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是怎么分的?

“墨分五色”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概念。文章通过对“墨分五色”追根溯源,探究其植根于中国哲学文化的厚重内蕴,并简概爬梳其理论流变,以此为基点叙述中国画的独特审美趣味与思维认识方式。基于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不但“墨分五色”的中国水墨画具有可持续性的向内发展能力和向外拓展空间,焕烂求备的中国工笔画和彩墨画,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也具有对异域艺术强大的吸纳能力。故,中国画的“水墨”和“色彩”两大支脉不是要“一枝独秀”,而是要“双葩竞春”。“饮真茹强,蓄素守中”,这体现的正是中国哲学文化的高妙之处。

“墨分五色”属于墨法范畴,语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论画体工用拓写》一篇:“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飏,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此段阐述大意为:天地阴阳冲荡变化,则万物错杂分布,自然造化,鬼斧神工得之。传统绘画重在得物象之意,而墨色深浅之变可兼青、赤、黄、白、黑五色,足可表现缤纷之世界,无须劳“色”徒言其表,故重在得意也。倘计较于物之皮相,则物象之意失之。

文士哲人对于“五色”的解释说法不一,古人之理解大致分两义:宋代以前多指浓淡不同的墨所对应的五色,即“青、赤、黄、白、黑”;宋代以后,则指墨调水后浓淡深浅的变化,即焦、浓、重、淡、清。另也有“浓、淡、干、湿、黑”(加白合称“六彩”)之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言“运墨而五色具”,指通过墨色之变足可表现四时和物象之异。绘青山绿草、红花白雪等对象不必借助空青、丹碌、铅粉之色,观者同样可感受到色彩斑斓的世界。古人曾运用墨色的深浅以对应五色:焦如黑,浓如青,重如赤,淡如黄,清如白。实际上这是将色的明度与墨的明度做一个对接。古代科举考试曾用淡墨题写中榜人的姓名,被称为“黄榜”,这似乎也暗合了“淡如黄”的对应关系。

“墨分五色”的概念生成,与中国传统宇宙观的“五行”思想相关。“五行说”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与白、青、黑、赤、黄的五色对应关联。五行是万物产生的本源元素。五色是各种色彩的本源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五行”除了“五色”对应,又衍生出“五行配伍”这一涵盖天地万物的阴阳五行体系,如五行配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行配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行配五脏(脾、肺、肾、肝、心),五行配五声(宫、商、角、徵、羽)等。

清人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有论曰:“五色原于五行,谓之正色,而五行相错杂以成者谓之间色,皆天地自然之文章。”据《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另,五色、五方与五季也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东方谓之青(青龙),为木主春;南方谓之赤(朱雀),为火主夏;西方谓之白(白虎),为金主秋;北方谓之黑(玄武),为水主冬;中央谓之黄(黄龙),为土主长夏。这些概念是五色与自然物象的一种联系与概括,与中国早期的哲学体系、宇宙意识有关,与道家文化推崇的自然观相契合。《易经》中有“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宇宙观,庄子有“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之论。中国的道家思想讲阴阳,老子“道法自然”的命题构建了一个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庄子认为,“道”是宇宙运行的至高法则,所谓“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这些观点和概念对中国的艺术创作理念与审美认知影响深远。

佛教传入中土后,成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创作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被奉为南宗之祖的王维,深谙佛理,以禅趣入诗、入画,并首次提出“水墨为上”的艺术主张,引领了文人写意画的新风尚。千百年来,水墨画也发展为中国绘画史上与丹青双峰并峙的另一大宗派,至今仍有广泛和深刻影响。老子有“知其白,守其黑”之言,国画有“计白当黑”之论。王维《山水诀》言:“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他认为水墨最宜“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而非丹青粉黛。由此可知,中国绘画早有“重墨轻色”之文化理论基础。

中国文化尚意,尤其是宋以后的山水画创作,亦有不少体现出文人画家玄远幽渺的佛禅意趣。自北宋苏轼倡导“文人画”始,“水墨渲淡”风貌延续至今,尚自然、尚意的绘画被尊为上品、逸品、神品,一时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水墨可以表现宇宙的大化生机,反映中国画家追求生命内蕴的精神,也更为契合文人画家空灵淡远的审美旨趣。直至近现代对笔墨拓展大有贡献的黄宾虹提出的“五笔七墨”概念,即平、留、圆、重、变之笔法,浓、淡、泼、破、积、焦、宿之墨法,也直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沾溉。

对于“墨分五色”的重视和阐释,历代画论画理多有记载。如清代吴历在《墨井画跋》中认为书画要“浑然天成,五墨齐备”。清唐岱《绘事发微·墨法》曰:“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六者缺一,山之气韵不全矣。”清华琳在《南宗抉秘》载:“墨有五色,黑、浓、湿、干、淡,五者缺一不可。五者备则纸上光怪陆离,斑斓夺目,较之著色画尤为奇恣。得此五墨之法,画之能事尽矣。”此外,《周易》中论“贲”也进一步佐证了“重墨轻色”的思想。系辞曰:“上九,白贲,无咎。”“贲,饰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意为文章貌,华美光彩貌。“白贲”则指装饰朴素无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而《易经·杂卦》中“贲,无色也”更是直接体现出对自然、素朴审美趋向的认同,并催生了孔子“绘事后素”的哲思阐发,也无意引导了由一统天下“色线同体”的重彩人物、重彩花鸟、青绿山水绘画,分流出愈来愈多尚雅重意、“墨分五色”的水墨画。刘熙载在《艺概》中言:“‘白贲’占于《贲》之上爻,乃知品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古人对“白贲”境界的崇尚,传达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理念,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思想的精髓。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墨分五色”,并非单纯追求“墨”本身明暗深浅的色阶变化,而旨在述说更深远的文化内涵:首先,“墨”与“色”是关联与对应关系,以“墨”便可表达五彩的自然物象,而非“意在五色”;再者,“墨”与“色”是包纳从属关系,“墨”既可承担“焦、浓、重、淡、清”的语言技法功用,又可兼具“赤、青、黄、黑、白”的色彩意象转换职能;另外,“墨”相较于“色”,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指性,从而更具形而上的“天道玄远”“物穆无穷”的文化内涵,最适宜表达宇宙生生不息的自然大化,故不可因“意在五色”而令“物象乖矣”。

华琳在《南宗抉秘》中有言:“笔固要矣,亦贵墨与白合,不可用孤笔孤墨在空白之处,令人一眼先觑著他。又有偏于白处用极黑之笔界开,白者极白,黑者极黑,不合而合,而白者反多余韵。”这种以墨代色、以色论墨、色墨关联的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构成了完备且独有的审美认知和艺术表现体系。以看似无色之“墨”来表现缤纷世界之“色”,更适于表达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下的文人心性和情怀。以无色之墨胜有色之彩,中国文化尚大象无形,大朴不雕,以少胜多,以柔克刚。朴素无华之“墨”却有表现宇宙万物之强力,正所谓“饮真茹强,蓄素守中”,这便是中国哲学文化的高妙和高深所在。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世界多元文化和信息时代发达的今日,不但“墨分五色”的水墨画具有向内、向外可持续性发展的双重能力,焕烂求备的中国工笔和彩墨画,在弘扬传统的基础上更具有对异域色彩艺术的强大吸纳能力。故,中国画“水墨”和“色彩”两大系统虽历时久远却毫无颓势,而是充满可持续性创新、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和顽强生命力。中国画自唐之前“大一统”的“色彩焕烂”(王维始创水墨画),渐次发展出重意象的“墨分五色”一脉。在中国文化根脉涵养下,“色彩和“水墨”的两大绘画系统,完全可以在中国艺坛相得益彰,并辔而行。相信承继与发展作为相辅相成、一体两面的辩证统一关系,将恒久并存,二者无一可缺。

(原标题:饮真茹强  蓄素守中——“墨分五色”论略)

参考文献:

[1]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2]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3]老子.老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9.

[4]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5]唐志契.绘事微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4.

[6]潘运告.清人论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来源:《美与时代(中)》2020年第04期     王国栋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