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看画时,都在看什么

一个艺术爱好者,一定也是个求知爱好者。

现代人与书画有隔膜

为什么现代人与书画有隔膜?过去书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见,一些常见的主题或功能用途的作品易于接触,大多数人都有耳濡目染的经验,而今天书画在生活中的参与度小,且陈设方式多有改变,很多人对书画很陌生,博物馆、美术馆赋予的圣光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陌生。

习字是过去读书人的基本要求,有过动手的经验,对毛笔与纸张的性能、墨的效果多少会有些感受——这些视觉经验、实践知识以及口耳相传的常识使一般读书人具备书画鉴赏的条件。但经历一个世纪的剧烈变迁,我们的视觉经验和生活习惯去古已远。书画鉴赏变成一种专门的知识,成为一门专业,这是它日渐离我们远去的结果。

今天,人们接触绘画作品多是通过图片,以这种经验面对原作,往往会自动过滤许多信息,把作品仅仅当作一张平面图像,而忽略作品本身还是一件立体可触的物品,它有自身的历史情境,也有层累的历史遗痕,比如作品的形制、老化的状态和修复的痕迹等等。所以多去展厅看原作很重要,虽然隔层玻璃,但可以避免不少误解。

不知从何看起

我以前看画也是一片茫然,没有老师教,只是自己看、自己想,把肉眼能看到的都尽量搞清楚、记下来,就像朱熹谈读书:“只管看,便是法。”简单总结有四个方面:一是书画的装裱形制,常见的有卷、轴、册、扇、屏,形制不同,陈设与观看方式也有异;二是绘画的构图,即谢赫“六法”里所说的“经营位置”、郭熙的“三远法”等,时代不同,也有变化;三是笔墨与风格,即画法特征和流派传统,这是鉴赏家最为醉心的领域,也最难把握;四是作品的主题,与其用途和功能相关,需要我们读读题跋和印章,顺便也能了解这件作品过去被谁收藏过、前人是如何评价它的。

四个方面并不分隔,谈及一面必然牵涉其余,可以说是一个看画的步骤:从外到内,最后看跋和印章。这样整体来观看一件作品,把握内外,看画的视野和乐趣也会提升。但具体看画不必胶柱鼓瑟,可以灵活些。如一一要将上面的点都照顾到,大多数一般爱好者可能做不到,没有一定的古文和书法基础,跋和印就读不了,背后还需要“鉴赏知识”的支撑。

缺乏必要的鉴赏知识

很多人相信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而情感有共鸣,故理解古人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就我个人的看画经验来说,这种共鸣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鉴赏作为一种视觉经验与审美体验,需要特殊的训练和一定的积累,否则就是盲人摸象 (或许在历史面前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而已)和以己度人。古人有自己的一套言说方式,图像表达是一种手段,而中国画也有自身的艺术语言,如果不谙熟这些,所谓的共鸣只是“你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你当如是”。所以,一个合格的鉴赏者必然需要很多知识储备、了解诸种情况,惟此才能从历史的角度切入作品,看画深入毫芒。

那么需要哪些知识呢?首先,是关于画家的:他/她的时代、生平、流派传统等;其次,是关于绘画本身的:风格、主题、技法特点等;再次,是有关作品物质性的,如装裱形制与材质、颜料、笔、墨、纸的种类和性质等;再次,是有关画中内容的,比如看人物画,就要了解典故、衣冠制度、风俗人情等。看界画,最好知道一些古代建筑方面的知识,对鉴定这类作品也有用处。看花鸟画,要熟悉动植物的种类,品种不同,质感不同,画法当然不同。看山水画,地理和造园方面的知识是必备的;最后,是作品之外的知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作品亦生长于历史之中,了解古代的历史与文化对欣赏绘画有益无害。

另外,有些朋友不是八卦听太多,就是理论扯太高,个人觉得这两样对看画本身没啥好处。画家八卦多属向壁虚造,如唐伯虎点秋香之类,俱是无稽之谈。至于那些空洞的哲学或理论概念,如果能想通倒也好,搞不通而来硬套古代画论、作品之类,往往不得其法,这种做法是把画论里实际的部分去掉,拎出虚的概念,而鉴赏首先要抓住实的东西。

鉴赏是很细腻的玩味

看画若不懂鉴赏,其中的乐趣很难体会。而且审美层面的东西,往往一言难尽,要自己摸索,语言能表达的都是观者可描述的感受而已,不能取代审美活动本身。绘画比书法好一点,它有形象,可以描述,观众容易接受,但真正的优劣评赏仍然是“问蜜如何,可云蜜甜,问甜如何,甜不可说” (苏轼语)。和一些老师看书画,他们常常只说“好”与“不好”,具体的东西不说,传统的鉴赏方法即如此,体会到的就是经验。很多人习惯于走马观花,拍照留念,不愿花时间细读作品,缺乏细腻的感受谈何鉴赏呢?况且好坏优劣是比较而来的,不知何谓好,也就不懂何谓劣,这需要大量的视觉经验积累。

有些朋友喜欢先入为主,觉得宋代好,就一味贬低明清,以致视而不见,这不算真鉴赏者。鉴赏在某种意义上是训练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它不是去挑剔作品,而是为作品在历史中找到恰当的位置,所以好的坏的都要看,早的晚的都要熟。

过去谈中国画鉴赏,总是计较真伪优劣、风格品评,外行人觉得云里雾里。读绘画通史,又多是时代背景、画家生平、代表作品的拼贴,索然寡味。又如高居翰这样注重作品分析的著作颇见用心,但西方人的视角与叙述模式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对一般爱好者入门无益。说实话,研究中国画的著作不算少,出版的画册图录也很多,但如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那样印制精良、优美耐读的普及型著作倒是难觅。很多书只是就画谈画,对如何去看、看什么很少细说。

对于爱好者来说,提供一些角度更为有益,由此循着门径,登堂入室,慢慢学会看画也是不难的。但除了用眼看,还要动脑想,用心感受,所以过去人说画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很有道理。花些工夫研究一件、一家、一派的作品,未必要多精深,但花没花过工夫,感受会完全不同,一味博观泛览、计较画外琐事无补于读画的深入。

这样说来,看画好像是个很累的事,况且看展也是体力活,站五六个小时并不容易。有些人会心生畏惧,但一个艺术爱好者,一定也是个求知爱好者,如果乐意读书思考,又勤于走动,知识和经验积累起来很快,亦如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所云:“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

来源:《中国青年》2017年第10期     蔡春旭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