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山拉驴转回家

说起传统集市,不由想起幼年时一位昔日闯关东来的河北老乐亭(本地俗称为老肽)在闲暇无事时哼哼呀呀唱的一首乐亭民歌。由于历史久远,记得不算太清楚,歌词大意是:

“从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收拾二斗,一心要赶乐亭集。乐亭南关把粮食卖,卖了粮食置买东西,买了江南的一把伞,又买了圆正正的一把笊篱。槐木扁担买了一条,担粪的荆筐买了两只,零碎东西买完毕,饸饹(héle)铺里拉驴转回家里。”

在我的印象里,本地的“老肽”都头脑灵活,会做买卖。每每想起这首歌,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传统集市。

其实所谓集市就是农村或小城镇中定期举办买卖货物的市场,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时代和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它大多位于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的中心村镇、寺庙圣地和城镇边缘地区。也可引申为进行交易的场所,称为集镇。

有了集市就有了赶集。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也有“赶山”之称。日久天长,到集市赶集就成了劳动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昔日的北方大地,地旷人稀,大小村屯稀稀落落,商业不发达,家中所需的日用品以及生产出来的粮食、农副产品和大宗山货都急切需要到集市去进行流通买卖,渐渐地在就在方圆几十里一个较大的集镇里形成了集市,这大约也是一些城镇的由来。有了集镇就要建庙宇,有了庙宇后的集市贸易就更加活泛起来。以松嫩平原的老大同镇为例,古时庙内每逢四月初八、十八和二十八均有庙会。唯四月十八这天庙会最为隆重。参会的善男信女来来往往,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整个大同镇内人头攒动,满街筒子灌人。

每当庙会举行的前几天,来自大庙附近的各大小商号便纷纷来抢地盘。有的在庙前搭席棚,有的择地点摆铺面,你争我夺,指指点点。到了四月十八那天一大早,便有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各种商贩小贩,挑挑的,卖罐的,打油的,卖面的……正所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纷至沓来。来自四面八方赶庙会的大约是赶了一夜路程。你看那手持香纸的,身搭布包的,牵驴赶羊的,担柴扛粮的,抱幼扶老的……有的是施舍,有的是经商,一个个虔虔诚诚。到了庙门前,更是热闹。宽宽广广的大道,除中间留有六七尺宽的人行道外,道两边全被卖苹果鸭梨的、瓜子花生的、麻花烧饼的、丝线手帕的、小喇叭和搬不倒的,泥孩面人及糖葫芦等等的摆满。还有一些来自饭馆子里做油炸的名流高手在人群中支起了一架架炭火油锅,一边吆喝,一边不停地从锅里捞出炸糕、油条一类面炸向行人兜售。

其实古时人们对大集也都有不同说法,就一般情况说“人与物相聚会”,为之集,人到集上去买东西,卖货物叫做“赶集”或“上集”。没有啥大事的到集上去溜达,东走走西看看,无事调调侃,遇到可心而又便宜的货物不妨也买点,人们把这儿称作“逛集”或“赶闲集”。这就如同城里人说的“逛街”或“逛商店”一样。等到集散了,人们又都回到自己的住地,叫做“散集”。但凡集都有时间,这几乎都是约定俗成,人人皆知。有的是1、4、7日,有的是2、5、8日,有的是3、6、9日,到了集日叫做“逢集”。一集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有小集,早晨一会功夫就散去了;有大集,从早到午才散去。集日固定,经久不变。

传统的大集一般都分市和行,有集就有市,有市就分行。每个市与行都有一定的营业区域,分类集中,插花经营的现象很少。一般说来大一些的集市与行设置就较多,小一些的集设置的就相对少一些。这里也有单独辟市的。比如粮食市,经营的粮食分毛粮和成粮两类,品种比较繁多。过去农村集市计量很少用秤,多数都以石、斗和升等旧计量单位,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由于粮食质量不同,每斗和每升的重量都不算太准。到后来人们开始用大钩子秤过秤计量,于是就有了租赁大秤的行当,准备好秤和绳子一类的工具为买卖服务,自己则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蔬菜市,主要是经营各种自产蔬菜。过去垦荒后不久,一些有种菜手艺的庄稼人开始经营菜园子,种菜虽然很辛苦,但“一亩园等于十亩田”的高收入,菜农也都乐在其中。到了后来,每年春季也有经营果树苗和菜栽子(菜苗)的,大都按棵论价,方便了菜农和果农;要说最有趣的算是骡马市。过去人们都把骡马市叫做牲畜交易市场,一般占据的场子比较大,这主要是大牲畜交易需要宽敞的空间。这里虽然也有家畜和家禽买卖,但所占的场子相对要小一些。由于骡马交易额较大,集市就有了自己的行规。为了不打眼(上当),买卖双方都要请一位中间人,委托他们帮助自己进行艰苦的讨价还价,这种人在集市被称为经纪人。他们对马行或牛行里的交易经验多,对相马看牛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深谙行情,双方都很信任他们。他们相马,先看牙口,尔后再相其它。故去相马有一套顺口溜,“远看一张皮,近看四只蹄。”“前腿直似箭,力量大无限;后腿弯如弓,行走快如飞。”经纪人在帮助双方讲价钱时,都不直接说价钱,而是用行话或固定手势。砍价时大都有对袖口的习俗,在袖口摸指言价。在他们的撮合下,双方买卖谈成,要给经纪人以一定的佣金和大吃大喝一顿。

此外集市还有鸡蛋市、鱼市、缸瓮市、杂货市、果酱市、肉市、笤帚炕席市等;有铁器行、木器行、首饰行和布匹行等等。

 

大集过去经常受时间限制。比如春种秋收和夏季农忙时,集市就比较萧条清淡。而一旦到了入冬和年关将近时,集市就非常红火。因为这时,农忙打完场,有大批新粮、农副产品、土特山货需要拿到市上去换钱。而一旦手头有了钱,又要买回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一进腊月门子,大批农民都开始办置年货,渐次把集市贸易推向了高潮。此时的集市货源充足,市场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除了日常经营外,又增添了与年有关的“行”,使北方的年味表现得更加实足。

一般说来,年集大体有:

年画行

那时一些经营年画的大小商贩不是像现在把年画放在地上,而是搭起临时柜台,立起杆子,拉上绳子,将年画、祖谱、神像的样品挂在绳子上醒目大方,方便人们挑选。那时的人们,买年画图的是过年乐呵。买祖谱和神像则是为了供奉。其谦恭之情可想而知。

鞭炮行

摆摊的、置柜的,都摆满了大麻雷子、小洋鞭、二踢脚、炮打灯和钻天猴等。大的炮仗论盘讲价,小洋鞭论挂。这里经常是小孩子聚集和吵嚷的地方。

衣帽行

要过年了,忙碌了一年的农家男女都要换上一些新衣,戴上一顶新帽子,这时的衣帽行就显得分外红火。那时的衣帽行不仅仅是衣帽,还有新鞋、新袜子和腿带子等,几乎是应有尽有。另外各种百货、化妆品等在这里也都很畅销。

赶年集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饮食类齐全。有油炸大麻花和炸糕的;有烙锅盔、烧饼、葱花饼的;有蒸馒头、花卷和杠头的。一个个大锅前都烟雾缭绕,热气腾腾。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卖冰糖葫芦的。那时人们卖糖葫芦是把一个草把子用两条腿支起,把一支支红艳艳的冰糖葫芦成排地插在草把子上,惹得孩子一个个搂着父母的大腿放赖不走,直到把冰糖葫芦赖到嘴里才算罢休。

今日的集市虽然还多少有一些传统集市的影子,但交易方式早已是明显不同。说起传统集市的功绩:它不但是当年垦荒人的针线笸箩和菜篮子,也同时是当年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村镇建设的助力器。

来源:《神州民俗(通俗版)》2017年04期   于晓莹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