程,他的几十年职业生涯是与北京的大街、胡同、楼宇紧连在一起的。他先后参加过北京一系列大型建筑的施工工作,参加过新华社、同仁堂、人民大会堂维修改造,参加过王府井东方广场和国家大剧院等工程建设,他退休前参与的最后一个工程,是给国家大剧院做工程监理。

他的职业使他比别人更敏感于城市的变化和发展,而他的年纪以及文化功底使他更便于用文图双美的方式记录以往的岁月。

老北京是一座经磨历难的古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见惯朝代更迭、人来人往、风霜雷雨,所以,说起往年故事,常能把人世悠悠讲述得充满温情。关庚先生以老人之心追述生他养他的北京东城朝阳门一带的风土人情,让读者看来犹如面对其人,跟他一起回到若干年前。

关庚先生生于民国时期北平朝阳门,那座北京的东方之门,老北京口上称为“齐化门”。齐化门这名从元朝起就这么叫着,一直叫到今天真正老北京的口中。齐化门内有个欢畅大院,老关家就在那里。关庚先生把自己在那一带几十年间的生活经历,用图画和文字再现出来。他深情回忆老北京,回忆自己幼时的生活,回忆曾经每天走过的每条胡同:新鲜胡同、八大人胡同、西苦水井、南钓鱼台、井儿胡同,回忆还有常去玩耍的齐化门内外,那里有东岳庙、斜街口、南小街、东四牌楼、隆福寺、弓箭大院,好玩的地界儿甚多!更重要的是那些人,邻居、老师、同学、胡同里做小生意的各色人等,他们有的穷,有的富,有的文雅,有的疏旷。有些人,眼看着他们在困窘生活中死去、失散,或者长大成人。风起云落,往事如昨,读此书,谁人不起故园情?

一个人带起一片地面,带起一群旧京人物,这便是此书温馨的底蕴。

这是一个人的“史记”、一个人的老北京清明上河图。

关庚先生的独特价值还在于,他以建筑工程师的绘画功底和敏锐观察力,为自己的书作画配图,文与图十分融洽,200余幅手绘图片生动传神,独一无二地展示了其童年老北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从民国进入新中国的变化发展。

另一个独特的地方在于,作者充满感情地为老北京底层人物立传,描摹日常生活细节,原汁原味,具有难能可贵的亲历感和真实性,使本书具有独特魅力。他把老年间许多行当又写又画地再现出来,卖小金鱼的、卖黄土的、卖熏鱼儿的、打鼓儿收旧货的、卖芸豆饼的、摇煤球的、倒水的、卖盆的、糊棚的、卖凉粉的、磨刀的、吹糖人的,如此等等,都是老北京街巷里的故旧风土。仅仅几十年,社会变化太大了,许多景象已经烟消云散,关庚先生把它们永远地留在了纸上。

看这些图,老年间的情景如在眼前;读那些文字,一种人生体悟随之而生。各种人、各种生存环境细节、人们之间的故事,尽在于此。

关庚先生当初考上清华大学土建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小时侯跟着自己的母亲去东岳庙烧香,本来要拜药王,走错了门,进了鲁班殿。按老规矩,女人是不进鲁班殿的,上香叩头后才发现错了,于是母亲赶紧拉着他往外走。1958年,他考上清华大学土建系,母亲说,都是那年进鲁班殿惹的!现在,读者还可在书里看到关庚先生画的图,上面他母亲一手持香一手拉着他往殿外跑,而他还手持玩具回头看鲁班爷呢!

岁月悠悠,几十年风风雨雨过去了。关庚先生在做他的第一本书的时候,还在中国大剧院做工程监理,那时他已接近退休年龄,可以说,那时老先生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八点上班,他总是提前一小时到岗,先写上一段,画上图画,两者相配。然后,稍息片刻,开始一天的工作。第一本书就是这样完成的,那期间,祖孙三代的往事都到笔端,故去的人,远去的事,在他笔下重来人间。很多事情,后来人仅凭想象是不会知道究竟的,譬如民国北京的风土人情细节,街市商家小铺的平淡日月,五行八作的劳动情景等等。不看他的书,你想不到那时的警察每日出操的时候居然是光着上身的,开棺材铺的三大爷因为腿脚有毛病,走路有点斜,别人会给他起一个那么形象的外号“墙里钻”。说起外号,书里不少人都有,俏皮得很,那也是一种民俗文化。书中金鱼胡同口东天义京酱园少掌柜因为脑袋长得有点长,就顺势得了“大酱萝卜”的外号,“大酱萝卜”有一天结婚了,媳妇身形浑圆,有人就给起了个外号叫“苤蓝”——您瞧瞧,横竖没离开咸菜,还挺有职业特征。

他写了新鲜胡同小学,也写了二十四中,那是建在昔日王府中的学校,有假山、鱼池和游廊,西花园荷花池畔还有四面玻璃窗的亭子,学校把那里当成上图画课的地方,上中学的关庚还在那儿学过。数学老师是旗人,单弦唱得好,上课时也常给学生们来一段,弄得孩子们也都学会了。

他写大饭店,写小酒馆,也写“零嘴儿”——小食品。很多如今已不多见的旧京小食品在他笔下都重现身形,老北京人看了当会心一笑,想起自己的旧时生活。他当然忘不了旧京五行八作,各种行当和那时胡同深处的小贩叫卖都在他的描绘之中。

他当然在很多方面写了他自己。我们和他叙谈的时候,他的老伴坐在一旁,那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开朗健谈,看得出来,老两口感情非常好。关庚先生在书里是写到、画到自己老伴的。他是夫子自道,满怀温情地回忆了自己的恋爱经历,画中很有趣,一位大辫子姑娘迎面走来,双手叠在前面,拎一只买菜篮子,很矜持的样子,对面的小伙子不用说,是关庚先生自己了,提包在手,脸朝向姑娘。那是在朝内小街口,姑娘先叫了一声“胖子”,关庚才上前与这位叫“小妮儿”的姑娘答话。小妮儿是关庚一位要好同学的表妹,以前只是见过,此番街头偶遇,成了他们终生厮守的开端。如今,“胖子”和“小妮儿”已经牵着手走过无数“小街”,黑发变成白发,老院变成楼房,不变的是柴米油盐的日子,是相濡以沫的深情。

可以这么说,旧北京平民百姓的方方面面,关庚先生几乎都写到了,画到了。毋宁说,他在为所有老北京人存照,为他们映照出“昨日星辰”。

日子是一天天过下来的,历史于是形成。忘记的会很多,不新鲜,但白纸黑字地记下、画下,就进入有记载的历史。北京人,爱北京的人,都该感谢这位老人——有人管关庚先生叫作“绘本老人”,这是一个多么温情的外号,他的那些旧日同学、邻居和长辈,你们知道吗?他的齐化门、欢畅大院、东岳庙和护城河,你们知道吗?

我们知道。我们就坐在老人对面,听他讲那过去的事情。

来源:《文化月刊》2014年第35期     大石头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