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规矩(一)——门风、家教、请安

门风

门风,就是人们常说的家风,即一个家庭的风气。

有些人好像没有这种意识,以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跟家里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别说一个大人了,就是一个孩子,您从他的一言一行,都能看出他的家庭是什么风气。所以,老北京人往往从孩子的言谈举止,看他父母的教养,看他家里有没有规矩,看他是什么家风。

老北京人是非常重视门风的。从前,自己的孩子跟什么人一起玩儿,首先看他的家风怎么样。这个孩子的家风好,父母知书达理,懂老规矩,当长辈的才能放心大胆地让自己的子女跟这种家风的孩子交往。否则,断然不敢。谁都怕不好的家风,浸淫孩子的心灵。

好的门风,来自家里立的一些老规矩。这些老规矩,即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也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气质的培养。

过去,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上,都要撰写并且雕刻楹联。这类楹联有些就是治家格言。常见的有:

“诗书寄素业,水石澹幽居。”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积善人家,必有馀庆。”

“琴言清若水,诗梦暖于春。”

“忠厚承天德,诗书启后昆。”

“持家尊古训,教子有义方。”

“五云蟠吉地,三瑞映华门。”

“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总集福荫,备致嘉祥。”

“门庭清且吉,家道泰而昌。”

“福海朗照千秋月,寿域光涵万里天。”等等。

家门,如同一个家庭的窗口。您从这些楹联,就能咂摸出一个家庭的门风如何。

当然,家里的长辈也要把一些规矩写下来,告诫或警示后代,比如古代的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家书》、《家训》,近代的傅雷《家书》等等。

北京的老根儿人家,有一种现象:一个家庭五个孩子,或七个孩子,只要有一个是大学生,毫无疑问,其他孩子几乎都是,而且一个赛着一个有出息。这个家庭,爷爷有学问,爸爸肯定也不会是白丁,到孙子辈儿照样有出息。相反,也如是。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跟老话儿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以及现在人所说的“富二代”和“红二代”并不是一回事儿,而完全取决于门风,得益于家里的老规矩。笔者采访过京城的朱家(朱家家)、吴家(吴祖光家)、黄家(黄宗江家)、王家(王世襄家)、钱家(钱学森家)等等,无一不是这种情况。

家业有兴衰,门风无曲直。一个家族的门风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树立起来的。好的门风,往往也会影响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

老北京人对门风的重视,远远胜过金钱。金钱,有花完的时候,而门风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家教

这里所说的家教,跟现在意义上的家教是两回事儿。

现在,人们所说的家教,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受聘于人,到人家里去教孩子学东西,比如外语、书画、钢琴、高考辅导啦什么的。这种“家教”,在老北京,叫“专官”,即专管教一个人。我们这儿所说的家教,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

现在的教育是多元化的,但一般人会把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寄托于学校。总以为一个孩子学好学坏,成才不成才,跟上什么样的学校,至关重要。所以,有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为了孩子能上重点学校,不惜血本。

其实,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三个环境——家庭,学校,社会。而他所受到的教育,也离不开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家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家教是一个人最早受到的教育,同时也是影响自己终生的教育。但家教又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所以恰恰是被现代人所忽视的教育。

2014年,一个在国内享有盛誉的歌唱家的儿子,因为强奸罪被判刑,在国人中引起很大反响。歌唱家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是重点学校,教育环境肯定要优于一般孩子,但之所以走上犯罪之路,跟他的家教有直接关系。因为歌唱家是老年得子,孩子的母亲又年轻,自然对孩子分外宠爱,溺爱的结果必然是没有规矩的放纵。毫无疑问,家教的缺失,是导致孩子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北京人是非常重视家教的。一个孩子在外面行为不端,人们往往不说这个孩子怎么样,却说:“这孩子,什么家教呀?”当家长的教育孩子时,常常会说:“你在外头可得规规矩矩的,惹点什么事儿,捅点儿什么娄子,你爹你妈可替你丢不起这个人!”

由此可见,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的脸面。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能反映出家教如何。

老北京人的家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立家规,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准则,哪些该说该做,哪些不能说不能做。

二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比如教育孩子不要吃喝嫖赌,您首先得做到洁身自好。

三是多种形式的教化,带孩子看戏、听书、听曲艺,接触有文化修养的人等等,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让孩子受益终生。

请安

请安,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规矩。这种规矩是老北京所独有的。

请安,带有问候的意思。虽然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这个词儿。请安,通常是晚辈对长辈而言,在官面儿上,是下级对上级而言。

请安,大体上有三层意思:一是问安,即问候,尊敬您。也就是为您请安,带有祝愿的意味。二是报安,即告诉您,我挺好,您别惦记着了。三是讨请,即请求指示。您看您有什么可吩咐的?

请安,这一礼节来自满族。而且,只有男人行此礼才叫请安。这个“安”怎么个“请”法,也就是用什么姿势行这种礼,是有一定之规的。

《清文汇书》对满族礼节的规矩有具体要求。通常穿箭服的男子,请安时要缀起马蹄袖头和旗袍子,先放垂袖头,左脚略向前移,右脚向后并屈膝,到离地只有一寸的位置,再用双手按左膝,头略低,然后再慢慢起身。

您在反映清朝人生活的电影或电视剧里,肯定看到过请安的镜头。对,就是那种姿势。

老舍先生是满族旗人的后代,他在小说《正红旗下》里,对请安的姿势有详细的描述。他认为身材轻盈的年轻旗人,请安的动作最标准,也好看。年纪大的胖旗人,请安的动作则不那么受看了。

不过,到了清末,随着清朝政府的衰微和世风的改变,请安的姿势也不那么讲究了。旗人之间,日常见了面,一般都改请“单腿安”了。北京人管“单腿安”,叫“打千儿”。即右手向前往下伸,接近地面,同时弯腰,右腿屈膝,左腿略曲。比“双腿安”要显得随意一些。

满族的妇女请安不叫请安,叫行“万福”礼。《清文汇书》里规定:“妇女行万福满礼,妇女两手按腿三叩首礼。”这种礼节,俗称“蹲儿安”。

请安这种礼节在清代的官场普遍实行,由于当朝皇上是满族,所以行此礼的不仅是满族人。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上之后,以半跪半蹲的请安姿势逐渐消失了。但请安作为一种礼节和家庭规矩,在满族人家中依然流行,只不过,请安变成了一种问候,不用再摆什么姿势了。

与此同时,请安这个词儿,作为问候的同义语,也纳入老北京土话之列。平时,老北京人见了面,往往要说:“二爷好呀!我这儿给您请安了。”

这个“请安”,相当于“问安”,那意思是:“我这儿向您问好儿了!”

图/朱天纯

来源:《北京纪事》2015年04期     刘一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