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水墨山水画艺术的”气韵”说

中国水墨画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创作和鉴赏理论体系,在水墨山水画的鉴赏中离不开对作品“气韵”的分析和品鉴。谢赫提出的标准为“气韵生动”,直到今天,这一观点依然沿用,成为水墨山水画的重要评价指标,并且“气韵”说在漫长的历史中并没有被取代,说明其经受住了考验,值得今人广泛研究和运用。

一、“气韵”说的由来及其深刻内涵

(一)“气韵”说的由来

中国的水墨画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时期,随后在历朝历代继承和发扬,直到今天。水墨画是一种基于纸笔的实践性艺术,同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流派的水墨画理论。以明确的理论来分析研究水墨山水画的第一位名家是南齐的谢赫,由他开启了中国绘画品评理论作品的先河,其代表作是《吉画品录》,这部理论专著中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六法论”,换言之,谢赫认为评价水墨画作品优劣的标准涵盖了六个方面,第一个便是“气韵生动”,其他五个方面涵盖了用笔方法、色彩运用、位置变换等。

(二)“气韵”说产生的理论基础

东晋绘画名家顾恺之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书画的鼻祖之一,同时代的还包括戴逵。顾恺之兼顾水墨人物画和山水画,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的《雪霁堂五老峰图》在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属于最早的一批。谢赫的“气韵”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顾恺之的影响。顾恺之并未撰写绘画品鉴的理论专著,但是他绘画作品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其核心是“传神论”,他主张在绘画创作中要做到“以形写神”、“迁每秒得”。谢赫的“六法论”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顾恺之的绘画思想,“气韵生动”中实际上蕴含了形、神方面的内容,并在其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升华,因而“气韵”说是对前朝绘画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扬,而不是毫无根据的创造。谢赫在评价名家作品时曾用过这样的描述:“神韵气力,不逮前贤”,此处的神韵与顾恺之的传神非常接近。

(三)“气韵生动”的理论解读

第一,关于“气”。谢赫在朝代上属于南齐,因而他的思想只可能来自更早的朝代,从水墨画出现的时期开始,需从魏晋时期的社会及意识形态中去寻找“气韵”的由来。以记载晋代(包括西晋、东晋)的史料文献为依据,涵盖了“气”的说法不在少数,说明在当时,“气”已经成为人们意识形态中的一种观念。《全晋文》中提到了很多含有“气”说法,典型的如“气战于胸中”、“生资聚气”等。其二是将“气”看作一种气质精神,人、动物、植物等都是有生命的事物,都存在各自的气质精神,在绘画作品中追求将描绘对象的气质展现出来。

第二,关于“韵”。在谢赫所在的时代,有着“由声启韵”的说法,此处的声指的是声音,因而韵最早是用于形容人的,再由人延伸到绘画、音乐等艺术家,绘画作品是艺术家气韵的一种展示,其中隐含着艺术家本人的韵味。

第三,“气韵生动”的理解方法。从“气”和“韵”的由来即可判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气韵”大多是用于形容人的,人的气质和韵味是其关注的核心内容。古代的水墨画中涵盖了人物、花鸟和山水等素材,人物画以表现人为主,自然也会用到当时专门用于评价人的“气”和“韵”,典型的说法包括“风韵遒迈”、“风气韵度”等,而山水画和人物画都属于水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山水画中也常常蕴含着人物形象,久而久之,用于评价人物画的“气韵”说也就延伸到了山水画中。“气韵生动”指的是绘画作品中的形象要体现出生动的气韵,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现实生活中的山的形象、水的形象可通过人的感官系统来观察,古人和今人都会对这些山水产生综合性的感受,形成山水的气韵,而这种气韵亦可反映在水墨山水画中。

二、水墨山水画中的“气韵”

从“气韵”说的由来即可判断出“气韵”最早应用于对水墨人物画的创作和鉴赏,而山水画和人物画在创作手法上可谓一脉相承,都是以水墨和宣纸为媒介和载体,因而“气韵”说亦可延伸到山水画中。《绘事法微》是清朝的绘画理论著作,其作者是满足画家唐岱,其中说道:“画山水贵乎气韵”。可见,从南齐一直到清朝,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气韵”说一直流传了下去,并且涵盖了水墨画中的所有题材,人物、山水等均可用“气韵”来加以鉴赏。唐岱认为山水画中的“气韵”乃是天地之间存在的一种真气,显然,这种真气具有抽象的特点,难以用具象的文字来表达,他指出气韵并非山水之间的雾霭或者云烟,不是一种具象的物质。笔者认为水墨山水画中的“气韵”涵义丰富,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裂解。

(一)山水画反映出作者的内在“气韵”

“气韵”首先是用来形容人的,这一点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绘画创作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艺术活动,每一位画家对气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画家通过观察客观世界的山、水及人物,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创作出山水画作,画家本身在创作的过程中会主动地选择作用中的元素。古人对待“气韵”的看法也不统一,有人认为“气韵”与生俱来,不是后天通过学习可获得的素质,例如,北宋的书画鉴赏名家郭若虚在其专著中写道“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不知然而然也”。他的意思是气韵是生而知之,使用技巧也难以获取,经历岁月的历练也难以达到,只能自行领悟。从中可知郭若虚认为气韵呈现出一种难以琢磨的特点,不易理解和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天生的领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观点,与绘画创作的主观性和个人化密不可分。画作是对创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在体现,画作中的“气韵”首先体现出作者自身的“气韵”,有些作品画风豪迈,有些作品画风隽永,山水即可陡峭汹涌,亦可层峦叠嶂,虚实相生。画家的心境和“气韵”在作品中铺陈,看画如同看人,人和画水乳交融,符合郭若虚所谓的“气韵生而知之”。

(二)“气韵”体现在山水画的生动传神之中

“气韵”说的评判标准是“气韵生动”,气韵是评判的对象,生动是对象需呈现出的一种状态,因此,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生动”。首先,“生动”指的是生动穿传神。这一点可追溯至“气韵”说的起源,顾恺之的“传神论”就是蕴含着生动传神的意思。明代的书画名家董其昌在自己的理论专著中表达过关于气韵的观点,他的看法是先肯定了气韵不可通过后天学习来掌握的观点,认为气韵是天生的一种素质,由上天授予画家本人。但他同时认为除了上天授予这种方式,气韵亦可在自然界中去感悟,读书、旅行,寄情山水,突出心里的尘浊,然后“随手去写,山水传神矣”。因此,董其昌认为生动传神是判定山水画是否具有“气韵”的标准。其次,“气韵”意在作品中的生命力和生机。生动二字经常用于形容生物,因为在自然界中,只有具有生命的事物往往会展现出活力。天空中的飞鸟、河里的游鱼,均可用生动来形容。山水画中不光是山峦与河流,山坡和山脚下的树木,河流中的游船和游人,山峦间的青牛等,这些生机盎然的生物与河流和山峦交相辉映,使画作中充满生命力。如果一幅山水画中仅仅描绘了石头岩壁,或者奔涌的河流,没有树木、没有动物、没有人的活动,这样的画面往往显得单一无趣,并且也不能体现出任何的生机,很难给人以“气韵生动”的感受,也不太符合自然界的规律。

(三)“气韵”体现在山水画的虚实相生之中

谢赫的“六法论”中一共提出了六种水墨画的创作和评价标准,但这六种方法并非相互割裂,“气韵生动”也需要其他几种方法的支撑,否则就达不到“气韵生动”的效果。“经营位置”是“六法论”中提出的一种绘画技巧,其涵义是绘画创作中要重视谋篇布局,注意各种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中国山水画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技巧便是虚实相应,虚和实之间在构图上就是一种位置关系的体现。实的部分通常在画面中较为开阔的位置,虚的部分大多位于画面中的边角位置。实的部分线条轮廓清晰、色彩更加明亮,虚的部分为形成对比的效果,色彩上更加淡雅,轮廓相对模糊。山水画大多是从远处观察,而山峦之间常常是层层叠叠,孤山的情况并不多见,因而创作的过程中需按照山峦与河流的特点,借助虚实相应的手法表达出山峦之间的远近关系。色彩的浓淡让观者在顷刻之间就掌握了画中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实际情况极为符合。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优秀作品《富春山居图》为例,在画作左上角部位就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这幅画的作者是黄公望,其笔法上的特点是“长披麻竣”,画面中营造出江南地区山水的雾气弥漫之状,手法生动传神,虚实相生的效果跃然纸上。

顾恺之\《雪霁堂五老峰图》

(四)“气韵”生于笔墨

近代山水画名家黄宾虹表达了自己对气韵的看法——“气韵之生,由于笔墨”。他认为只要笔墨运用符合章法,山水画中的气韵就会自然生成,无需刻意追求。关于用笔的重要性,“六法论”中也十分地看重,“六法论”中的用笔要求是“骨法用笔”。笔法用于绘制事物的形象,而画作是否能传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笔法所绘制出的形象,“气韵”就蕴藏在作品中的形神之中。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也是相同的道理。郭若虚认为气韵是一种飘忽不定的东西(“本乎游心”),而作品中的神采来自于用笔(“神采生于笔”)。至于运用笔墨的方法,水墨画发展数千年之久,“骨法用笔”的理念始终不变,所谓的“骨法”实际上是从人物画中演变而来,人的外形轮廓取决于其骨骼特征,如果在用笔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人物的骨骼特点展示出来,那么画作大多能都达到形象传神的程度。后来,“骨法”的理念不断扩展,山水画亦可采用这种方式来运笔,原因在于人物具有骨骼特征,而山水也存在其自然特征,如山峦的可用相对平直的线条来展示,而河流大多为波纹型的线条。每一种事物都存在其各自的特征,因而“骨法用笔”是按照事物本来的轮廓特征来构图。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气韵”。

三、培养水墨山水画“气韵”的方法

中国水墨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众多的创作理论和绘画技巧,古人认为气韵属于画家天生的一种素质,非后天可培养,持有这种观点的名家不在少数。但也有一些古代的名家认为气韵可以在后天培养,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作画,自然丘壑内营”。笔者认为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存在一定的规律,自古流传下来的方法直到今天仍然非常实用,因为水墨画的材料(宣纸、毛笔、水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直沿用至今。绘画技巧要学习,只要正确运用笔墨,遵循山水画的创作规律,气韵就会自然生成。因此,笔者认为“气韵”可以培养,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掌握正确的水墨山水画创作技巧

水墨画的创作技巧中融入了古今画家的智慧,并且这种智慧建立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之上。古代的信息传递媒介主要为纸笔,古人终其一生都在使用纸币来写字和绘画,因而古代的画家在纸币的运用上更加娴熟,古人总结的水墨画创作技巧直到今天依然在广泛使用。因此,要正确培养出山水画中的“气韵”,就应该完全遵循水墨画的创作技巧。“六法论”作为水墨画品鉴理论的开山之作,可谓独到而深刻,其中提出的很多观点都能为“气韵”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六法论”中提出“应物形象”的观点,其涵义是根据事物本来的面貌来描绘其形象,这样就能做到自然天成,“气韵”便油然而生。

(二)鉴赏和临摹名家作品

古代名家的画作为今人体会“气韵”、理解“气韵”、学习“气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代的画家有可能不能理解“六法论”中所提出的各种技法标准,但古人在总结归纳这些方法论时也是根据当时绘画风格、绘画作品来进行的,因此,看到古代的画作,就能更好地理解“气韵”的内外在表现,进而将其融入到创作中去。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可临摹古人的山水画作。

(三)观察山水实物,形成深刻体会

绘画创作并非闭门造车和凭空想象,大量的水墨画是对实景的描绘,要体会山水画中的“气韵”,那么完全可按照古人所说的方法,“行万里路”,在自然界中去观察山水、寄情山水,观察山水之形,体会山水中的神韵。按照山水的特点自然地去描绘,于是画作中便产生了“气韵”。

来源:《中国文艺家》2022年第07期     罗一格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