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前,这本漫画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丁丁历险记:蓝莲花》封面原稿

《丁丁历险记:蓝莲花》让外国人读懂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然而这手笔并非出自中国人自己,而是一个从未涉足中国土地的外国人。直至近百年后的今天,这部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作品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

近日,《丁丁历险记》系列第四本——《蓝莲花》的封面原稿以320万欧元拍出,打破了漫画作品拍卖价格纪录。

我们在惊讶拍卖天价的同时,更惊叹于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人可以完全抛开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书写一个真正的中国。即使是在今时全球信息互达如此强大的时代,欧美影视都仍然对亚洲人贴以陈旧标签。就冲这点,都值得我们再去重读研究这部家喻户晓、经典的老漫画《丁丁历险记》。

“丁丁”与中国人“张”

《蓝莲花》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出自一位从未来过中国的比利时画家——埃尔热。

丁丁与作者埃尔热

在那个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横行的时代,作者埃尔热罕见地未被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价值观裹挟。这是因为他天然地有着先进的思想吗?其实不然,起初的埃尔热也和其他人一样,笔下的中国人形象消极、平面而刻板。但在机缘巧合之下,因为一个人,埃尔热大幅度扭转了《丁丁历险记》的创作理念,促成了《蓝莲花》这部优秀作品的诞生。

由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早期的《丁丁历险记》中有一些内容涉嫌支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残杀动物的场面,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也有抹黑的嫌疑。那时,出现在《丁丁历险记》早期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大都是野蛮残暴的。言到1934年,即该系列第五本作品《蓝莲花》问世的时候,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当时的《丁丁历险记》在欧洲已经家喻户晓,埃尔热也因此成名,寄给他的粉丝来信数不胜数。在这之中,唯独有一封特别的信件震撼了作者埃尔热。信的内容大意是:如果你想创作与中国相关的作品,得先认识中国。不要伤害中国人,也不要得罪在外国的中国学生。

这封信是陆征祥拜托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负责指导中国学生的神父戈赛写的。这位陆征祥,就是那个率领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等人出席巴黎和会,并拒绝在卖国合约上面签字的著名中国外交家。

陆征祥告诉埃尔热,如果他真的想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就必须要和中国人交流,并给埃尔热推荐了一个极具才华的中国留学生——张充仁。

张充仁是谁?据法国文化部统计,在所有法语国家中,知道张充仁这个名字的总计约有10亿人。《蓝莲花》里丁丁的中国朋友“张”的原型就是张充仁。

埃尔热将张充仁照片演化成卡通角色“张”

张充仁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在油画、水彩画和雕塑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他曾为密特朗和邓小平塑像,堪称一代雕塑大师,也是现代中国雕塑艺术奠基人之一。

1931年,他考入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并在三年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通过陆征祥的介绍,张充仁结识了《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自此,这两个同为27岁,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艺术家便以此为契机,成为了莫逆之交。

在张充仁的影响下,埃尔热开始了解并喜欢上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他拜读了大量法文版的中国经典著作,还不时把张充仁请到家里,向他了解战争中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以及当时的日本是如何对中国进行残暴的侵略的。

在向张充仁学习、与之交流的过程中,埃尔热渐渐形成了一些对《蓝莲花》内容的构思:故事的舞台被定在张充仁的故乡上海,时间背景则设定为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并计划以日本侵略者用鸦片毒害中国老百姓的残暴行为为故事的主线。

《蓝莲花》记录日本918炸毁铁路的事实

同时,在绘制《蓝莲花》的封面时,埃尔热也学以致用,将中国传统的白描技法融入绘画,以中国的水彩、水粉为原料,并将黑色作为底色,辅以红与金的东方式色彩搭配。这些做法使整个画面对比强烈,像一张中国漆画。加之中国汉字与青花瓷罐、灯笼的点缀,这幅《蓝莲花》封面便具有了极强烈的东方色彩。

在构思的最后环节,两人一起商定剧情:埃尔热先敲定铅笔底稿,再由张充仁对画面进行“中国化”的修饰。如此一来,故事中描绘的中国街道、汉字、人物性格与外形,及严峻的中日关系,无不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本来面貌。

画面中的建筑,汉字均为张充仁绘制

在《蓝莲花》中,埃尔热展现了中国人善良包容的美好品格与当时的西方面对东方文化时的傲慢,不仅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更展示了一种积极正面的态度——就算是不同的民族,也不能因为差异就产生隔阂与仇视。埃尔热和张充仁试图在漫画中向西方世界展现反战的价值观,以及矫正由于无知导致的偏见,真实地展示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性格。

1935年,《蓝莲花》正式出版。这套后来被译成65国文字、发行2.5亿册的连环画也使西方读者开始重新认识中国。

《蓝莲花》是埃尔热创作的重要转折点,在《蓝莲花》之前,《丁丁历险记》的故事都是靠埃尔热的主观臆想并迎合社会情绪创作的。自从《蓝莲花》问世,主人公丁丁也逐渐变得更加鲜活立体起来,不再充当一个西方本位主义的代言人,而蜕变为一个重视勇气与友情、推崇平等与正义的重要人物。

一百年后,丁丁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蓝莲花》在今天的备受关注与高价卖出,不仅是对《丁丁历险记》审美价值的肯定,也代表埃尔热和张充仁寄寓在故事中的价值理念得到了一定的认同。

然而,在欧美影视依旧把持着行业主流话语权的今天,虽然将少数族裔脸谙化的情况相较从前有了很大改善,但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依旧存在于一些作品中。由于创作者持有文化中心主义的傲慢态度,部分影视作品中的亚洲人形象仍旧离不开“书呆子”“内向”“拜金,等单一化的陈旧标签。

这种行为——以文化多元标榜自身却消解其他族裔在文艺中的存在感—无疑是他们该有所反思的。

庆幸的是,来自中华文化背景的文艺创作者也在不断行动。《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这部全员亚裔卡司的电影,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轰动。在2019年,讲述华裔家庭温暖故事的《BAO》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荣誉这些可喜的成绩值得我们为民族感到骄傲!

我们作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也应该积极学习张充仁、陆征祥的精神,用高水平的作品与积极主动的宣传为手段,主动打破文化被单一化、类型化的困境。

百年后,《丁丁历险记》这部经典的老漫画依旧发挥着余热。它被改编成传递着正面价值观的影视作品,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而原作者埃尔热所持的先进多元的文化视角、平等包容的创作精神,亦是全世界文艺工作者应该长久学习的。

来源:《收藏.拍卖》2021年第02期     研尚;傅施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