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苏绣,长在文人的审美上

清 《苏绣灵仙祝寿图》 此件清乾隆年间流行的画绣镜屏是典型的苏州画绣,上海博物馆藏

近期一部明代美学剧《锦心似玉》热播,剧中走心的服化道和对明代社会民俗风情的细腻展现让人眼前一亮。而剧中有门工艺多次被提及和夸赞,即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尤其是第一集中,绣坊仙缓阁中那幅一出场就被各大世家争抢的刺绣作品《河畔刺绣图》。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认为,电视剧中这幅作品可能属于苏绣。“明代苏绣是画和绣的结合,图案、色彩都比较雅致,剧中的《河畔刺绣图》的文人气也比较足,比较符合这点。”

其实,苏绣早在明朝时就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更形成了“家家养蚕,

户户刺绣”的盛况。

明朝起苏绣走出深闺

姑苏城里,有小桥流水,有亭台楼阁,有竹影摇曳,有粉墙黛瓦,更有名满天下的“苏绣”。李白曾有诗云:“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若无云间月,谁可比光辉。”苏绣与江南,是柔美温婉的相互见证。最早的苏绣只是女红,待嫁闺中的少女,足不出绣阁一步。母传女,嫂教姑,代代传承。每逢谈婚论嫁。婆家就从绣品来判断姑娘是否灵巧和贤淑。直平明代,苏绣才走出深闺,而苏州也成为“江南绣市”。

清 苏绣、拉锁绣扇套一组三件 来源:西冷拍卖

明代建国伊始,洪武元年即建造织染局于苏州天心桥东。后经不断发展,苏州的官营织局在明朝鼎盛期达到了拥有房屋近300间,匠人1700余的庞大规模。这在宣统《吴县志稿》中有所记载:“即旧织造染局,在长洲县天心桥东,明洪武初建,为内监董理织染之所。洪熙中先后增饰,万历中益加整丽。撤停后渐圮。清顺治三年(1646),织造侍郎陈有明重修。周天成设南局后,改名北局。”据说,苏绣全盛时苏州出现的绣工达4万人。在那个时候,收藏和鉴赏精妙绣品成为上层社会风尚,就连豪门贵族的千金也“畴女红”,以此消磨时光、陶冶性情,她们所绣作品被时人称作闺阁绣。

“今天下之繁荣者,毋若吴。”随着明代经济的发展,对于苏绣的需求也是显而易见的。手工艺的苏绣加工,慢慢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这个时期的苏绣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宫廷绣、闺阁绣和民间绣。明朝建立后,在服饰制度上,也下令恢复汉族装饰。

《明史·太祖纪》中明确规定:“诏衣冠如唐制。”《明史服志》中关于文官与武官服饰有详细记载,其中补子部分很多要求刺绣绣制图案。朝廷官服有刺绣需求,为此,特地在苏州设立染织局。刚开始地址在苏州平桥南,后来染织局又在宋提刑司旧址上进行改建。染织局主要负责皇室服饰以及卤簿仪驾。采办宫廷刺绣的织造馆则位于女冠子桥西。宫廷绣的苏绣技法风格可以从虎丘山一个明代墓中出土的文物窥知一二。墓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一块是苏绣的补子。绣面图案为一对孔雀,可以判断这名官员是三品文官。孔雀的周围有水浪、云纹、牡丹等图案。在针法上,运用戗针、擞和针、盘金、齐针、钉线、打籽和铺绒等八种针法绣制。图案绣制规整,符合宫廷用品的要求。

清 紫色苏绣蝴蝶女袍,苏绣绣工极为细腻,针脚极其工整。配色艳丽却不失庄重,为不可多得的精品女袍。来源:西冷拍卖

苏绣长在了文人审美上

在宋代“文人画”和画绣的艺术审美基础上,明代的苏绣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山水、花鸟、佛像等主题也成了刺绣艺人喜爱的题材。

正德年间(1560-1521)的户部尚书、文渊大学士王鏊编纂的《姑苏志》曰:“精、细、雅、洁,称苏州绣。”这对于苏绣用色、技巧、画面等层面风格的精准概括,一直沿用至今用以区分苏绣和其他名绣。

明代苏绣之所以能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收藏风尚,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明代苏绣深受当时“吴门画派”的影响。

明 《乔氏绣洛神赋图轴》 长130cm,宽58.3cm 上海博物馆藏

“吴门画派”是明代中叶在吴中地区形成而影响全国的重要画派,以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为代表,他们大都擅长诗文,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所以画风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开创一代新风,取代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他们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情色彩和幽默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而这些也正是苏绣所表现的风格特点,所不同的是它以针代笔,以线代墨来表现文人画的思想和感情,却与画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吴门画派也直接推动了苏绣的发展。苏绣时以古今名人书画作品为底稿,不少吴门画派的画师开始为苏绣设计、描画底本,将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引入到苏绣当中,通过对这些书画技巧的描摹和借鉴,苏绣更趋精美雅致,从民间艺术一举登上大雅之堂,敢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同时反映了文人画家的闲情逸致。

而清代更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清皇室享用的大量绣品,出于苏州绣娘之手。民间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慢、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时的苏绣已经以“精细雅洁、平齐匀顺”而闻名。《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她亦是书香宦门之家,她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的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曹雪芹先生借着慧娘所绣璎珞,从侧面为我们描写出了苏绣艺术的神韵。

清中期“子仙”款苏绣金鱼图团扇 来源:中国嘉德

明请以来著名的苏绣名家有金淑芳、丁佩、凌杼、薛素素、薛文华、沈寿……每一个名字都是苏绣的一段历史和传奇。但苏绣艺术品传世极少,万历年间金淑芳所绣《观音大士像轴》,为难得一见的明代苏绣精品。所绣大士倚石而坐,韦驮一旁侍立,前为海水云龙。绣款:“万历己未孟春,金氏淑芳恭刺。”另绣题诗,款署:“华严弟子盛可继敬书”,朱绣“可继”“世芳”印。此图针法繁复,有十余种之多,如观音飘逸的发丝用套针,手中念珠用齐针,韦驮盔甲用网针,龙身用刻鳞针,石山等用套针。针脚细密平齐,以丝线色度变化形成晕色效果,极具画意。

明 金淑芳绣 《观音大士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衍生出其他绣法流派

刺绣原本仅以丝线为材料,明代开始有人尝试利用别的素材,于是有透绣、发绣、纸绣、贴绒绣、戳纱绣、平金绣等出现,大大扩张了刺绣艺术的范畴。而明代苏绣也在闺阁绣上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突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顾绣。

顾绣是苏绣非常重要的流派,顾绣经考证其由来如下。缪液为苏州人,少时寄养在田宏寓家,随其女田瑜学习苏绣,后来田瑜入宫,技艺越来越精湛,名声很大,缪液逐渐为她代绣。后来,缪液嫁到松江顾家,成为明代进士顾名世的长媳。由此,缪液将苏绣的技法带入了顾家。姜绍书的《无声诗史》中记载,顾氏刺绣,得之内院。这个记载更加印证了顾绣是由苏绣发展起来的观点。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顾绣出自皇宫大内,此点有待考究。

顾绣脱胎于苏绣文人的审美,喜以宋元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作为摹本,画面均是绣绘结合,以绣代画,这也是它最为独特之处。如在《群仙祝寿图轴》中,画中人物所穿锦裳,是先上底色,后于底色上加绣作锦纹状的;人物的面部则是先绣后画的,云雾则只用画笔直接用色,而不加绣。这种大胆创新的技法,表现山水、人物尤为生动。

明 顾绣 《群仙祝寿图》 来源:中国嘉德

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道光年间,苏州女子丁佩总结刺绣技艺,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刺绣专业著作《绣谱》;苏绣名家沈寿创“仿真绣”,晚年口述《雪宦绣谱》;20世纪30年代,杨守玉创“乱针绣”,丰富和扩展了苏绣的题材与内涵;20世纪50年代,苏州刺绣研究所建立,聚集、培养了大批苏绣人才,在继承传统绣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创制了双面绣、双面三异绣等。

明末《苏绣百龄图》以文人书画为蓝本,采用齐针平绣、滚针的技法,缨绶带鸟高居枝头,下面是金柿累累、海棠盛开,题“百龄图” “汝南周之冕”,绣印章二枚。来源:中国嘉德

黄金万两,不如苏绣一箱

从古至今,常闻“黄金万两,不如苏绣一箱”。古代公主出嫁时十里红妆惹人艳羡,判定公主受宠程度就看她的嫁妆里有没有一箱苏绣陪嫁,可见当时苏绣的尊崇地位和珍稀程度。

清 《苏绣博古图》 长54.8cm、宽39cm,采用多种针法结合表现出花卉、瓷器、玉器、木制品的不同质感,充分体现了苏绣“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特点 上海博物馆藏

随着苏绣被收藏界逐渐重视,其收藏与投资潜力也被藏家看好,其中清朝至民国时期的苏绣上扬幅度较大。据悉,2000年11月上拍的一幅清中期《花鸟图》绣片(39cm x 96cm),成交价仅1.1万元,但2007年5月的春拍中,一幅清后期的《公鸡牡丹图》(50cm x 150cm)成交价已升至4.23万元,另一幅尺寸为190cm x 104cm的《福禄寿三星如意图》,则以38.5万元拔得头筹。若将年代与尺幅差异抵扣,7年来的升值幅度达3倍左右,可见苏绣近年来的上涨在拍卖中已得以印证,充分反映了其升值潜力。

苏绣作为一门千年流传、传承不息的古艺,近年来,也更加被珍视,无论在影视剧,还是在时尚圈,也都能看到苏绣的身影。

来源:《收藏.拍卖》2021年第02期     雨葭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