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自序》中的插图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入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15篇,1923年8月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出版,列入周作人主编的“文艺丛书”之一。

《呐喊·自序》是理解鲁迅心路历程的一把钥匙。在这篇充满了沉痛和悲凉的文字中,可以了解到鲁迅的身世、鲁迅的求学经历,体会到鲁迅的追求以及鲁迅的苦闷。其中的由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进新式学堂,弃医从文等内容颇具有故事性,往往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污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表现这一题材的有邬继德和冯俊臣的木刻《去当铺》,吴永良的国画《鲁迅童年》,杨可扬的《鲁迅出入当铺和药铺》。

在《去当铺》中,昏暗的环境下,童年的鲁迅衣着虽然还算整齐,但为了给父亲治病,不得不奉母亲之命,拿着衣服或首饰去当铺换钱。只见他踮着脚尖,双手托举着一个包袱,柜台里面的人冷漠地看着,并不伸手接过当物。几位穷苦人站在鲁迅的身后,显出同情的神态。

国画《鲁迅童年》以粗犷和简阔的笔调,绘制了童年鲁迅生活的一个侧面。画面上,童年的鲁迅站在当铺的柜台前,吃力地踮起脚尖,昂着头,双手托举着一个布包,递到柜台的窗口前,但窗口并没有打开。柜台上的一个大“当”字和鲁迅矮小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吴永良生于1937年,浙江鄞县人,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科,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他熟悉鲁迅故乡的风土人情,因此能够通过画笔还原和再现鲁迅童年的生活场景。

1956年是鲁迅逝世2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都举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纪念活动,艺术家们也投入了鲁迅作品插图的创作,其中有两幅反映鲁迅早期生活的套色木刻最为知名。一是杨可扬的《鲁迅出入当铺和药铺》,一是赵延年的《离家》。

吴永良《鲁迅童年》

郑毓敏、潘鸿海、顾盼《离家去南京》

杨可扬的木刻正是表现童年时的鲁迅从当铺出来向药店走去的情景。右面的当铺占据了大半个画面,一个大大的“当”字给人以重压之感,显得童年的鲁迅愈加矮小。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孩子,鲁迅的穿着较为整齐,保持着基本的体面,虽然是背影,但可以看出小主人公的迟疑和忧郁。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还写道:“有谁从小康之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举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赵延年的《离家》正是表现了母子离别的场景。天色阴沉,仿佛刚下过雨,17岁的鲁迅背着雨伞、行囊,手提着一个竹编的篮筐,回过头来和母亲告别。母亲站在新台门的门口,一脸的愁苦,仿佛在叮嘱着什么。画面采取斜式构图,人物在画面中占的比例不大,门楼、墙壁都令人感到压抑,烘托了母子离别的痛苦。阳光从右前方射入,使得鲁迅眼前的路更为宽敞、明亮,预示着鲁迅的“走异路,逃异地”,同时也是走向新的道路和新的世界。

1974年7月,国务院文化组美术作品征集小组编了一本《鲁迅——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收入由郑毓敏、潘鸿海、顾盼绘制的一组油画,共15幅,其中《离家去南京》和《中止学医,从事新文艺》两幅均源于《呐喊·自序》。

《离家去南京》所表现的是鲁迅身穿长衫,手提行李行至桥头的情景,背景是故乡绍兴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鲁迅的神态坚定、自信,具有一种义无反顾的气度。压抑、沉静的环境更加衬托出人物形象的高大。值得一提的是,此画原题为《寻求真理》,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特殊语境。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由清政府公派至日本留学,他先是进入日本东京的弘文书院学习日语,然后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就是鲁迅平生经历中著名的“幻灯片事件”。这一事件给了鲁迅极大的刺激,使他认识到改变国民精神的重要性,于是果断退学,弃医从文。《中止学医,从事新文艺》所表现的是鲁迅愤然离开教室的瞬间。教室里的幻灯所放映的正是中国人被砍头的画面,大多数人都在专注地看着画面,其中戴眼镜的一位学生对于鲁迅的拂袖而去流露出惊讶的神态。

杨可杨《鲁迅出入当铺和药铺》

赵延年《离家》

表现鲁迅这一段刻骨铭心经历的还有张洪年的一幅油画,题目就是《弃医从文》,该画创作于1973年。画面为横式构图,拉开的帷幕恰好使光线透露进来,使得居于画面中央的鲁迅形象更加鲜明、高大,他面带愤怒的表情,起身站立,做出决然离开教室的动作,预示着告别医学,寻求新的道路。

邬继德、冯俊臣《去当铺》

郑毓敏、潘鸿海、顾盼《中止学医,从事新文艺》

张洪年《弃医从文》

 

来源:《世界文化》2023年第01期    刘运峰

A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