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秋和屋顶告白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于《牡丹亭》中这一语,道尽人间男女对爱情欲说还休的情愫。

不久前,风靡网络的一段日本中学生“屋顶告白”视频,让无数人回味初恋,乃至反思起国人的爱情观。爱你在心口难开的羞涩含蓄和坦诚告白相较,哪个更接近幸福?

少年告白,赐我今生勇敢无惧

“虽然这个时代可以用手机微信去告诉对方自己的感情,但告白这件事啊,就应该当面用语言去表达。”9月1日开学当天,日本一所中学的校长如此表达自己的观点。他鼓励自己的学生站到屋顶上,向他们喜欢的异性当面表白。

于是,有了四位青少年昭告天下的“爱之表白”。毕竟是电视节目,所选少年有一定策划痕迹,代表了恋爱中的不同遭遇。

其一,他向她表白,可惜她已经有了交往的男友,于是拒绝。

其二,他曾在微信中表达过喜欢她,但未亲口讲过。高台之上大声示爱,她也回应:“最喜欢你了!”皆大欢喜。

其三,她暗恋的对象已有女朋友,她决定以公开表达的方式,放下这段感情。告白后,她祝福对方,同时也请求道:“什么时候我有了新的喜欢的人,也请你为我的恋爱加油!”

其四,他一连大声喊了十几声“喜欢你”,向她表白自己的爱恋,可她并不喜欢他。他哭了,还是礼貌地道谢。

四段告白中,有三段是没得到同样的爱之回应,可都无一例外地收获了祝福。不论结果是否“在一起”,表白本身是坦诚的,双方的态度是友好的,给予彼此的祝福也是真诚的。这种对待爱情的能量级别,比起很多狗血剧,要高级多了。

于是,十来分钟的视频,看哭亿万成年人。

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哪怕全身在发抖,哪怕会被拒绝黯然伤感,也选择告白。这个行为本身的意义,远远超过一段恋情。

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记录先民坦诚告白风格的比比皆是,譬如三千多年前的《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不论是邂逅后,适我愿兮的一见倾心,还是在水一方的溯洄亲近,抑或在投桃报李间结下与子偕老的誓言,古人的爱情之直接真诚,委实动人。如此纯粹而“不知所起”之至情,穿越三千年光阴打动历代男女。孔子评价《诗经》为“思无邪”,回看日本的“屋顶告白”节目,其打动人心处,恰也在“无邪”上。

勇敢真诚的表达,是收获爱情之利器

近代的情书高手,沈从文先生算一位。

1929年,沈从文在吴淞中国公学执教时,爱上了他的学生张兆和,他一封接一封地给张兆和写信,对方不理他。痴相公到处托人说合没用,想出走避开她,以免每日相思煎熬,又想干脆去打仗,死在战场上也罢了。他找到校长胡适提出辞职,胡适没同意,反而找到张兆和试图劝说女学生接受老师的爱意。张兆和正因为沈从文求爱信中一句“你的灵魂和肉体,我都爱”气着呢,怎么可能接受他。

于是校长先生写了封“破坏信”给沈从文,历数张兆和之“不值得爱”,还不解气,他又抄了一份同样的内容,发给张兆和看。

如今想来,这一招很可能是胡适故意设计的“激将法”。反正,张兆和收到这信是气坏了,而沈从文丝毫不受影响,写给张兆和的情书,反而日见动人。更有一语告白,至今引用者众:“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这种情话,张兆和终于还是成了他的妻。

大画家黄永玉追求女孩,套路也颇为特别。第一次和夫人张梅溪见面时,他紧张得半天才蹦出一句话来:“我有一百斤粮票,你要吗?”他自认为无钱无貌,追求她的方式就是成天在她楼下吹小号以表爱心。有一天他终于憋不住了问张:“如果有一个人爱你,你怎么办?”张说:“要看是谁了。”黄说:“那就是我了。”张说:“好吧。”

从送粮票到吹小号再至直接表白,黄永玉之爱情胜利,在那个民以食为天的年代,显然第一步就占得先机。后来的表白,只是顺理成章捅破了窗户纸。当然,也非常必要。

“七夕”里无声的告白

如今,七夕节已被商家炒作成为售卖各种示爱礼品的节日了,仿佛今天不给爱人送件礼物,就是不够爱对方。事实上,七夕的源起还真和爱情没啥关系。

关于七夕最早的传说,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译成白话文,意思是,劳模织女嫁给牛郎之后,消极怠工,于是,老板怒了,罚她每年只可与牛郎见一面。

再后来的通行版本,是如今人们所熟知的,由叶圣陶先生编入人教版教材的牛郎织女。这一版本中,牛郎经老牛指点偷得织女的仙衣,但得到织女谅解,二人结成夫妻互爱互助,但作为反派角色的王母娘娘坚持反对他们私相授受,强分二人,划下天河,只许每年七夕一会。到此版本中,故事里才算有了点爱情的意味。

我一直想知道牛郎遵老牛之命拿了织女的衣服,织女跑来问责之时,牛郎是如何告白的,民间故事中牛郎直接说:“我想你做我的媳妇。”这是有可能的,牛郎是个放牛长大的村娃儿,平日里与他作伴、陪他说话的就是这头老牛,想来,老牛也不可能教牛郎说出什么美丽动人的话来,但越质朴,情感倒越见真挚,织女果然留下来做了他的妻。《古诗十九首》中写织女的故事,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写他俩被天人相隔之后的场景,颇为真切,牛郎不善言,织女怀念夫君、想念孩子,隔着银河,千言万语,从何说起?哪一句又最重要?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心痛之下,只能沉默。这“脉脉”间的无声怕是天地间最动人的告白吧。

天上人间,心香一支是我最真的告白

而今中秋被人看作是夫妻团圆、阖家欢乐的重要节日,殊不知这节日的起源里,竟有着人间最为无奈的离别。

相传天上原有十日,英雄后羿射下九个,严令最后一个按时起落,为民造福。他也因之娶得美善之妻嫦娥。狩猎传艺期间,招了个心术不正的徒弟名曰逢蒙。一日,后羿得西王母赐长生不老药一包,服下即可升天。后羿舍不得抛下妻子,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

此举被逢蒙看见,竟趁众人外出之际,持剑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自知不是对手,情急之下,就拿出仙药一口吞下,谁知她竟立马飞出地面,冲向天上去。一心牵挂丈夫的她,就落到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为嫦娥仙子。

后羿回来,痛苦不已。不肖徒已逃走,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竟发现当夜月亮分外皎洁,有个晃动的人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他追一步,月亮退一步,他退一步,月亮又进一步,怎么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只好摆下香案遥祝嫦娥。百姓们得知此事,也纷纷于月圆之际,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中秋拜月之风俗,就此在民间传开来。

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自古流传至今。进行这些风俗活动的地点,一般都选于开阔之地,周围无遮挡,可以有最好的视野。庭院之内,屋顶之上,都是上佳优选之地。今日少年可以在屋顶上畅快告白,后羿当年在屋顶之上,却只能燃香表达心声,这份不知可否到达的告白,不能不令人忧伤。苏东坡后来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后,对月而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曲传唱近千年,恰因其中的情愫蕴含着巨大的动人力量!

从古至今,真情无须遮掩,只是,有些年代可以直抒胸臆,有些时候却被迫无声告白。无论怎样,告白永远情真,哪怕有时响亮,有时无声。

来源:《风流一代》2017年28期   吴聪灵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